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读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非常有名的一篇散文,里面主要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的两个重要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百草园是作者度过了人生中比较自由自在、天真无邪的那段岁月的地方,在这里,作者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沉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所见所闻所做都显得那么童真童趣,且天然去修饰的感觉。作者大量的描写了自然界那些微小的、可能只有天真无邪的孩子才能观察到的那些小美好、小确幸,读来让人忍不住跟着作者一起陷入了那段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而三味书屋,作者开始走上一条“被规范”、“被管制”的道路 - 有先生来督导学习的过程,来规定你所见所闻的内容。之前亲近大自然的那些活动自然是要不得了,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太受先生喜欢,必须要按照先生的要求去读书,等等等等。这些经历仿佛就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人从年少的自由自在转变为被各种约束的一个过程。

而读的遍数越多,越是能觉察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 - 作者的情感上以及描写手法上的不同。

百草园,作为一个连名字作者都不太确定的地方 - “相传叫作百草园”,作者却称之为“乐园”。在这里,作者进行了各种细节的描写 - 里面的植物、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我”在这里做了什么,“我”对百草园这个小世界里的种种感受是什么。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 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倾注了很多情感在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个乐园。里面的各种景物、动物作者都觉得其乐无穷,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读起来就是感受到一股子童真童趣。即使百草园也有让“我”害怕的地方 - 传说中的赤练蛇和美女蛇,可正是这种神秘感更是让“我”对百草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就连本来应该很“无味”的冬天,“我”也能在百草园继续进行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 捕鸟。即使抓不了几只,这个活动也算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及带来了很多欢乐。

而三味书屋里的景象俨然与百草园截然相反。作者认为家人把他送到书塾是一种惩罚的行为,这基本也奠定了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基调。对于三味书屋的描写,作者显得格外吝啬:“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 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一切显得都是那么地乏味。如果说百草园是彩色的色调,那么三味书屋完全就是黑白灰的色调。

进了这里,“我”也不得不规矩起来,不能再像之前在百草园那么地自在了。在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対课”。虽然三味书屋也有个小园子,但是总也比不上百草园的广阔天地。对这个小园子的描写,作者也只是草草带过,完全不似在描写百草园那样充满着热情。而且在这个小园子里呆不了多久,就会被先生逮回去继续念书。只不过书是没读多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先生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画画儿。总之,三味书屋在作者的印象和描写中,是一个有点呆板、枯燥的学习环境。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小孩子的那种活泼与趣味 - 即使在一个最严厉的书塾里,“我”还是会偶尔溜出去或者上课做一些小动作。所以,即使是一个黑白灰的大背景,小孩子的天真活泼还是为之添上了一抹亮色。

再说说“先生”这个人物,个人感觉是个很有趣的角色。联想到鲁迅在其他作品里对封建旧思想、旧习俗、旧制度的批判,本来以为“先生”这个人物的出现,会有很强烈的讽刺意义,至少会是一个完全反派的角色。可是读了多遍,还是没有体会到作者对这个人物有很强烈的批判性。鲁迅对于“先生”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是比较复杂,也没有一边倒的情感倾向。一方面,“先生”是一个传统到有些刻板的老学究。他不喜欢小孩子问一些比较“离经叛道”的问题,诸如“怪哉”这种虫子,可能是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对待学生,教授的还是些最传统、最“正派”的知识。要求学生每天读书,不能出去玩,要求学生对孔子对老师行礼。所以你也许会觉得他迂腐、老套,完全是“封建残留”。但另一方面,这个人物还是有可爱之处的。比如鲁迅在对先生行礼的时候,先生会“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并没有传统读书人的那种清高。先生有很多看上去严厉的规矩,比如戒尺、罚跪,可“也不常用”,即使学生都逃课出去玩了,“总不过瞪几眼”。而且先生经常陶醉于念书,当读到自己喜欢的部分,“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读书人的形象,让我联想起了《武林外传》里面可爱的吕秀才。所以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我觉得鲁迅还是写得很中立很客观的,没有一味地批判,也没有过多地赞扬。

总之,通过这篇小散文,可以看出,对于这两个地方,鲁迅都是有着深厚情感的。无论是充满各种乐趣的百草园,还是严肃乏味的三味书屋,都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让作者怀念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魂牵“鲁迅故里”
绍兴游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满满的回忆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梓涓与您分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四
关于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
读《朝花夕拾》有感——耳目一新(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