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衡》第七卷│语增第二十五(4)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农历己亥年【猪年】五月十四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七卷——语增第二十五(4)

【原文之四】

案武王之符瑞不过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之祐,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武王有八百诸侯之助,高祖有天下义兵之佐。武王之相,望羊而已;高祖之相,龙颜隆准,项紫,美须髯,身有七十二黑子。高祖又逃吕后于泽中,吕后辄见上有云气之验,武王不闻有此。夫相多于望羊,瑞明于鱼乌,天下义兵并来会汉,助强于诸侯。武王承纣,高祖袭秦。二世之恶,隆盛于纣,天下畔秦,宜多于殷。案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案周取殷之时,太公阴谋之书,食小儿丹,教云亡殷,兵到牧野,晨举脂烛。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则是孟贲、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是则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顿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

【拙解】

察验周武王的吉瑞征兆并不超汉高祖。周武王曾有白鱼、赤乌鸦护祐之征,汉高祖有剑斩大蛇、老妇人哭诉于道中的吉瑞之兆。周武王有八百诸侯相助,汉高祖有天下义兵辅佐。周武王之相,眼高不抬头即可望天;汉高祖之相,眉骨突出鼻梁高隆,颈呈紫色,须髯美貎,身上有七十二颗黑痣。汉高祖几次为避吕后逃入沼泽之中,吕后总能看到那沼泽处天上有祥云瑞气,没有听说周武王有这样的情况。汉高祖的骨相胜过周武王的望羊之相,吉瑞之兆亦比白鱼赤乌征兆明显,所以天下义兵同聚助汉,这样的相助强过八百诸侯。周武王征伐了商纣,汉高祖讨袭了秦朝。秦二世的恶,远重于商纣,天下背叛秦的人,应多于叛殷的人。察汉高祖讨伐秦朝,再击败项羽,战场上流淌鲜血,暴尸数以万计,军士失散逃亡者众,多次几乎战死,然后才得了天下,征战艰苦,战乱杀伐激烈。唯独说周武王伐纣是兵不血刃,此非事实。说武王伐纣很容易,是可能的;若说兵不血刃便灭了商纣,是夸大之词。经查在周攻取殷的时候,姜太公著《阴谋》一书中记载,给小孩吃朱丹,教他们说“殷将亡”,发兵到牧野,凌晨便举油脂火把开始进攻。察看《尚书·武成》篇,牧野之战,血流成河使杵浮起,染红了千里之地。由此可言,周攻取殷,应与汉灭秦是一样的情况。而说周攻取殷容易,兵不血刃,是在赞美周武王的品德,过分夸大了事实。凡是天下之事,不可以夸大或减少,需要考察事件前后之事,真相自然就会呈现出来。自然呈现出来,则是非的真实可有判定。世人称纣王勇力能绞铁成索拉直铁钩;又说武王伐纣,可以兵不血刃。以绞铁成索拉直铁钩之力抵挡敌人,那是孟贲、夏育之类的人;以兵不血刃之德战胜敌人,当是三皇、五帝之类的人。以绞铁成索之力,不应轻易被制服:凭兵不血刃之德,则不应挥兵征战。如今称赞纣王勇力,则是贬低了武王之德;赞誉武王之德,则说明纣王勇力不足。绞铁成索、兵不血刃,两种说法不能同时成立;对殷纣王、周武王的称赞说法不能两者都对。两种说法不能都对,那么肯定有一个是不对的。

【小议】

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涉及改朝换代的战争,哪有什么“兵不血刃”?在冷兵器时代,刀剑无情,冲锋陷阵的将士通常是以斩杀敌军的数量论功的,杀红了眼的军士们心中怎还会想着仁德?因战争而死者,多为兵士与百姓,在“上层”人的眼中,那些人的死是必须的、正常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周取殷时,前线的周军极其勇猛,纣王的军队很快便溃散,奔逃过程中,被周军顺势掩杀,死伤无数。周武王当时为周及各路诸侯的共主,当然不必亲历征战前线。待周军围至鹿台,纣王已然自焚而死。战事全程,周武王本人当真是“兵不血刃”,事实不过如此,至于史上多赞武王之德,夸大之说不少。其实,史上有太多的为帝王歌功颂德的传书、将成就帝王霸业的君王神化的故事,比如文中所提到的“武王有白鱼、赤乌之祐,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都是些“虚妄”之言。偏偏有些“虚妄”的传史竟是出自名家之作,后世亦备加崇信,实在令人不解,或许这就是“洗脑”的功效。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衡》第十七卷│指瑞篇第五十一(6)
周公吐哺
244 文王有声 | 诗经·大雅 | 儒家
周公吐哺是什么意思?周公是谁的儿子?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39集
商史五十一(商帝辛【商纣王】三十三年、周武王四年、周受命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