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硅谷的诞生






看到一位新认识的朋友拍摄关于硅谷的纪录片,想起这篇旧文:


如果中关村是中国大陆的硅谷,新竹是台湾的硅谷,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筑波是日本的硅谷,德来斯顿或都柏林是欧洲的硅谷,硅谷仍然是世界的硅谷。


几十年来,很多国家都想拥有像硅谷那样富于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地区,因此才有各地的仿效。然而,跟计算机和互联网有关的信息时代的基本元素主要还是由硅谷及所在的美国提供。


其中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比如,原创与模仿之间本来就不同;另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硅谷的时间仍然比较短,许多细节尚未关注到。关于硅谷创立的来龙去脉,也许就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硅谷”(Silicon Valley)这个名字,大约在1971年开始为公众所知。一位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报道半导体产业的记者,唐纳德·侯弗勒(Donald C. Hoefler,1922—1986),于那一年发表了一个题为《硅谷在美国》(Silicon Valley in the USA)的系列文章。


“硅谷”这个词指代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一片地区,靠近旧金山海湾,聚集了各种跟计算机有关的公司。“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的石头当中。


实际上,在获得硅谷的名字之前很多年,这个地区就初步显现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迹象。1909年,世界上第一个有持续节目播出的无线电台在那里建立。


创办者是查尔斯·赫罗德(Charles Herrold,1875—1948)。曾经在附近的斯坦福大学读了三年天文和物理,后来因病退学。


赫罗德并没有因为创建电台就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他终其一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当时的斯坦福大学也不像后来那样出名。赫罗德在那里学习的时候,学校刚创立不久。


然而,就是这所学校以及它培养的像赫罗德这样的学生却塑造了硅谷的成长。没有斯坦福大学,很难想像会有硅谷。这有些像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跟哈佛一样,斯坦福也是源于一个人的名字。哈佛是一位教会传道人。1638年,只活了30岁的约翰·哈佛(John Harvard,1607—1638)向学校捐出了一半的家产和全部藏书。


斯坦福是一位商人和政治家。1824年3月9号,勒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在美国东北纽约州出生。他的父亲经营农场。他在当地一家由循道会创办的学院读法律,之后成为律师。他26岁时结婚,新娘是一位商人夫妇的女儿。


两年后,斯坦福家里遭遇了一场大火,他父亲送给他的很多法律藏书和其他财产都被烧毁。就在那时,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斯坦福一家加入了淘金的行列。


他们开始在旧金山一带做矿产生意的时候,加利福尼亚刚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社会各方面都处在起步阶段。这包括交通设施。斯坦福是美国西部铁路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除了做生意,斯坦福很多精力用在政治上。他帮助组建了共和党在加州的分部。1861年,37岁的斯坦福成为第一个当选加州州长的共和党人。一年前,他的同道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成为第一个当选美国总统的共和党人。


如果以这样的经历过完一生,已经算得上丰富。但是,斯坦福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决定跟这些都没有直接关系。是一场比年轻时经历的大火更大的灾难让斯坦福做出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举动。


斯坦福夫妇虽然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小孩。到了1868年,年近40的斯坦福夫人终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小勒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斯坦福夫人后来回忆,她的丈夫在孩子出生后双膝跪地祷告,感谢上帝的恩赐。下面的照片是斯坦福一家三口于1878年的合影。






但是,这个孩子还不到16岁,一场伤寒夺去了他的生命。对任何父母来说,这可能都是无法接受的痛苦。对于已接近老年的斯坦福夫妇,这不是大火之后的举家搬迁能够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经济上的富有还是政治上的成功,都不能改变失去独生爱子的事实。除非也有这样的经历,很难有别人能够体会这对夫妻如何度过晚年的生活。


然而,一个新的生命却在他们的儿子离世一年后诞生。那是1885年3月。这个新生命就是斯坦福大学,全名叫做“小勒兰·斯坦福大学”。这一年中,斯坦福夫妇前往美国东部的哈佛大学,寻求如何在西部创办一个培养年轻人才摇篮的经验。


斯坦福夫妇捐出了2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亿多美元),作为大学的启动基金。这大约是他们一半的家产。


校园就建在他们家里的牧场之上。经过几年的建设,斯坦福大学在1891年开学,有十几位老师和500多名学生。学生免费入学,这个传统延续到1930年代。


开学不到两年,斯坦福就去世了。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学校的资金被政府冻结。大学面临关闭的危险。


接下来的几年,斯坦福夫人承担了学校继续运转的主要责任。她将自己的收入拿出来支付学校所需。她甚至不得不决定拍卖家中的珠宝,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危机,连真正的买家都没有。


到了1898年,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解除了资金冻结。斯坦福大学得以维续。可是,灾难并没有结束。


1906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学校的很多建筑。在整个旧金山地区,有至少3000多人丧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经历了磨难之后的斯坦福大学没有停止生长。三年后,它的毕业生赫罗德就开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广播电台。而另一位斯坦福毕业生在之后的十年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全球无线电通讯系统。这一切正是硅谷时代的先声。


相比之前的美国及欧洲大学,斯坦福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及其成果的分享。当然,从培养个别的学生到产生一个富于创新和分享精神的群体不是短期内就实现的。某种程度上,是另一场巨大的灾难使得斯坦福大学在塑造硅谷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1945年,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许多存活下来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开始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大学的师资和社会的就业压力变得非常紧迫。


就在这时,斯坦福大学工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 Terman,1900—1982),提议学校出租一片地方供年轻人创办公司。特尔曼的思路是,这样既会给学校带来收益,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生存之道。特尔曼的父亲也是斯坦福教授,“智商”(IQ)测试的早期改进者。


1951年建立的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技应用为重心的办公区。两年后,特尔曼的两个学生将他们的公司办公室搬到这里。


一位叫做威廉·惠里特(William Hewlett,1913—2001),另一位是大卫·普克德(David Packard,1912—1996)。他们的公司就是后来以制造计算机和打印机闻名的惠普。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惠普的故事不断在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重演。


有的是斯坦福的学生,像谷歌(Google)的创立者劳伦斯·佩奇(Lawrence Page)与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有的不是,比如苹果电脑(Apple)的发起人司提反·保罗·乔布斯(Steven Paul Jobs,1955—2011)跟司提反·嘉里·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这两位都是从大学退学的。


对于这些被后来的世界津津乐道的创业故事,斯坦福大学的建立者都没有在生前看到过。斯坦福夫人虽然比丈夫多活了几年,仍然在旧金山大地震之前的1905年就逝世了。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却预见了这一切。


当初准备以病逝的儿子命名的学校时,斯坦福跟妻子说过这样的话:“加利福尼亚的孩子们都将是我们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2015美国(21)
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欢喜摄影
美国留学|为什么说斯坦福大学成就了硅谷?
选校策略回顾 | 加州地区名校全方位对比(上篇)
走进旧金山(San Francisco)
走访百年老店——斯坦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