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溯中国现代教育起源,解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傅国涌的新作《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虽然是梳理中国现代教育起源的著作,但庶几已经答复了这个问题。

钱学森之问在拷问着中国人

《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同样呈现了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转变的复杂性。在傅国涌看来, 中国的现代教育是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里慢慢展开、逐步演变出来的。作者视角并不局限于教育史本身,而是试图在整个文明史的脉络中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源。由于中国近代以后屡战屡败,与科举制度相匹配,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传统教育逐渐衰败,随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创办,新式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内容都逐渐被国人所熟悉,而留学大潮的兴起,更让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本土教育家群体的涌现,以及新式教科书的出版。此外,傅国涌还描绘了中国教育地理的的分布以及变迁、中国人知识系统的重构等等。从人到书,从外部变化到心灵革命,比较完整地呈现出一幅现代教育在中国发生发展的生动画面,由此,他进一步探讨现代教育如何重构了中国人的知识世界,重塑了中国人的心灵。

《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最重要的后面三个篇章:再造文明、教育地理、知识重构。私塾、义学、书院、太学遵循的是与农业文明相配套的价值标准,日常生活中一整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和农耕文明相关,而垂之久远的帝皇制度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世袭制、等级制、君权至上渗透在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当中,在传统教育中具有绝对的支配性。而现代教育却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而兴起,它注重的是培养现代人即全面发展的个人这一目的并将它付诸实施。傅国涌揭示,许多先接受传统教育,之后转向现代教育的“过来人”,对两者的区别有着深刻感受。1891年出生的胡适从小在安徽绩溪接受传统教育,1904年到上海后先进入梅溪学堂,第二年进入澄衷学堂,除了国文、英文、算学,还有物理、化学、博物、图画、体操等课程,他进步最大的是算学和英文。

胡适先受传统教育,再接受新教育

起初,教会学校首先在通商口岸创办,而京师和一些省会城市也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办齐了新式学堂,如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公学等等。但是,因为一批教育家的出现和其他原因,一些地方也在教育史上熠熠生辉。例如,张謇在南通办学;南洋华侨陈嘉庚在集美办学,张伯苓、严修在南开洼兴办南开中学;孔祥熙1909年在山西太谷郊外创办铭贤学校……而中国的抗日战争,使得许多高质量的学校迁往内陆,教育地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西南联大迁到昆明,1938年,西南联大的文、法学院迁到蒙自;西北联合大学迁到陕西汉中城固县;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等迁移到成都华西坝南开中学、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等迁到重庆沙坪坝;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同济大学迁往李庄……这些学校的迁移,有力改变了内陆这些地方的教育现状。而当地的乡绅和平民都表示欢迎并提供帮助。

而新知识的传播和接受,也带来了话语方式的转变,1911年之后,即便还是用文言文或半文言半白话写作,写作者传递的价值也是新的,并非过去君臣等级秩序下的“旧话”,学者们也不再代圣贤立言。停止科举,兴办学校,课本革命,校园革命并非仅仅限于形式改变,而是脱胎换骨、知识翻新。傅国涌梳理了受到现代教育影响的七代人,认为现代教育重构了中国人的知识世界。在此过程中,大量的新词汇通过书籍和媒体进入那几代人的心中,比如社会、个人、女权、进化等等,很多今天仍在使用。当然,有些词汇已经被淘汰。

在我看来,《新学记》既是一次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寻根溯源,更蕴含着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现实关怀。今人皆知,从晚清到民国,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有让教育的回归教育,权力之手从教育中退出并且被禁锢在教育之外,学校才能孕育出杰出的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就隐藏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中
在逆境中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南开校训:“公能校训”的“济世情怀”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WORD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
12月11日钱老诞辰102周年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