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子,莫如让他读诗

叶嘉莹先生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中曾讲到4首诗词,分别是《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山中留客》(张旭)、《无题(八岁偷照镜)》(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从叶嘉莹先生对这四首诗词的解读中,我悟到这四首诗词中包含了一个成熟的人格需要的四种品质:悲悯、旷达、修德、忧患。悟到这四个词时,突然有一种想法——爱子,莫入让他读诗。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感发生命的感动和召唤,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中国历来重视“诗教”传统,能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读到这几首可以滋养生命和意志的古诗词,培养悲悯、旷达、修德、忧患意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悲悯——《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中则是很特殊的一首诗,因为它完全不属于任何固定的体式,是作者登临吊古,看到当前的景物,脱口而出,非常直接的一种兴发感动。陈子昂在政治上是有理想的,可是他所生的时代是武则天的时代。武则天作为女皇,在中国传统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然而,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武则天作为皇帝,事实上并不比其他男性皇帝更坏,所以像陈子昂这样希望为国家、朝廷做事的人,在武则天的时代也出来工作了。但是,武则天任用了许多武氏的人,有一次,陈子昂带兵出去,结果和武氏家族不合,后来就被贬谪,受了很多苦难。

幽州台就是李商隐在诗中说的“燕台”。古代的燕国在河北幽州这个地方,燕昭王要访求天下的贤士,筑了一个高台,说以黄金来聘请招邀天下的才士,因而也叫黄金台。陈子昂登到幽州台上,就想到,要遇到真正欣赏、任用人才的人,才能真的实现理想和抱负,所以就有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寒暑,我也向往古人,我也希望能有古人的品性和事业,可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一切有理想、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常常都有这种寂寞的感慨。

一个人若真有跟一般人不同的理想和志意,他便一定希望能找到一个理解他、跟他有共鸣的人,可当他站在幽州台上,他却不知去哪里找—我向往那些古圣先贤,但“前不见古人”;我希望我的理想志意,将来有人理解,但“后不见来者”。当他用最艰苦卓绝的精神力量去持守住自己的志意和理想时,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我的解读是:这首诗抒发的不仅是对一己得失的感悟,更是对天下像自己一样不得遇之人的悲悯。有悲悯之心,才能有不忍人之心,这是一种格局很大的胸怀。能够从对自己人生的失意痛苦中超拔出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一种成熟人格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境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这种境界。

二、旷达——《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光物态弄春晖”,当春天来的时候,随着云影的流动、阳光的闪耀,山光物态有各种变化,出现各种景致。“莫为轻阴便拟归”,现在天有一点阴,怕要下雨了,但你不要被它所约束、所影响。辛弃疾说:“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不要因为天气一变,你就不肯出门了。“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纵然你以为今天天气很好,是不会下雨的,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如果真走到那山林最高深的地方,那里也还会有草木所生出的云烟雾气,把你的衣服打湿。所以不要怕阴天下雨会淋湿你的衣服。 这里说的是天气的阴晴,人生也有阴晴,而苏东坡就看破了这个阴晴,不管是阴是晴,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旷达”不仅是失意和不得志后的超脱,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无畏。这种“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勇气,恰是我们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的一种性格。

三、修德——《无题》

无题

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写的是个女孩子。中国古人向来把美女比作贤能的才士,屈原说“恐美人之迟暮”,就是借美人来比喻才德贤能的君子。女子爱美,男子也一样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不是养尊处优,而是让自己通过锻炼、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是外表打扮得很漂亮,而是提高德行和才能。每个人生来都应该向这个方面去努力。

诗里这一个爱美的女子,象征一个追求美好才德的男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八岁的时候,她就懂得爱美了,家里大人不让她照镜子,她偷着照镜子。大人以为还没有到化妆的年龄,她就已经能够把眉毛画得这样修长而美丽。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踏青”是古代的风俗,清明上巳,女子便去踏青,斗草寻花。女孩子出去游春,要穿漂亮的衣服,她的裙子边上绣的都是芙蓉花。不只是追求自己身体衣饰的美好,屈原也将美丽的衣服比作美丽的品德。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想要真的有才能,十二岁就要学弹筝。“银甲”是戴在手指上用来弹筝的,因为用自己的手指去弹,指甲会断。银甲戴着不肯卸下来,代表她学习的勤奋。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女子一切都以七作为倍数,十四岁就算成年了,是谈论嫁娶的时候了,这时女子就不能够随便见人了。她躲在深闺中,大家看不到她,只是遥远地听说,他们家有个女孩子还没嫁出去。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十五岁还没有出嫁,女子就耽误了她的婚嫁之期。她在春风之中流下泪来,可是不肯让人看见,背立在秋千之下。这是古代的一个象喻,是说一个男子,曾经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品德、才能,可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任用他的人。

李商隐小时候非常孤苦,努力学习,后来有很多人欣赏他。但是李商隐的一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无论人生境遇如何,“修德”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时候,“修德”甚至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努力。

四、忧患——《虞美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据说这首词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绝命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每个人每年都在这样的轮回中,年年的春花开,年年的秋月圆,你觉得明年还会有花开,明年还会有月圆,可是明年的花不是今年的花了,明年的月也不是今年的月了,就在年年的花开月圆之间,生命消逝了,多少的欢乐都消逝了。“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永恒,“往事知多少”是无常。一句永恒,一句无常。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外边,昨天晚上春风又来了。这是永恒。可是,故国永远不会再来。这是无常。而且处处照应着“春花秋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是春花,“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秋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当年在南方,李后主的宫廷之中,有那么美的雕刻的玉石栏杆和台阶,如今他已经离开了,成为了俘虏,那些没有生命的、无情的石头不会改变,只是他再也不是当年的李后主了。“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永恒,“只是朱颜改”是无常。 “问君能有几多愁?”面对这么多盛衰人生的无常,有几多愁?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

从这首词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觉到一种忧患意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诗词|往事如烟,故国不堪回首,李后主的绝命词作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经典)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
诗词欣赏——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古诗词朗诵《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