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艺术风格上,两位大家独树一帜,自创“新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画最重要流派之一,创立至今已近六十载。该画派画家中宋文治和叶矩吾可谓是不同画种成功的典范,两位都自创一格。这里对两位大家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揭示同一画派下的画种区分的内在规律,对『新金陵画派』的发展研究提供启发。

1961年,江苏省国画院成员在南京中山陵藏经楼(江苏省国画院旧址)前合影

20世纪80年代,亚明、武中奇、魏紫熙等书画家在江苏省国画院接待外宾

1979年,喻继高、金志远、徐孅、伍霖生、叶矩吾、陈达等在江苏省国画院接待外宾

『新金陵画派』的花鸟画大家叶矩吾早年学画从临摹家藏字画入手,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一概临之。后因张大千回乡办展的关系,与花鸟画结下不解之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叶矩吾踏入苏州、上海后,饱览『荣宝斋』『九华堂』『王星记』等店的字画扇面。『第二届全国美展』入选的国画作品《红梅山茶》便彰显出他扎实的绘画功力,之后更是被国家文化部所收藏。叶矩吾在初研花鸟画期间,学恽寿平、华新罗,画过大量的孔雀、锦鸡、荷花和鸳鸯等。

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期他在荷花和孔雀上下的功夫更深,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太白行吟》《荷塘清韵》等初期作品,叶矩吾并没有刻意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因此少了些传统程式和笔墨语言的限制,却多了一些自己的风神。

叶矩吾《水墨双栖》138cm×70cm1980年

叶矩吾《石榴累累》155cm×83cm1980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叶矩吾东迁至金陵,或有文化古城的缘由,但恐怕更重要是有傅抱石这位前辈大师在。一九五六年,江苏召开全国画家代表洽谈会,傅抱石在发言中赞叶矩吾:『基础很好,是难得的人才。』次年,便加入了江苏省国画院。

钱松嵒、余彤甫、魏紫熙、宋文治、吴俊发、徐天敏、张文俊、叶鉅吾、亚明、傅抱石-《吃饭不要钱》 146cmx96

与宋文治相比,叶矩吾似乎并不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但其进入江苏省国画院的意义却非比寻常。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工作过程中,『新金陵画派』中的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和魏紫熙等人对于绘画史与绘画理论都各有建树,这也使得领悟力和意志力极强的叶矩吾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时常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会让正在思考花鸟画表现形式的他豁然开朗。一九五八年,叶矩吾与钱松喦、余彤甫、魏紫熙、宋文治、亚明、傅抱石等人集体合作创作的《吃饭不要钱》,画面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主题:『公社食堂』,辅以风车、树木、渔船和标语等多个表现物件,运用传统中国风俗画的构图方式,将诸多美好的新事物统合至一个画面,突出新中国的巨大变化。正如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欧阳惠林在一九五九年第1期的《美术》杂志上指出:『《吃饭不要钱》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共产主义萌芽,发扬了共产主义的精神。

这些作品说明了中国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消遣品,不再是宫廷、别墅里少数人的珍藏;而是人民手中的战斗武器之一,又为广大人民所享有。

宋文治 《松隐觅句图》 61cm×36.5cm 20世纪40年代

宋文治《山川巨变》98.5cm×77cm1960年

这些作品又说明了中国画的内容并不注定只能是荒山古寺之类的内容,他完全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面貌。我们可以说,中国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人民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伟大气魄,进入了中国画,是某些消极颓废的作品黯然失色。』作为共同创作者之一的叶矩吾,于此不仅领悟了用笔的方法,更似乎找到个人性情和品位的归宿,最终被誉为『江苏当代小写意花鸟画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名家精品齐聚2018南京经典秋拍
一分钟了解什么是新金陵画派!
专题| 江苏省国画院60年系列专题之“已故书画家”
金陵四家(新金陵画派)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
“金陵五大家”山水杰作,刚柔并济!
宋文治 新金陵画派杰出代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