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写作小秘诀(14):写出“反作用”

【温馨提示】阅读此文前,请先阅读《植树的牧羊人》一文。

我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读到了作者对“如何完成一个好故事”的分析。他认为“预测法”,可能是故事创作中最有用的工具。他将一个故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发展——影响——反作用。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一般会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即时资讯,这样当然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事件,如人物特写,则需要写出“影响”及“反作用”。

“影响”是指写作对象对周围人或“我”的影响(正面或负面);写作对象如何受周围人的影响(正面或负面)。

“反作用”是“影响”的延续,指其他人对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的反应,最好是一种行动;写作对象如何回应环境、周围人对他的影响,同样用行动说明。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初中语文统编新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植树的牧羊人》,这篇真实感人,为作者带来巨大声誉,被改编成绘本和动画短片的文章,居然是一篇虚构的小说。看过文章的读者都不愿意相信,甚至有人专程跑到作者描述的地方去寻找这位“植树的牧羊人”。

这一切都基于文章带给读者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的多方面剖析,我们留待后文去阐述。这里只谈谈此文是如何运用“影响”和“反作用”的。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这样写道:

关于人物特写的指导,要强调的是行动与反作用。没有了这种向导的提醒,记者很可能迷恋于一个滔滔不绝的写作对象,结果整篇文章都是对方的夸夸其谈,言之无物。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迷人的特写对象,也会令人厌烦。

很显然,《植树的牧羊人》,不但没有令人厌烦,还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作者笔下的老人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少了作者和人物的夸夸其谈,作者在虚构这个人物时肯定有所思考。

作为文章写作,作者在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结束全文,读者也不会感到不自然。

如只写第一次见面,可以这样结束:“此后,因为我辗转各地,再也没有见过他,但他……却至今难忘!”

或者写到第二次见面,也行。写出几年后再见他时,那个地方产生的变化。也足够吸引人。作者却并没罢休,直至“反作用”。所以他成功了。“反作用”中“行动”表现的段落如下:

《植树牧羊人》片段

有意思的是,选入课文时,这个重要的段落被编者删除了。这个片段不仅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而且正如前文所说的,以行动说话,少了作者和写作对象令人厌烦的“夸夸其谈”。

这样的写作技法,对学生写人作文有什么启示呢?

一是不要急于从人物的某一闪光点引申开来抒发你“受到的震撼”,会显得过于做作不真实;二是虽然作为文章的收束,适当的议论很重要,依然要谨记,多呈现事实,少说废话。《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艾尔则阿·布非耶,1947年逝世于法国巴农的安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笔记:《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物
记叙文写作专训:活用人称表达3招 片段升格 “老师”话题作文2篇
读书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2):好故事该如何构思
植树的到底是“牧羊人”还是“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