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卷元四家王蒙有多珍贵?连摹本都进了石渠宝笈!| 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中国古代书画最大收藏家乾隆,曾经在收藏上闹过一个巨大的笑话,那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他先收了一件赝品,奉为珍宝,大题特题,盖了无数个章,但是没想到到后来,真的《富春山居图》出现了,两件一比,高下立判,空气中充满了尴尬。

乾隆类似这样打眼的事情,不止一次,今天我们来看另外一件不太为人所知的。

在《石渠宝笈》初编中,乾隆收录了一件王蒙的《芝兰室图》。这件作品是为杭州淨慈寺的高僧古林昌公所作,画的古林昌公在杭州城东造的居所别院——芝兰室,里面种满了灵芝和兰草,所以叫做芝兰室。

王蒙《芝兰室图》

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家世显赫,画名鼎鼎。他外公是赵孟頫,外婆管道升,舅舅是赵雍,这一家子在艺术上实在是牛,一半都是拍场亿元俱乐部的……

但是王蒙和元四家中其他三家还不一样,生在元末明初之际,战乱四起,他自己又不是很甘心完全隐退,半隐半仕,所以画画的时间本就不多,最终投奔胡惟庸还冤死狱中,作品传世就更少了!

乾隆遇到这卷王蒙的《芝兰室图》时,可能尽管觉得有点不那么符合王蒙的盛名,但还是收进了自己的超级收藏集《石渠宝笈》,只是为了防止再次打眼被发现,在书中给定了“次等”的等级。

这个标注说明乾隆以及石渠的编辑还是比较有眼光的,因为若干年以后,又一幅王蒙《芝兰室图》出现了!

当我拿着两件王蒙《芝兰室图》(当然是复制件和高清图)放在一起看时,我想我能猜到乾隆的心情——“高下立判,高下立判啊,幸亏我没在之前那件上面题字!”

左: 台北本 右:保利本

这两卷《芝兰室图》都在故宫收藏了数百年。后面这件,先是在乾清宫,后去了建福宫,宣统时期又回到乾清宫,最后被溥仪以赏溥杰的名义带出宫去了。溥仪当时这样操作,带出去了很多清宫重要藏品,之前卖的三个亿的《五王醉归图》,也是这么被赏出来的。

而前面这件,一直在清宫。1935年,南京地方法院聘请黄宾虹等人鉴定故宫书画,在黄宾虹所著《故宫审画录》中,此卷亦被记录在案。后来1949年,国民党将大批文物南迁至台湾,这件《芝兰室图》就到了台北故宫。台北故宫文物一般有“故”、“中”、“购”三种标签。“故”字的意思是该文物来源于北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本《芝兰室图》编号为:故画甲01.09.01538。

而更加神奇的是,这两件《芝兰室图》,在2019年的冬天,一起出现了。

保利本王蒙《芝兰室图》《石渠宝笈》续编著录页影

台北本《芝兰室图》《石渠宝笈》初编著录页

《石渠宝笈初编》的台北故宫本从未展出过,今天在台北故宫的《文山雅集》展览中首次展出;而《石渠宝笈续编》的赏溥杰作品,出现在北京保利2019年秋季拍卖“百代标程”专题中,成为最重磅最耀眼的明星拍品。

LOT3541 王蒙《芝兰室图》手卷 设色纸本

作者:王蒙(1308~1385)

尺寸:画心25×103cm;题跋25×228cm

估价:咨 询 价

专场: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拍卖时间2019-12-03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编》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三册,第362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清宫陈设档案》第五册,第91页,故宫出版社,2013年。

3.《清宫陈设档案》第三十六册,第52页,故宫出版社,2013年。

4.《故宫已佚书籍书画四种》,第334页,北平故宫博物院,民国23年。

题签:王蒙芝兰室图。

玉别子:乾隆御赏。王蒙芝兰室图。

题识:宝石泉壑,芝兰室图。王蒙画。

钤印:叔明之印、王蒙

题跋:

1.采芝可补饥,纫兰代琼佩。商山与汨罗,清声喧宇内。古林自仪之,灵襟无墨碍。天游搃无垠,境净祗园对。丹丘柯九思。钤印:柯氏敬仲、训忠之家

2.草中惟有芝兰好,不数宜男指侫贤。近喜亦从萧寺种,谁云独许谢庭专。寻常道气留君子,窈窕风姿媚佛天。何用旃檀林下住,只将潇洒度年年。始丰徐一夔。钤印:思斋之印、 菊南

3.紫芝采为粮,幽兰纫作佩。聊复助熏修,庶几堪傲世。一室静生香,诸尘自融会。蒲团禅燕余,经卷了空外。嗒然吾我忘,谁云有三际。冷泉幻隐慧明。钤印:梵书

4.不以芝疗饥,岂用兰为佩。芝秀兰自馨,植此一室内。道人结习尽,与物了无碍。白昼敞禅扉,群峰远相对。南屏山人夷简。钤印:天台丁仲容、萳伯昂

5.芝兰百本繞阶墀,韡韡璚英闲玉蕤。楚畹光风摇绿叶,汉廷春雨长铜池。香飘衣袂堪纫佩,味入斋厨足疗饥。谢氏芳华归宝石,封胡羯末宛同时。白云峰如兰。钤印:游方之外

6.梁溪谈思重,豪华公子也。最好古,家藏宋元名迹不可以数计。百谷尝与余言,谈君从燕都购归二卷,其一为大痴《绝壑奔流图》,长丈有四尺,布景奇旷,用笔纵横;其一为叔明《芝兰室图》 ,长不逮子久之半,而丘壑深奥,命意靓远。皆绝代异品。居恒每谈及,不觉神为之动。癸酉仲夏,百谷忽携芝兰卷过停云馆示余,余展卷惊诧,把玩逾时,几欲焚香下拜,谓王子曰:子所言真不诬矣,子何幸获此。王子鼓掌述所以获之故,盖以与谈为芝兰契也,因以是卷为王子寿。余大快而识之卷尾,惜乎不见绝壑图,为一段未了因缘耳。茂苑文嘉题。钤印:文休承、肇锡余以嘉名

7.文休承以未见谈氏大痴卷为一恨,顾予从粱溪周台幕得之。是时吾乡宋山人,复得此卷以视予,予力不能兼,遂持去,不知转售何氏,今忽见于眉公斋头。而大痴画久归义兴吴光禄矣,岂惟不能兼又两失之,可叹也。因纪于纸尾。若画法之秀绝,已有赏者,无俟续凫。董其昌。钤印: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干清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张氏继孟、武林钱子章玉鉴赏图书、味余斋书画记、郭氏权宛楼藏、志权心赏、志权审定、伯几印章、杨廉夫、汪□臣印

说明说明:

1.张肯、谈志伊、王稚登、钱子章、味余斋主人、清代宫廷、郭志权递藏。

2.画面用纸为宋笺纸。

此作品在保税状态下,成交后需在香港提货。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难得一见,巨星王蒙

王蒙作品的存世量很少,但他的巨星地位不是单纯因为少。

去年辽博做的古代书画展,当时有一件王蒙的《太白山图》,是个手卷,窄窄的一条,然后旁边拐角就挂了一幅很大的古代山水。

当时同样的光线,同样的背景,几乎同样的位置,但我的目光在三米外就被王蒙吸引了过去,而当时我并不知道那件就是王蒙的《太白山图》。旁边那幅也是用心经营的巨幅山水,竟然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作品前几乎没被我看到。

我当时就领悟到什么叫巨星。巨星就是,他什么都不做,你的目光也离不开他。

王蒙是元四家中最特别的一个存在。刚开始看画的人,大概都会喜欢倪瓒的疏冷高级,也会喜欢黄公望的一望千里,更会欣赏吴镇的劲健修竹,但面对王蒙的密不透风的牛毛皴,往往会退后两步:这是……文人画?

王蒙名作《葛稚川移居图》

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元代闲散野逸的纯文人,他是妥妥的官二代,做官经国,才是自己的人生真目的。

王蒙外公是赵孟頫,刚刚两封信就卖了2.67亿,但是他的正牌身份是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王蒙的舅舅赵雍,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

在古代,做画家不是高尚的职业,而是怡情的小技,有这样的官员背景,王蒙的人生主要目的,还是做官。但是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当大官,他在元末之际,外公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消散,他也只能当个七八品的芝麻官。后来觉得元朝这艘大船要翻,于是辞官到了杭州,在黄鹤山隐居,自号黄鹤山樵,尽情过着文人雅士的雅致生活,画技也慢慢地炉火纯青。

十几年后,天下大乱,义军四起,群雄逐鹿,一般隐士都要躲起来,这时王蒙竟然选择出山,不管结果如何,这个选择可以看出他内心强硬的一面。

他投奔了自立为王的泰州张士诚,担任长史一职,就是幕僚。但是他选错了门庭,朱元璋灭了陈友谅之后,紧接着就消灭了张士诚。没多久,大明王朝建立了。

王蒙比较尴尬,但是他并不想就此退隐。丞相胡惟庸给他抛出了橄榄枝,请他去家里鉴定书画。

胡惟庸对这位艺术家极为欣赏,也想满足他经国之志,一番运作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王蒙当上了泰安知州,从五品。品级虽不甚高,但毕竟也是有实权的一把手,这也是王蒙当过的最大的官了。

然而好景不长,因遭朱元璋忌惮,胡惟庸被正法,诛九族,连着相关党羽,砍头三万余人。这个案子震惊全国,王蒙也非常战战兢兢,但是即便在胡惟庸死了五年之后,王蒙还是被人揭发出来,古稀之年,死在狱中。

王蒙一生在官场并不算大成,但这种心智和人生观,让他的画完全不同于其他三家的淡泊风格,而是构图非常宏大,用笔非常细密,虽然是卷卷曲曲的牛毛皴,但是累积起来,却成为一种坚实和伟岸的审美风格。即便是画隐居题材,《青卞隐居图》也是范宽式的构图,堂堂大山,巨石茂林,非常雄伟。

正是这种风格,让他成为当仁不让的元四家之一。

王蒙《青卞隐居图》

隐逸中的《芝兰室图》

说了这么多王蒙,我们来看他这件《芝兰室图》。

横屏观看更精彩

芝兰室在杭州城东宝石山,这是一片非常秀美,但又有很多巨石的小山。宝石山的石头是偏红的颜色,《芝兰室图》的石头颜色也是偏红的赭石色,说明王蒙还是比较注重写实的。

展卷观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渠宝笈的八玺俱全,然后就是一片乱石如飞云般,中间一线潺潺流水。王蒙画的秃山怪石,从比例上说是巨石也对,是小山也对。只是那石头的形状仿佛《青卞隐居图》的山头一般,乱云飞渡之感,也可以说是脱胎自太湖石。

再往左看,是一片开阔地界,也就是画面的重点,芝兰室。这是两进小院,第二进为二层楼,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庭前小院遍植灵芝和兰草,这也就是芝兰室的名字来源。

《芝兰室图》局部

庭院前厅还供奉了佛像,内置芝兰数盆;厅外长松入云,松荫之下,僧儒席地而坐,听泉论道。小童手捧芝草侍立身后。芝兰的主题被重点地表达出来,也完成了这幅画的作用,即是和尚的斋号图。后纸中的各个题跋也都是芝兰主题,可以想见古林和尚对这处别院的喜爱,多处请人题赠。

《芝兰室图》局部

芝兰室左边,则绘山崖壁立,各色杂树,曲折小径掩映其间。

《芝兰室图》局部

卷尾绘岩穴临径,岩穴中三僧一儒相谈甚欢,石径之上,侍者穿梭。

这幅作品相比王蒙的其他作品,风格较为轻松,不是大片的密不透风之感。画事君认为,从画面风格,和题跋人物的生卒纪年来看,此卷应该是王蒙隐居杭州时所作。当时他尚年轻,笔下不如晚年老辣,再加上又是描绘别院,自然是轻松为主。

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典型的王蒙笔触。首先是大片的牛毛皴,这是王蒙的绝活,如何将线条画的轻松有趣,排列之后还能显出现实物象关系,并且不觉凌乱,是一个独家绝活,非常不好学。高级如石涛,也只能把牛毛皴放大了用在自己的画里。

本卷王蒙《芝兰室图》在画法上,也与辽宁博物院所藏《太白山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具区林屋图》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藏《惠麓小隐图》卷皆相对近似。

辽宁博物馆藏王蒙《太白山图》

王蒙 《具区林屋图》

其中,树木形态变化多端,种类繁多,内有一种,阔叶用笔尖点就,此法也见于《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及《西郊草堂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石的皴法用牛毛皴,然后点苔,此与辽宁博物院所藏《太白山图》卷近似,《惠麓小隐图卷》皴法也相类似,只是要比《芝兰室图》、《太白山图》突出了轮廓,皴擦略少一层。

卷中的人物和建筑画法与北京故宫所藏《西郊草堂图》、《夏日山居图》轴近似,即人皆为圆脸,衣纹简逸,茅屋的屋脊等处都用茅草绑扎。

董其昌两失之痛,溥杰携带出宫

芝兰室图后有题跋7处,其中5处是同时代人题的芝兰主题的诗,分别是柯九思,徐一夔,慧明,夷简,如兰。

柯九思是元代画竹大家,7岁随父亲移居杭州,在王蒙35岁时离世,而王蒙也是在年轻时隐居杭州黄鹤山,所以两人是有同时代有交往的。徐一夔更直接就是杭州人。慧明,夷簡,释如蘭看上去就是僧人的名字。

柯九思题跋:采芝可补饥,纫兰代琼佩。商山与汨罗,清声喧宇内。古林自仪之,灵襟无墨碍。天游搃无垠,境净祗园对。丹丘柯九思。钤印:柯氏敬仲、训忠之家

可以想见,或许是芝兰室主人古林和尚,请自己交好的几个朋友,有的画,有的作诗,合并成一卷,为自己心爱的别院增辉,而芝兰。但因《芝兰室图》在历史上有三个本出现,所以题诗和后跋肯定不止这几个,或许被好事者分割拼凑成几卷而售,也未可知。

而明代的两个后跋则讲述了它的流传故事。

据文嘉题跋,这卷的收藏者之一谈志伊,是从燕都购回这卷王蒙的。当时他买了两卷古画,一卷为黄公望《绝壑奔流图》,另一卷便是本作王蒙《芝兰室图》。

文嘉题跋:梁溪谈思重,豪华公子也。最好古,家藏宋元名迹不可以数计。百谷尝与余言,谈君从燕都购归二卷,其一为大痴《绝壑奔流图》,长丈有四尺,布景奇旷,用笔纵横;其一为叔明《芝兰室图》 ,长不逮子久之半,而丘壑深奥,命意靓远。皆绝代异品。居恒每谈及,不觉神为之动。癸酉仲夏,百谷忽携芝兰卷过停云馆示余,余展卷惊诧,把玩逾时,几欲焚香下拜,谓王子曰:子所言真不诬矣,子何幸获此。王子鼓掌述所以获之故,盖以与谈为芝兰契也,因以是卷为王子寿。余大快而识之卷尾,惜乎不见绝壑图,为一段未了因缘耳。茂苑文嘉题。钤印:文休承、肇锡余以嘉名

癸酉(1573)仲夏,王穉登携《芝兰室图》给文嘉看,文嘉几欲焚香下拜,并问王是如何获得此卷的,王穉登回答说,我和谈哥是金兰之交的兄弟,我过生日,他送我这卷画当寿礼。

据董其昌题跋,则是从一个叫做“宋山人”的人处,看到这卷《芝兰室图》。“宋山人”拿这卷来给董其昌看,而董其昌恰恰刚刚从梁溪周台幕处,购得文嘉所提的黄公望《绝壑奔流图》。一时囊中羞涩,力不能兼,《芝兰室图》被转售他人。

而后他在陈继儒的书斋又看到了《芝兰室图》,董其昌回想当年,从梁溪周台幕处购得的黄公望《绝壑奔流图》已归义兴吴光禄了。所以提笔感叹,“岂惟不能兼,又两失之”——当时还感叹不能兼得,现在两件都失去了,有点命苦啊……

董其昌题跋:文休承以未见谈氏大痴卷为一恨,顾予从粱溪周台幕得之。是时吾乡宋山人,复得此卷以视予,予力不能兼,遂持去,不知转售何氏,今忽见于眉公斋头。而大痴画久归义兴吴光禄矣,岂惟不能兼又两失之,可叹也。因纪于纸尾。若画法之秀绝,已有赏者,无俟续凫。董其昌。钤印: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

本卷《芝兰室图》入藏清宫后,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储乾清宫,乾隆八玺全。《石渠宝笈》续编特别标明《芝兰室图》用纸为宋笺纸。从装裱形式来看,现仍保持清宫原装裱和玉别子。

乾隆清宫玉别子

据《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第五册,《芝兰室图》于宣统十四年(1923)储后三宫区乾清宫。《芝兰室图》最早的陈设档记录是光绪二年(1876),储建福宫区延春阁(陈设档第三十六册)。

《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记载“十二月初五日赏溥杰”条中,有王蒙《芝兰室图》一件,于1923年12月初五被溥杰携带出宫,自此开始百年漂泊旅程。

故宫已佚书画目录四种 陈设档所记书画赏赐出宫的时间

古画中的双胞胎,三胞胎,多胞胎问题

古画经常有双胞胎,三胞胎,甚至多胞胎。有的是摹本,有的是临本,有的是刻意的仿品。乍一看之下,台北故宫本的《芝兰室图》和保利本的《芝兰室图》应该是一对双胞胎。

左:保利本 右:台北故宫本(高清原大印刷品)

但是我们将两个卷子展开放在一起才发现,是有不同的,画心的尺寸,画的内容,题跋的数量和内容,都有不同。比如保利本的画心明显长,内容多,而台北故宫本的画从设色也变成了水墨。

上:台北故宫本 下:保利本

上:台北故宫本 下:保利本

上:台北故宫本 下:保利本

画心中同样内容的画法,也可以明显看出区别。其实单看台北故宫本也过得去,但是和保利本一比,就差很多了。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台北故宫本树叶点的死,拘谨、不生动;保利本的树叶点叶轻松,点的很自然。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台北故宫本人物勾勒简单,保利本人物造型准确。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台北故宫本把牛毛皴误画成点苔,而石头上是不用点苔的;保利本则是牛毛皴表现石头纹理。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台北故宫本水流方向掌握的不自然,保利本水流自然、人物生动。

左:台北故宫本 右:保利本

台北本人物简单,设色改成水墨;保利本人物笔墨精简,但造型准确。

而题跋的部分,就区别更大了。保利本是柯九思一段题一段纸,其他同时代人一段纸,明代后另跋一段纸,说明是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写的芝兰室的诗,这也符合斋号图的特点,而不是雅集图那样大家同时创作。

但台北故宫本11个题跋,一共用了三段纸,看用笔用墨似乎都出自同一人。另外台北故宫本中的有些跋是照抄,有的是将作者张冠李戴,有的是将书体改变了。

这种非常相似的临本,在古画中比较多,产生的情况很复杂,未必都是为了作假,当然作假也是一部分原因,更多还有因为古代没有摄影技术,仅仅是靠摹和临来进行保存,很多名品都有多胞胎的问题,其实也正因为是名品,重要作品,才会被人们一遍遍摹下来,临下来,更加保险地保存下来。

这更加说明,这件王蒙的珍贵之处。

几十年的拍卖市场,很少有这种程度的王蒙出现,古人尚且知道画作珍贵而临摹多次,何况今人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蒙《芝兰室图》附台北故宫临本
叔明绝力能扛鼎!元王蒙《芝兰室图》北京保利秋拍斩获1.46亿
保利秋拍元代王蒙《芝兰室图》再出天价,艺术之美永不过时!
王蒙的《芝兰室图》,拍出1.46亿元天价,专家:买家出价太低了!
王蒙1.46亿领衔!5件过千万!
元代画家王蒙《芝兰室图》拍出1.46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