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66期|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上)

编者按:

敦煌出土的唐拓《温泉铭》尾段,有永徽四年“围谷府果毅”的题识。“围谷府”位于何处,向无人知晓,本文尝试揭开这个谜团。并以“围谷”为突破口,根据东汉《石门铭》的文字记载,找到一条汉代时隐蔽的秦岭通路,它是著名的子午谷的变道,连接蓝田与汉中,在楚汉战争中,具有潜在的军事意义。

作 者:吴 斌

传世唐拓屈指可数,唐太宗《温泉铭》是其中著名者,1908年,伯希和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现世之后,无数的出版,把它推成煊赫的名品。

《温泉铭》的珍贵,在于这是御笔行书孤本,书法水准也不低,卷后的唐人墨书题记,又有明确的纪年。另外,它是唐代原裱,封存千年,一切都是原汁原味的风貌。

赖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海外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项目的推进,2018年,世人终于可以一睹《温泉铭》的高清数字化图像,幸哉!

纵观整图,我们可以发现:《温泉铭》的首段缺损,前部纸张衰疲,但是越往后,纸张越新。这是在以往的出版物上,看不到的信息,也是唐代手卷的特殊装裱形成的历史痕迹,值得重视。

唐太宗《温泉铭》的唐代原装面

1、“围谷府”是《温泉铭》的未解之谜

本期,我们发掘一下《温泉铭》后唐人墨书题记所隐藏的地理信息,这是它身上唯一的未解之谜。卷后题记是:“永徽四年八月卅日围谷府果毅见”,而“围谷府”,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末端题记:永徽四年八月卅日围谷府果毅见

《册府元龟》云:“贞观二十年(648),正月戊戌,(太宗)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陕西有多处温泉,最著名的,是临潼骊山的华清池,《温泉铭》中有“岩岩秀岳,横基渭滨”的句子,临潼临近华山和渭河,所以,李世民驾临的正是此处。题记上的永徽四年(653),仅晚于《温泉铭》成碑五年。

“围谷府果毅”又是什么意思呢?

唐代实行府兵制,制下的基层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府遍布全国,往往以所在地命名。唐代杜祐《通典》卷二十九说:“凡五百七十四府,分置于诸州。……每府置折冲校尉一人,……左右果毅各一人,掌通判,《春秋传》曰:戎昭果毅;又曰: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所以,“围谷府果毅”是指“围谷折冲府”的副职“果毅都尉”,“果毅”二字,典出《春秋传》。

复杂的唐代折冲府,文献记载疏漏。经现代历史学者的努力,考证出了不少,但依然有相当多的府名搞不清楚,“围谷折冲府”便是其中之一。

1983年,饶宗颐发表《论敦煌石窟所出三唐拓》,这是目前对《温泉铭》题记中“围谷府”的唯一考证,文中说“围谷即圉谷”,并定位于河南开封一带。事实上,“围” “圉”两字区别很大,在高清图像下,“围”字非常清晰,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把两个地名混为一谈。

欲探究真相,只有在更广泛的史料中,寻求线索。

2、“围谷府”位于京兆府下辖的蓝田县

《中国西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第3册之《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王府君(守节)墓志文(并序)》:“今夫人会稽郡君朱氏暨京兆府围谷府别将元俊”。这里的“京兆府围谷府”是关键词。

唐天宝十二年《王府君(守节)墓志》,释文见《全唐文补遗》第二辑25页

因为担负着拱卫帝都的重任,关中京兆府内的折冲府最多。《新唐书·志第二十七·地理志一》云:“京兆郡本雍州,开元元年为府。……有府百三十一,曰真化、匡道、水衡、仲山、新城、窦泉、善信、凤神、安业、平香、太清,余皆逸。” 131座折冲府,占了全国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因为密集,所以,每座折冲府的辖区,面积都不会太大。

考虑到唐代“京兆府”的辖区时有变化,我们可以用时间条件加以限制。京兆郡在开元元年(713)升府,《王府君墓志》署年为天宝十二年(753),所以,找到713年到753年之间京兆府辖区内叫“围谷”的地名,就可以了。

符合条件的“围谷”只有一处,它位于蓝田。在此时间段内,蓝田一直属于京兆。

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十六《县六·蓝田》:“围谷水,又有岐谷水,出县西南,岐谷南流入霸水。” 从中可以看出,围谷位于蓝田县的西南。

再看看蓝田县的地理位置:西北紧邻长安;北接临潼,而临潼是骊山华清池之所在。所以, “围谷府果毅(都尉)”接触《温泉铭》,有地利之便。

谷歌地图下的蓝田位置

再按《长安志》:白鹿原在县西五里;峣关在县东南九十八里;蒉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终南山在县南七十里,辋谷(即辋川)在县南二十里。另外,蓝田最主要的河流是灞河,发源于秦岭北坡,往北流入渭河,“灞上”之灞,即为灞河。这几处地方,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关中平原,东西狭长,蓝田之南,是难以逾越的莽莽秦岭,这也是关中平原的南界。这种地势走向,在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而蓝田县西南的围谷,已位于秦岭脚下。

那么问题来了,大唐王朝有什么必要,在这个背靠秦岭的地方派驻军队?“围谷折冲府”在守卫什么?

3、“围谷”出现于东汉《石门颂》中

为了搞清楚“围谷折冲府”的军事职责,我们先引入《石门颂》的话题。这方著名的摩崖石刻,是东汉隶书的顶级名品。

《石门颂》是研究陕西早期地理的重要史料,学界虽多有考证和解读,但莫衷一是,形成一段聚讼。而在《石门颂》中,竟也出现了“围谷”。

东汉《石门颂》整拓,原石藏汉中市博物馆

学者们的主要争议,在于这一段: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隔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

上段是按照一般习惯进行断句:“八字一句,间以逗号”。其意思是说:高祖刘邦,在汉中起家,从子午谷,出大散关(陕西宝鸡南)进入关中,建立汉朝的基业。后来因为子午谷太难走,于是“更随围谷,复通堂光”。由于这四条道路太过艰险,永平四年(公元61年),明帝刘庄下诏开辟褒斜道。

这里,最让人困惑的是“凡此四道”一句。“四道”指永平四年开辟褒斜道之前,从陕南的汉中,跨越秦岭,通往长安的四条道路。可是,学者们算来算去,对不上号。

《石门颂》云:

更随围谷 复通堂光 凡此四道 垓隔尤艰

另外,谁都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著名典故,韩信向西迂回陈仓道奇袭关中,奠定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基础。子午谷的北端在长安南,无论如何,不可能“道由子午,出散入秦。”

所以,有专家认为,《石门颂》 的文字错讹。

难道,《石门颂》真的错了吗?

解读《石门铭》文字信息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地断句。谁说汉代人的行文,一定要适应后人的语法习惯?先前诸家,囿于定势,全部断句错误。

正确的断句只能是: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

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隔尤

如果以十二字为一整句,每句三个四字短语,不仅文意通顺,符合史实,而且尾字合韵。“午”和“谷”、“焉”和“艰”,韵脚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

(待 续)

武英书架(近日已推出“满减”活动)

1、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2、〔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3、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4、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5、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6、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编:《近墨堂法书丛刊 第二辑》(全十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褒斜情怀】汉中石门十三品石门铭旧拓
【石门十三品】 南宋 鄐君开通褒斜道释文及题记
【嘉德秋拍】俞宗海旧藏《汉魏隋唐墓阙碑额集》拓本
石门十三品
上:四川省图书馆《蜀道石刻题记展》蜀道石刻拓片,供书法爱好者鉴赏把玩
驰骋八极、大巧若拙----《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