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平仄难不难?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次分化和统一,汉语随着时光和地域的变迁逐渐产生了方言。

中国地域广阔,根据语音大致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称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叫做地方方言。俗话说:十里不同音,我的家乡处于豫北地区,周围的市、县、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口音,只要说家乡话,大致一听就知道你是哪片儿的。

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对联和近体诗、骈体文这两种文体有密切的关系,从调平仄方面看,近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和律诗中的摘联,是对联的渊源。古有入声字,现代普通话中却没有入声。对联调平仄的难点在于归入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的入声字上面,也就是古今平仄声不同的字上面。

如果按今四声调平仄,我们编好对联后,只需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对照一下即可,现代汉语拼音掌握得好的,念一遍即可。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按照旧四声则需对照平水韵等韵表来查平仄,现在网上有很多类似的在线检查旧四声的网站。小编就用的中国对联网—在线对联平仄、重字检查工具,很方便。

说实话,旧四声即使弄的很准,但做为北方方言区的人,小编压根儿不会吴、粤、客家方言区的方言,古人也没有给我们留下读入声字的录音。

白化文先生在他的《学习写对联》一书中说过一段话:很有意思:

'在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中,有的方言还保存与近体诗韵读音差不多的入声,甚至更复杂些,有阴入、阳入之分。如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都有这种情况。这些方言区的人在调平仄时,按方言口语一调,就能八九不离十。像我的老学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程毅中先生是苏州人,虽然日常也说普通话,可是运用家乡话调起平仄来非常快当,令我十分羡慕。我就不行了,我是北方官话方言区生长起来的人,只会说以北京土话打底的普通话,根本读不出入声来,因此调平仄只能凭读诗词的经验等办法,再不行就得去查加注古音的大辞典了。因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难点,主要是针对那些只会操普通话的人而言。'

呵呵,学者专家尚且如此,我等半瓶子水平的人更是难了。

我还是喜欢今四声。参加一些征联活动,极个别要求旧四声平仄的,只能靠韵书或上网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
怎么区分平仄?可否简要说明一下?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之二
中华诗词写作入门讲义(二)
学习写对联:调平仄的难点
对联的格律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