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要不要学珠心算?为什么早教班神童,上学后反而更容易厌学?

这个小男孩从5岁开始,上珠心算课程,在补习班里是“神童”的代名词。

无论多么复杂的题目,他一定是最快完成的,关键是从不出错

但没有想到,等孩子上了小学,情况却大相径庭

习惯了珠心算算法的他,完全不能理解老师讲的竖式计算,即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往左

珠心算从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的计算方式,完全与老师教导方式相反

他总是习惯性用珠心算算一遍,之后再用竖式计算方法算一遍。

渐渐,他成为了班了的“小呆子”,同学们都笑话他,这么简单的题目,每次都用这么长时间。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这个从小听惯了称赞的孩子,无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笨孩子”


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们警醒,

并不是所有的早教课程,一定都适合孩子。

今天,我要聊的珠心算可以算得上是前段时间,早教课程中比较有争议的一门课程,

一些家长认为珠心算对孩子数学,有极大的帮助,能快速进行算术

一部分家长则认为,珠心算固然能快速得出结果,但孩子在学习数学阶段并不只是计算,没有必要特意学计算。

我的看法是,过早的让孩子接触珠心算,只对计算速度短期有利。

今天,我们来客观分析一下珠心算。

1、算法不一致会导致思维混乱

珠心算的算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

但在小学课程中,算术采用的是竖式计算,即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到左

这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计算方式,特别容易造成孩子的思维方式混乱,在遇到题目的时候,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珠心算学得越好,越难纠正过来。

2、过早学习抽象化的计算方式

过早接触抽象化的数学计算,尤其在孩子不理解的情况下,学习珠心算,略过了理解意义的关键一步,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不小的障碍。

数学本身就非常抽象化,不像生物、地理这种可以依赖实进行学习的学科,数学抽象化的属性,造成了只能依赖孩子自己在脑中理解

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理解数学的意义。

突然跳过具体的理解层次,直接进行抽象化的计算,短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时间一长,短板暴露是必然的

3、数学思维局限

学过珠心算的孩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非常高,但对数学的敏感度极低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他们长时间进行数学计算,对计算已经麻木了,丧失了对数学的好奇心

数学随着难度逐渐增加,孩子缺乏对数学求知欲,会导致对数学完全提不起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


数学早教没有捷径,家长要理智看待早教补习班,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

欢迎关注【何秋光学前数学】,私信“学前数学”关键词,免费试看我的启蒙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珠算普及 | 您真的了解珠心算教育对孩子的作用吗?
理性看待珠心算
珠心算=最强大脑?孩子要不要学?其中的利弊?
中国最年轻的女兵:11岁因一特殊天赋被特招入伍,如今25岁成排长
河南5岁神童参加世界大赛,8岁应征入伍成特种兵,中间有何联系?
小学数学:4大超实用速算方法,孩子掌握,秒变心算神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