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需要一张 “元素周期表”

2019,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有许多值得纪念的大事。这些大事至今都影响着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文明进程,其中有一件——化学元素周期表发现150年了。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150年前,即1869年2月,化学“帝国”迎来了第一部“宪法”——元素周期表。它的出现使得零落、散乱的化学“帝国”变得清晰、简单、有序,且一目了然。为此,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联合国对周期表的评价是:“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史上最卓著的发现之一,刻画出的不仅是化学的本质,也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本质。”评价是如此的中肯和深刻。

不仅如此,当时的这张元素周期表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表上的三个“留白”。这三个位置只标了原子质量,而没有元素字母。换句话说是,发现者曾有个预言:按照周期规律,应该还有三种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存在。后来这个预言实现了。当然,此前学术界对此也是有质疑的,但历史证明了发现者的“留白”是有依据的,而且准确的。

这位发现者就是门捷列夫。那门捷列夫和他的发现,包括他发现中的预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那就是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还有“留白”——预测。规律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门捷列夫与他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语文教学改革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不仅是价值观,还有方法论。

语文教学有规律吗?毋庸置疑,语文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发现了、把握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语文教学也应有一张“语文元素周期表”。对于这一想法,肯定会遭到一些质疑、批评甚至是抨击,甚或认为是“荒唐”:语文这一人文学科怎能和自然科学相比较呢?怎能让语文教学的文化意蕴被一张“表”所概括呢?怎能被技术化、工具化呢?不能说这些质疑没有道理,但我们想说的是,语文教学规律也应当结构化、条理化、有序化、层级化,在“模模糊糊一大片”中也应清晰起来,让有关规律的“元素”各居其位。当然,这里我所说的“表”绝不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那种“表”,而是规律地、完整地、有序地呈现。也许有人说,这样的“表”有啊,《语文课程标准》不就是吗?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恐怕还不完全是一回事吧。

元素周期表的“留白”对语文教学同样有启发,而且启发更大。语文教学的规律具有生成性、发展性,正如化学元素周期表时至今日虽已经排到了118号,但科学家们仍在为门捷列夫的伟大发现开疆拓土。语文教学更应该充满想象力,并在想象力的驱动之下去发现。也许到不了“周期表”的尽头,但我们一定会逐步靠近它。语文教学,需要“留白”!“留白”,就是为了新的发现。

语文教学规律的探索者、发现者的“门捷列夫”,你在哪里?

(成尚荣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原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六期·格物一】纪念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李彧涵同学策划,高二全体同学制作)
那些以国名命名的元素
谁都会做梦:可门捷列夫太牛了,元素周期表居然是在梦中发现的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不同寻常的扑克牌
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和记忆
史上最酷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看完绝对不会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