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学习看似很认真,实则没效果?脑专家提醒警惕“注意力陷阱”

你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坐在课桌前好几个小时。但是写到凌晨一两点都写不完。

●老师反映上课坐的笔直,眼睛也盯着黑板,但是却连最基础的问题,都听不懂,下课要问好几遍才行。

●班主任说孩子平时看起来学得很认真,但是效率非常低,经常走神,迷迷糊糊的怎么都睡不醒的感觉。

......

孩子看起来学得很认真,但是却效率低,学得没效果。老师揪心,家长焦心,孩子自己也苦恼,甚至想放弃。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着急,很可能,你的孩子陷入了“注意力陷阱”。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当孩子踏入了“注意力陷阱”,会伴随着出现三种个性特征:冲动,焦虑和粗心大意。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生物学学士,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传播硕士,科学记者、编辑,《新科学家》杂志专题编辑和定期撰稿人,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制作人——卡罗琳·威廉姆斯写了一本书 《认知迭代》。这本书从大脑神经结构的理论和大脑实际操控的两个部分,介绍了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如何提高专注力,如何走出焦虑?这本书会给我们以启发。

一.了解我们的大脑

有的孩子上课坐的直,眼睛也盯着黑板,但其实在走神;有的孩子在课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却写不了几道题;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听一遍就懂了,有的学生听好几遍都不知道重点在哪里......难道每个孩子的大脑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脑回路真的多些?根据研究表明,好像真的是这样:

加拿大神经学家唐纳德·赫布说:“一起呗激发的神经元会连成一气。”

斯坦福大学神经学家卡拉·沙茲说:“当细胞A的一个轴突和细胞B很接近,足以对它产生影响,并且持续不断地参与了对细胞的兴奋时,那么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之一就会发生某种生长过程或新陈代谢变化,以至于A作为能使B兴奋的细胞之一,它的影响加强了。”

艾丽诺·马奎尔曾经对伦敦出租车司机进行过研究,他发现,出租车司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伦敦的交通路线,才能通过“知识测试”,通过测试的司机,其大脑中负责空间记忆的后海马体会变大,而海马体中会产生更多的脑灰质。而后海马体的变大,会挤压前海马体,使得司机在视觉记忆任务重表现更差。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大脑的神经构造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我们养成了某一项习惯,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发生变化。一旦神经元被刺激,神经元的轴突上会覆盖一层髓磷脂,会额外的保护相关的神经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难改的原因。

重塑脑回路是有可能性。神经学家对神经系统发生变化做了结构变化和功能变化两种区分,二者对现实生活中大脑的运转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神经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重塑脑回路,是有可能性的:通过行为习惯的调整去重塑大脑。

2.利用对大脑结构和身体机能的了解,去制定科学的调整计划。

二.如何提高专注力

孩子为什么会容易走神呢?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专注力?这需要我们对大脑有很好的控制。

我们一定要避开一个误区:专注的人不会走神。其实,专注的人也会走神,但是缺乏专注力的人是无法觉知自己走神的,就像,有的学生在考试中,走了一个神,发现居然快到交卷时间了。上课走了一个神,发现自己错过了老师讲解的重点。而专注力强的人恰恰相反,他可以随时从走神的状态中回到原本的状态。在心理学中,这种知道自己的想法被称为“元意识”。

专注力其实不是一条线,而是和走神状态共同形成一条波浪线。我们可以理解为,波峰是专注力,波谷是走神状态。让一个人时刻保持专注,是不可能的。这来源于我们的祖先的狩猎过程,当猎物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处于走神状态,而一旦有了风吹草动,专注力就来了。走神状态其实是专注力养精蓄锐的过程。保持专注,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想要更好的保持专注,关键在于接受走神的存在,学会放松。

其次,让“心流”成为自己的默认状态。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有这样的现象:在给学生们讲解习题的时候,突然走廊上有老师经过教室,从窗边闪过。有的学生立马抬起头来看看发生了什么,而有的学生仍然埋头于题海。很明显,迅速抬头看窗外的学生属于专注力差的学生。怎么从科学上解释这件事呢?

说明这节课对于专注力差的学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而无聊的事情则会让大脑处于一种持续“就绪”的状态,让这类学生一直在关注着目标会何时出现,这叫“强力关注”阶段。而老师经过走廊算作一件不可预料的事情,会引起大脑的警觉,这叫“阶段性关注”。头脑的最佳状态是通过“强力关注”持续留意,并且迅速做出反应。

因此,提高专注力的关键,并不是事情越少,就越专注,而是事情很多,多到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成为引起关注的点,而其他的事情都成了属于无聊事情的背景板。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就是要我们的大脑,进入到最佳状态,调整为“强力关注”阶段。网上有很多专注力训练的原理皆是如此。

当我们处于“阶段性”关注的过程中时,实际上发生了“心流”:完全的沉浸到某件事里,感觉不到外界环境的嘈杂,感觉不到自己紧张的情绪,只是专心的做好某件事。我们说,有些学生平时写作业磨磨蹭蹭,极其容易走神,然而一上考场,即使题目不会做,也会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倾注到试卷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找到在考场的感觉,完全沉浸于学习,没有时间纠结先做哪一门,没有时间焦虑,没有时间关注客厅的电视声音等等。

如何找到“心流”的状态并保持呢?

  1. 通过外界帮助或者内心自律,控制完成某事的完成时间。
  2. 其次,通过非学习的活动,比如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或者运动,让孩子体会到“心流”的状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 最后,给孩子运动的时间,叫运动冥想。
  4. 拒绝压力
  5. 让眼前的任务更具视觉刺激性,或者添加背景噪音。
  6. 定时休息,完全脱离此时正在做的事情,让大脑完全放松下来。

三.避开“认知偏差”

我们说,专注力差有三个个性表现:冲动,焦虑和粗心大意。而其中焦虑在专注力差的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焦虑会造成海马体的缩小,会让记忆力变差,所以,控制焦虑,也有助于专注力的提高。

如何控制焦虑呢?这不得不提出一个概念: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指的是我们在无意识下所做出的假设。科学家认为,正是认知偏差的方向和强度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乐观或者悲观焦虑。

焦虑有可能来自于遗传,比如血清素转运体基因;有可能来自于创伤,还有可能来自于家庭教育等。不管是来自于哪方面的焦虑,都必须经过大脑的处理。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叫做杏仁核的部分,它从感官中获得信息,处理外界实际存在的事务。还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的部分,它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记忆和其他类型的认知处理。

所以,想要控制自己的焦虑,要么就减少杏仁核所处理的真正威胁,要么就减少终纹床核所负责的想象中的威胁。

孩子们所面临的焦虑,一部分是学习不扎实的现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于自己学不好的想象。如何控制假象造成的焦虑呢?

科学家有三个建议:

1.认知偏差修正训练。目的是在环境中迅速寻找积极事物而非消极事物。最简单的就是面孔识别。

2.控制前额皮层,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负面解读。在对假象的情景进行描述之后,强迫自己用肯定的语气做出肯定回答。比如站在镜子面前,说自己肯定能学好,数学并非很难。这样就将吸管强化在脑回路和血管网络中了。

3.工作记忆训练。比如心算报数,阅读记忆等等,让自己的心智有更过的空间,从而摆脱焦虑。

通过行为的改变,去改变大脑运用的方式,再去调整大脑的脑回路,从而再去影响行为习惯。孩子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专注力差,焦虑,粗心往往都是分不开的。卡罗琳·威廉姆斯的《认知迭代》强调专注力则是以上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大脑结构的了解,来确定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也有助于其他行为习惯的改善。所以,下次,当老师提示孩子有可能是“假认真”“假学习”的时候,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只是他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脱离“注意力陷阱”和认知偏差,帮助孩子享受“心流”的过程,从而让孩子轻松愉悦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专注力差注意力难集中怎么解决?
孩子注意力不好,该怎么办? | “缺乏注意力”的3个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及原因
熊孩子究竟是顽皮还是多动?专家告诉你专注力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A娃自控力差?父母掌握这5点,显著提升A娃自控力
要做的事情很多,总是很焦虑,不能静下心学习,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