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想学美学的晚辈的建议
发现组内很多是关于考研的帖子,而且大家问的问题都让我有些害怕:有些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美学”这个学科意味着什么。这样盲目考研只会像我很多同学那样痛苦不堪。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在美学学科里浸淫了很久的人,特意加入这个组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如果你们有关于这个学科的问题,我会尽力解答。【学霸类型的,自动忽略吧】

第一,关于“哲学美学”和“文艺美学”
的确,这看似两个东西,都叫美学,考研的时候怎么选。其实自“美学”一词的发明者鲍姆嘉登开始,美学一直都扮演着哲学的附属品的角色,也就是说美学是从哲学的语境中分化出来的,哲学系的美学是玄门正宗,这也是国际上其他大学和期刊的分类方式。从谢林、黑格尔开始,作为“立法者”的各位美学大师为它划定的领域实际上是局限在对艺术的哲学思考上。然而,令这些作古的大师没想到的是,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很好玩的现象,中文系有一门叫文艺学(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应该叫文学学,但是太蹩脚了故而叫文艺学),其内容是关于文学理论,在本科开设课程是文学概论,它也探讨理论,慢慢地发现文学理论不够用了,就想寻找更高级别的理论类型,于是就找到了美学,于是就在自己内部开设了文艺美学(作为下属方向)。那你说艺术专业为何不开美学呢?实际上,艺术专业是要学习美学的,很多学校也开了五花八门的XX美学,但是之所以没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艺术专业老师不太会写作,而中文系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呀,所以掀起八十年代美学讨论的很多人都是中文系的,因此才有了如今这个状况。而如今的中文系下面只有文艺学,其实没有细分为文艺美学什么的,只要你做理论都行。补充一句:美术学跟美学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美术系经常会开设美学课程(音乐系也是如此,我的师姐美学毕业后就在音乐系任教),而且艺术学专业还要学习的艺术理论,这个几乎就是美学的翻版(或曰专业版)。但是两者还是有不同,美学更倾向于艺术理论中的艺术哲学(因此也就更具普遍性,包含音乐、美术和文学),如贡布里希、潘诺夫斯基等人的视觉艺术理论一般不属于美学讨论范围(当然了只是说不进入经典美学史,但也并非完全不管不顾)。至于更为细密的划分,如设计美学、陶瓷美学、园艺美学等等都是根据某些细微的专业结合起来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这些学科在很大意义上非常扯淡,都是最近学科扩容造成的结果,是由麦克费瑟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理论后果),这些学科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起作用,并没有哲学美学和文艺美学这么强大的话语优势。

第二,美学和对美的经验
我曾经碰到一个朋友,他是学现代汉语的,从事广告业,然后有一天突发奇想要考研,然后就考了美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想知道什么样的广告才是美的。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那请你马上浇灭你小小的火苗。千万不要问一个学美学的人“什么是美”,也正因为他是学习美学的,越知道这是个无法追问的问题。美学是理论(千万不要被马哲洗脑了,什么理论指导实践云云,那些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叫做技巧、技法,这里说的理论跟创作没啥关系),美学也是极其乏味和枯燥的“灰色的”理论,为了你的“生命之树”,务必请你“珍爱生命、远离美学”。不要觉得美学课上看了两首小诗,欣赏了几幅油画就觉得是对美的沉思了(那些是用来诱惑学生,让大家不至于睡觉的,我就这么无节操地干过!),学习了美学基本上不能提高你对美的感受能力,那个靠的是不断地积累经验,相反,美学做的是概念思辨。要学习、探讨美学得把握那些大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意味着你得研读大量哲学家、美学家的著作(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所谓的美学家就是有门副业叫美学的哲学家)。这些书可没有那些美学概论、美学史好读,多半是看了几遍仍抓不住重点(或者是我的天资太低?)。而且,也许看看柏拉图和尼采还觉得比较轻松,可是这些题目如今做的人很少了(而且你所谓的比较轻松只是纯粹字面上的,而不是放在美学史的理论框架中),而二十世纪这些新鲜出炉的美学理论没有一个是轻松的。像蒋勋那样的人跟你谈的“美”跟真正的美学没啥太大关系,他就是个带着小资情调、学过点艺术的畅销书作家,离媒体吹捧的什么美学大师之类的根本八竿子打不着(每每看到这样的介绍,我既捧腹,又神伤,捧腹是因为看见无知,神伤是害怕这样又会诓骗多少人来学美学)。作为畅销书作家,他必须得把握大众的脾胃,而美学这玩意儿是极其小众的,就连一般的小资脾胃也是消化不了的。一般情况下,大家所爱的都是对美的经验,比如你可能爱布格罗的画,沃特·豪斯的画,可美学则会更偏爱戈雅的画、弗洛伊德的画或者培根的画,后者都算不上“美的”,于是他们就另辟蹊径地谈论“崇高”(利奥塔)。另外,你学会了美学理论只是意味着你找到了一种解释的方法,跟你“趣味”(taste)的提高关联很小。比如我学习了这么久的美学,穿衣服的品味仍然很低,但是如果我少看些黑格尔多看看Vogue、ELLE等时尚杂志和时装周的发布会,品味自然就高了。

第三,美学和学校
就考研而言会有很多人问哪个学校好的问题。这个让我怎么回答你呢?看SSCI或者A&HCI,还是CSSCI(如果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不怪你,这是深度中毒者才会天天面对的)?看大牛导师?看学术传统?还是看学术影响?其实吧,基本上你按照学校的总体排名来就行了,尽量选985。为什么这么说?即便你一个普通211美学再强,能够给你提供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也比不上一个名牌的985。不要看重学科排名,你压根不知道它怎么排出来的(而且用人单位,除了高校,一般并不太懂你的学科排名,更遑论二级学科了)。也不要去追名师(很多苟且之人顶着名师的光环),名师管你的时间很少,资源很多也不一定给你用不是,而一个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能祈祷不碰到坏老师就不错了。具体地说,比如有人问沪上哪个学校美学好,那我可以跟你说,沪上有个学校叫复旦,复旦是以前三大派系之一的实践美学学派的鼻祖之一蒋孔阳教授的天下,其人驾鹤西游之后,如今由其大弟子朱立元(并非开山大弟子)执掌牛耳(中华美学协会副会长),其余郑元者、郜元宝(已转向)、陆扬之类都为其同门,许多人都是他招致麾下(可叹,当年其博后弟子余虹尚未自杀就已经是人大文艺学掌门了)。学校好吧?老师牛吧?那这是最好的去处了?也未必,这里虽为名门望族,虽然朱立元是公认的老好人而且我尊敬他不想说他坏话,但是曾有老师透露过他毕竟年纪大了,思想没法再活跃,有些因循守旧。相反,同为朱立元天下的华师大(文艺学大当家的就是其学生)就要活泼多了。而同济又仿佛是后起之秀,把高宣扬(巴黎大学的,与很多法国理论家共事,似乎又被聘上交讲席了)都挖过来了,可是你看着高宣扬很牛,但是具体情况怎么样你又如何知道呢?所以,只要在这三个学校里面选就好。这时候上海交大搞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王杰又跳出来说他们也不错,但是毕竟是个没有底蕴的学校,王杰也是接着以前在南大时的余辉而已,选择须慎重。所以,建议是盯准985,名校,北京、上海,即便此学校的美学学科名气不大,但是收获不会小。本人文艺美学专业,非要推荐,一下列几个文艺美学的名校:
北大(其实已经衰颓了,但是其意义在国内文科学生心目中是超越的存在,其哲学系还是不错的)
复旦(前面已经说了)
清华(刘东是李泽厚学生,但是此人脾气不太好,传闻已与李泽厚交恶。清华的美学不算好,但是工科院校相对好考,其知名度又高,这是个性价比的问题)
人大(老牌了,其中文艺学有个刘小枫,但是大家不要考虑了,考上的可能性太低;搞中国美学有个张法;金元浦的话,呵呵呵~)
北师大(文艺美学玄门正宗,执掌权柄许多年,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哈哈,童庆炳老爷子目前还健在,弟子曹卫东、赵勇等等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王一川似乎也到影视学院去了)
华师大(南帆在这里兼职,他在国内文艺理论界还是有点影响力的,而且为官员;另有朱国华,中国文艺理论协会所在,这个协会关乎文艺学专业一份最高级别刊物)
南京大学(这个学校很尴尬,赵宪章已然要退休,等到周宪一退休似乎……)
山大(排名一直很高,老是第一,有重点学科有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但是做的东西说实在的……有曾繁仁、屠友祥[翻译巴特的,呵呵呵])
武大(哲学系很强嘛,哲学美学的可以考虑,邓晓芒似乎冲冠一怒为红颜,已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这个名头就够响了吧,这里也是老一辈美学家蔡仪、敏泽、李泽厚等人的地盘,如今如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高建平也在此,但其地位与中文学科最高级别期刊密不可分。另外,金惠敏为汝信弟子)

其余如同济、浙大(徐岱)、中山、川大(名师很多,招得很滥)、厦大(这里有个人叫易中天,也是搞文艺美学的,哈哈,开个玩笑,他只是百家讲坛把名气捧大了,在学术圈内,即便不是nobody,也只算个普通学者吧)也可以考虑吧

第四,美学与工作
我所谓的盯准985的收获就是工作。也就是万一你对这个学科感到厌倦了,你还能走下去的理由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了,我有一位朋友读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但她完全不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只是觉得中文系文艺学很好考,然后就考了同济,在同济三年煎熬之后,她还是讨厌这个专业,但是她却找到一份国企工作,成日里飞台湾香港。另一个同学,在一所文艺学相当不错的北京211院校读研,结果却是就业十分困难最后又返回家乡当老师。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选择一所好的985(尤其是北上广),可以让你在对它完全无感甚至厌恶的情况下仍然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一份好的工作,至少企业之类的地方看重学校多过专业排名。
首要一条,美学就业成问题。你觉得它可以去什么地方?其实这个问题最后就变成了你所在的系的就业率问题,哲学美学在哲学系,文艺美学在中文系,说实在都是就业的老大难专业,无非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学校等等(当然了,你在中文系,以后愿意当文秘就可以去企业,我也有同学去了外企的、国企的、央企的,那靠的是自己,跟学科关系不大;考公务员的我就不说了,大家知道靠的不只是实力,跟你学科也八竿子打不着,你学美学学得再好也不会帮助你考申论)。而相比较而言,中文系略占优势,但是别看这些地方很光鲜(实际上吧,这些还得分地方,像很多出版社也就三四千的月薪,在小城市还可以活,在上海咋办?),进不进得去直接挂钩的是你的学校是否985(这就是我极力建议的原因)以及你导师的资源(可遇不可求),还有就是你的实习经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一定得去牛皮哄哄的单位)。所以美学是个万金油,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可以,选择中文系的文艺美学相对保险一些,比如你在一个师范院校至少可以保证当语文老师(这时候就得弱化你的学科背景),当然了,虽然这个学科就业很悲催,但是,芒果台的新任台长就是文艺美学专业的……可惜时代不同了。

第五,美学书目
考研的同学最爱提这个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得根据你考的学校所指定的书目来看,得根据你所考的系来看,还得根据你考的导师来看,有考美学理论的、美学史的、西哲史的、中哲史的、文学史的、文论史的等等。而且各个学校喜欢指定自己学校老师编的书(这些书很多是垃圾)。如果你的学校没有指定书目那就要挑选经典的基础性著作来看(以下只就专业考试中与美学相关的及复试而言,不涉及基础考试,挑着看吧),以下来自个人经验(如果误人子弟,纯属巧合):
【必读】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此书我至少看过四遍以上(如今都忘了),一定得背诵其中的观点和引文。(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太大一本了,似乎不适合呀)

宗白华《美学散步》,巨擘级的人物,中国美学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之一,也是真正能融贯中西的美学家,了解中国美学必备(难点在于你看完了可能会把握不住重点,毕竟大师之作不是考研教材)。

李泽厚《美的历程》,这也就是个有才气的入门级的闲书,不太好用来当备考读物,但是调剂不错的,复试的时候说看过李泽厚,那至少还是说明你不是靠背教材过关的。此外还有《美学三书》、《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啥的。领略下大师风范总是不错的(李泽厚算是当今中国学界顶尖级人物了,像赫赫有名的Norton文选也请了他撰文),而且真正感受下什么是美学吧。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这就不用说了,经典中的经典,一定不能匆匆翻过,至少看三遍吧,把每个人的核心观点都记住。但实际上吧,这本书就是个开创性的书,想想它产生的年代啊,所以地位很高,再加上朱光潜的外语太好了,所以资料很多,要知道那个时代很多书都没有翻译为中文啊。不过最主要的在于:很多年轻的硕导们自己当年就是靠背这个书考上研究生的。【另外,他的《谈美》可以用来扩充视野。】

鲍桑葵《美学史》,朱光潜自己都经常引用这本书,你说你呢?这本书实在是写得又详尽又有条理,但是问题在于可能看不懂(因为书中有史有论,而且他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所以先看朱光潜再看是不错的。

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史》,作者是叶朗的学生,已经是南大的知名学者了,北大通识系列的《美学是什么》也由其执笔,他特点是看的外文书多,讲得简单透彻,而朱光潜和鲍桑葵都没提二十世纪美学,且朱光潜太侧重苏俄了,故而此书可以弥补其不足。【实际上,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虽然看似文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也都是美学理论,非常适合考文艺学的考生】

彼得·基维《美学指南》(译者彭锋为北大美学教授,也是叶朗弟子),这本书介绍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告诉你美学关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介绍美学学科的问题的书一般会冠以“美学概论”的名称,但是遗憾的是,国内这些教材编写的质量实在堪忧,例如当年我最早读过的杨辛的《美学原理》就真的只是教材而已,故不作推荐,可直接采用所考学校的指定教材】

【选读】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和叶朗一样是北大哲学系教授,北大的教材型的书总是方向标呀。【顺便建议读读他的《曲院风荷》,关于中国艺术理论的,一部有着水墨画意境的书,据说他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也不错,本人未读过】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实际上文艺理论和美学没啥区别。另外,朱狄的《当代西方美学》也比较有名,但有点杂,史论什么都有。

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如果来不及看名著,又要复试了咋办?看提要嘛。这个态度是极其不严肃的,但是应付考试是极好的。【完成这个使命还可以看李衍柱的《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看完了背背,简直跟看过原著一样】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看中国美学不是累了么?那就看看这个吧,虽然书名跟美学没啥关系,但是谈的问题大部分是重合的。

比厄兹利《西方美学简史》(译者为高建平,译本基本靠谱,错误较少但不是没有),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的美学入门读物,好处在于写的很紧凑,差在于太强主观色彩。此书的作者可不是在撰写教材,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史和论结合的,因此是颇有深度的一本书,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装13.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作者为朱光潜的弟子,目前任教于东南大学,这本书也是好在简单,适合背诵,他还有一本《西方美学十五讲》都是入门概论性的书籍。

其实你可以参考一下本人的豆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850328/?start=0&filter=
【第一页所列书籍是用来入门的,但是后面的原版书渐渐增多,难度逐渐增大,酌情选读】

【除了上面的,如果你还有空你可以看】
考哲学美学的一定得熟悉西方哲学史(罗素的主观色彩太强,梯利的挺好),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顺便可以参看蒋孔阳那本老掉牙的《德国古典美学》),你可以多看看哲学概论性的书,对我而言,力荐叶秀山的《哲学要义》和沃尔夫的《哲学概论》(那些教材之类的就恕我没有推荐的冲动了)。当然了,你要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读下来我也觉得是极好的。三大批判肯定得了解了解,黑格尔的小逻辑也最好过一遍。有人说《存在与时间》要不要看一看,我说额……看吧,看上一两年没准就看懂了,只是拿来考研有点太划不来了。【中哲我没看过,故不列了】

考文艺美学(其实就是文艺学)的一定得熟悉文学理论,比如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应付考试,当然还是背童庆炳老爷子的书比较靠谱,另外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导言部分写得很好,可参阅扩大视野)、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了解二十世纪理论我还力推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上下册)。另外,王运熙、郭绍虞等人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文论史也可以看看,其实内容与美学史没有太大区别(尤其在先秦时期更是如此,但是后来的美学是渐渐包括了画论的)。

【切记】
如果你不是时间很多,不要考虑把朱立元的《西方美学思想史》这样的大部头看完。

如果你时间不是很多,不要考虑去看那些理论文选,因为你容易把握不住观点。

如果你不是既是天才又时间很多,那就不要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一路读下来,但是你必须读一本碉堡的书,可以是《理想国》、可以是《诗学》、可以是《判断力批判》,可以是黑格尔的《美学》,甚至可以是《悲剧的诞生》,最好不要是二十世纪的理论家,像什么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之类的我也不认为你读个一年就能读明白,杜威、丹托之类的又相对太生僻。因为老师对那些二十世纪以前的经典会很熟悉,你在面试的时候往这上面引他们会很高兴提几个问题,你会很高兴回答这几个问题。但是二十世纪五花八门,人家可能研究福柯,你跟人家谈本雅明总不太好吧,大多数人可能根本就没读过或没读懂,他问了个白痴问题你也不知道如何招架不是?
本人极力建议的是阅读《美学》(第一卷),一则黑格尔相比于康德好懂(单就字词而言,他的很多观念你都或多或少从马哲中吸收过);二则朱光潜的译本注解详尽且靠谱;三则黑格尔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绕不开的大山;四则搞艺术学的须注意,贡布里希就是个新黑格尔主义者。
如果非得要读《判断力批判》,一则参看邓晓芒的《判断力批判释义》;二则多了解其他两大批判的内容(切勿阅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度太大);三则可以参阅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译本,算是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的清晰读本,但是不可以代替康德著作,原因兹不详述)以及《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商务何兆武译本。

学好英语(要想深造,最好加上德语、法语),因为译本太糟糕了,比如王柯平译阿多诺的《美学理论》。

除了上述书目,看书要谨慎,不要以为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克罗齐的《美学原理》都是概论性的书哦。

如果还有问题,而我又恰好知道我会尽量回答的。

P.S.之所以这样胡说八道一个是想让大家更了解这个学科之后再来这里受苦(在了解这个学科之前也不要谈爱不爱这个专业,先准备好受苦殉道是比较积极的态度),而我身处其中,所以出于道义开了此帖。然而,上面有各种大言不惭及臧否人物,得罪了谁及谁的母校还请见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学原理
文艺美学
《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三辑目录·观后
【名家访谈】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邓福星:关于美术学的学科思考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