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杨还袅万丝金——西园雅集为何这么出名?

古代文人除了日常生活、读书入仕之外,还有一项颇具仪式感但又轻松自在的集会活动,那就是'雅集'。

通俗来说,就是文人们在空闲时间找一处山林泉水,着家眷小童带上琴棋书画和酒菜,聚在一起边喝边聊,相互吟诗作乐,一唱一和之间尽显风流。情景就好比几个同学带上烧烤架,开车到郊外烧烤喝酒吹牛一样。

史上较著名的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唐朝让王勃一夜成名的'滕王阁雅集',北宋李公麟的'西园雅集'等。

在这些雅集中,又以'西园雅集'最为特殊,它所代表的精神,竟成为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向'西园雅集'这一母题致敬的作品层出不穷,展示了无穷的魅力。

《西园雅集图》据说最早为李公麟所制,描绘的就是这一为人津津乐道的西园雅集。北宋苏轼、米蒂、黄庭坚、李公麟、秦观等人在驸马都尉王诜家举行集会,吟诗、作画、写字、谈禅、弹琴,好不自在。米苇还亲自撰写《西园雅集图记》详细记述其事,并就图中人物一一进行了介绍:

'其乌帽黄道袍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观者为王晋卿。幅巾青衣据方几而凝忙者为丹阳蔡天君,捉椅而视者为李端叔,后有女奴云坏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晋卿之家姬也。'

'孤松盘郁上有凌霄缠络,红绿相间,下有大石案,陈设古器、瑶琴,芭蕉围绕。坐于石盘旁,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书者为黄鲁直,幅巾野褐,据横卷画渊明归去来者为李伯时,披巾青服抚肩而立者为晁无咎,跪而捉石 观画者为张文潜,道巾素衣按膝而俯视者为郑靖老,后有童子执灵寿杖而立。'

'二人坐千盘据古桧下,幅巾青衣,袖手侧听者为秦少游,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为陈碧虚。'

'唐巾深衣,昂道而题石者为米元章,幅巾袖千而仰观者为王仲至。前有蓬头顽童捧古砚而立,后有锦石桥。'

'竹径缭绕于清溪深处,翠阴茂密中有裴娑坐蒲团而说无生论者为圆通大师,旁有幅巾褐衣而谛听者为刘巨济,二人并坐于怪石之上。'

自此以往,西园雅集便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后世历代文人画家们对'西园雅集这一主题或模仿或创作,产生了无数经典作品!

据文献记载,南宋僧梵隆、赵伯驹、刘松年,马和之都画有《西园雅集图》,这些宋人作品巳不复存在,唯一幸存的一幅宋人画《西园雅集》(今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出于马远之手。至元,钱选亦有临李伯时《西园雅集图》,赵子昂亦传作有《西园雅集图》(《眼福编》初集卷十四),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则藏有传为赵氏所作的《西园雅集图》,上有虞集所作的《西园雅集图记》。

那么,'西园雅集'为何能够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母题呢?这其中其实暗含了文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寄托。

明清时期,皇权对士人的压制尤为严厉。整个社会充满着动荡不安,统治者前所未有的封建文化专制使人感到窒息与压抑气。广大汉族士人在贫困、压迫、怀疑的高压下生活而痛苦难当。

文人画家们置身于如此黑暗的局面之中,也并无过多办法。大多时候只能采取退让,避世的态度,只能运用琴棋书画的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情感。矛盾的心理致使他们在思想上追求超然出世、高远淡泊,在现实中又只能身不由己。

文人画的鼻祖苏轼、米芾、黄庭坚则成了明清文人画家心中的标杆,他们西园一会的逸闻自然成了他们理想中的完美境界。明清画家通过绘画这一母题来表达他们的渴望和憧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拍场看文人雅集:古人也有“艺术沙龙”
张大千《苏长公行吟图》
宋 李公麟畫選【移動音畫】
雷德侯:绘画的审美抱负
赵宪章║中国文学图像的历史分期
当代画家李稼夫 人物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