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古代都有哪些饮酒礼仪?

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

早在中华夏朝,杜康首将酒酿造出来后,到了西周,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


后来到了秦汉时期,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与巩固,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为了保证酒礼的执行,历代都设有酒官。


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儒家思想认为,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骄奢淫逸。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饮酒要遵循时令尊礼、适量而不能随心所欲。



而在酒宴上,礼仪更为重要,有四步礼仪—— “拜、祭、啐、卒爵”。

拜:先作出“”的动作表示敬意;

祭: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

啐:接着尝尝酒味,啧啧称美,令主人高兴;

卒爵:就是干杯的意思,需仰杯而尽。

干杯不会难为喝酒之人,因为古时酒精度不高,无需担心会有多么伤身的情况发生。



行酒和干杯也有一套礼仪。

我们现在喝酒经常说,“先干为敬”。但在古时并非如此,敬酒时,却是以“后干为敬“。

陪侍尊长喝酒时,尊长举杯未干,年少则不敢喝的。

而宾主之间则是客气、有节、有度。

当主人家敬客人酒时,叫“酬”

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

客人之间相互交错敬酒叫“旅酬”

依次向入斟酒敬酒叫“行酒”

敬酒时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

所以敬酒又叫“为寿”,通常为寿以三杯为度,敬酒时敬人和被敬者都要避席起立。

最后酒有三巡之说。

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饮酒,一杯表恭敬二杯显温雅,三杯知进退

当酒过三巡,则不受礼节约束而可畅饮,但也要控制,只有当你喝醉之后不会做出失礼的事情时,你才能放心地喝,若是知晓自己酒醉之后有不可控的现在,那就更应该控制酒精的摄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桌礼仪:挡酒、劝酒、以茶代酒
古人饮酒礼仪
老祖宗留下来的礼仪规矩
茶满欺人,酒满敬人
去别人家做客的话,要注意那些礼仪。进屋就要叫叔叔阿姨好啊?
茶桌16大礼仪,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