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首春节诗词赏析: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宝鼎现

丁酉元夕

[宋]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1]。箫声断、约彩鸾归去[2],未怕金吾呵醉[3]。甚辇路、喧阗且止[4]。听得念奴歌起[5]。

父老犹记宣和事[6]。抱铜仙、清泪如水[7]。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8]。帘影冻、散红光成绮[9]。月浸葡萄十里[10]。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11]。

肠断竹马儿童[12],空见说、三千乐指[13]。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14]。便当日、亲见霓裳[15],天上人间梦里[16]。

【注释】

[1]莲步:旧指美女的脚步。语本《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2]约彩鸾句:唐裴铏的《传奇·文箫》里说吴彩鸾隐居在成都附近西山,后邂逅并嫁给了贫苦书生文箫。文箫家贫不能自给,她和文箫同甘共苦,每天写韵书一部,让文箫售以度日。居十年,各跨一虎飞升。

[3]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徼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

[4]辇路: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喧阗:喧哗,热闹。

[5]念奴:唐天宝时长安妓女,以善歌著名。此处泛指歌女。

[6]宣和:宋徽宗年号。

[7]抱铜仙句:汉武帝时曾铸造捧露盘铜仙,竖立于高台上,以得仙露,求长生。后魏明帝下令将之由长安迁至洛阳。传说铜仙临载时潸然泪下。此处喻指中原失地之恨。

[8]滉漾明光:指明亮的灯光反映在水面上闪烁不停。滉漾,即汪洋,形容水势很大。邸第:富贵之家的住宅。

[9]散红光成绮:化自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都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0]葡萄:形容水的颜色深碧如葡萄美酒。

[11]菱花扑碎:用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故事喻国破流离。南朝陈末,徐德言尚乐昌公主为驸马,时北兵南下,德言知不免流离,破镜为两,以一付公主,一自藏,为日后重逢之信物。后公主为杨素所得,依约在正月十五之日遣老仆持破镜往街市叫卖,高其值,人皆笑之,惟德言见而知为妻使。杨素得知后,将乐昌公主归还德言。

[12]竹马:古时指儿童骑竹竿为戏。儿童:指北宋亡后出生的孩子。

[13]三千乐指:一人十指,三千乐指是指三百人的乐队。

[14]鲛珠: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此处指眼泪。

[1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时所得,醒后追记,令杨妃舞蹈应之。

[16]天上人间:化自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指北土沦丧之恨。1

刘辰翁词学苏、辛,苍劲豪迈虽然算不上,但是古文的格局笔法还是隐约可见的;又承江西派余绪,故事用典也颇多,因而整首词与同题材词作比起来,呈现一种繁碎之感,却恰恰贴合了追忆盛世的那一种情怀。北宋年节的热闹景象,其实无非是歌舞、车骑、醉饮之类,在他的笔下市民气息却更浓,显得更加狂乱而迷醉,但似乎也更为真实。后两阕写现实,笔调冷静了不少,想要表现的是熟谙“宣和事”的“父老”与北宋灭亡之后几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神仙才子”、“竹马儿童”的隔膜。意象的繁碎似乎挤去了自我表达的空间,因而不管是回忆或者是现在,词作所呈现的只是单纯的景象而已,作者并未明确站在父老那一边去称述往事,也没有站在神仙才子那一边去沉醉于当下,只是慨叹着这样一种彼此隔膜的无奈。一方面,作为一个出生于南宋后期的非北宋人,他觉得那样的称述并无太大意义;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良知,要求上进的文士,他又不愿意沉湎于风花雪月而希求着国家的恢复。他有抱负,但无实力,在矛盾之中,他所能做的可能也只有无奈了。

探春慢

修门度岁[1],和友人韵。

[宋]周 密

彩胜宜春[2],翠盘消夜[3],客里暗惊时候。剪燕心情[4],呼卢笑语[5],景物总成怀旧。愁鬓妒垂杨,怪稚眼、渐浓如豆。尽教宽尽春衫,毕竟为谁消瘦。

梅浪半空如绣。便管领芳菲,忍孤诗酒。映烛占花[6],临窗卜镜[7],还念嫩寒宫袖。箫鼓动春城,竞点缀、玉梅金柳。厮句元宵[8],灯前共谁携手。

【注释】

[1]修门:楚国郢都的城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王逸注:“修门,郢城门也。”后泛指京都城门。

[2]彩胜:即旛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3]翠盘:青玉盘。

[4]剪燕:《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

[5]呼卢:古时一种赌博。又叫樗蒲、五木。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

[6]占花:即占灯花。点灯时,灯心燃烧,余烬常结为花形,称“灯花”。古人认为灯花的出现,是和主人的运气有关的事情。庾信《对烛赋》:“复讶灯花今得钱。”反映了古代“灯火花,得钱财”的一种迷信传说。

[7]卜镜:《熙朝乐事》:“除夕更深人静,或有祷灶请方,抱镜出门,窥听市人无意之言以卜来岁休咎。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時长着照颜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得照见行人千里形。’”

[8]厮句:亦作“厮勾”、“厮够”,接近之义。1

这是一首极为工整的词,对景物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的情感的抒写好似在天平上秤过一般,占了相当平均的分量,并且一此一彼,交错更替,安排得相得益彰。作者在年节将至的饮乐中“暗惊”又一年的逝去,而身在异乡,孑然一身的自己在新年的活动中只能“怀旧”,回忆曾经的年节,曾经的快乐,因为如今憔悴,鬓如丝,人空瘦,似乎无法重拾往日的欢娱。梅英正开得浓丽,对此佳景,不妨用诗酒排遣内心的孤寂,只是不想自己的苦,又怎能不想那个人的苦呢?她此时是在占灯花,还是在怀镜而卜呢?一定是在心中默祷着自己的归来,可是现实又岂能如人愿?箫鼓之中,元宵亦将倏忽而至,只是分别的人,如何去对那美景?

女冠子

元 夕

[宋]蒋 捷

蕙花香也[1]。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2],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3],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4]。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5]。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6]。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

[1]蕙:香草名。

[2]宝钗楼:本指咸阳酒楼,此处泛指歌楼酒肆。

[3]暗尘明月:化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4]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5]灺:灯烛灰。诗词中常以指残烛。

[6]砑:在物体上碾磨使坚实发亮。此指将银粉碾压在信笺上。1

一阵花香是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过了那么多年,那么多的事情都不一样了,旧日雪后如画的池馆,那歌楼上的笙箫,那琉璃灯所放射出的琉璃一般浓而稠的灯光,一样样地都消逝了。可是时光就是那么个狠心的东西,它将所有大块的美好赶走,却留下无关痛痒的最最细微的,但是偏偏最能触人神经的细节,比如花香,比如一个短暂的乐音,一个相似的光影。当它们平静地莫名地出现,却好似重锤一般打在了伤心人的心头,于是回忆一幕幕沉渣泛起。这就好像一位已步入中年,皮肤松弛的妇人与你打招呼,你知道自己认识她,却无法与初初相识时她那新鲜红润的面庞对上号,在长久的注视之后,终于在某一个穿越时间的角度,找到了那个不曾改变的提示性的轮廓与表情,这是最最伤心的时刻,她的脸上露出了时间碾过的痕迹。个体记忆是如此,群体记忆也是如此。曾经的盛世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美好记忆,但对下一代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拿什么来告诉他们,来留住记忆呢?只有用那些最能触人神经的香气、音乐、文字。只是,当懵懂的下一代开始演绎这些东西,唱起这样的歌,念起那样的诗的时候,伤心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拥有盛世记忆的上一代人。而且,在他们那样隔膜的苍白的懵懂中,上一代人的悲凉显得更加深刻了。所以说有永远的伊甸园,但是亚当和夏娃是唯一的。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宋]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2],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3]。可怜千点吴霜[4],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释】

[1]花信:开花的消息。此句指立春日女子们剪彩缎作燕、蝶状,戴在头上。

[2]玉纤句:化用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玉、纤,形容女子细白的手指。擘,剖裂。

[3]镜中路:湖上路。因湖面似明镜,故称。

[4]吴霜:代指白发。1

东风不放岁华,但红情绿意已在女子们的云鬓秀发。除夕之夜,词人独自守岁,一夜无眠,听尽了窗外烛影红楼里的笑语闲话。那声音宛若莺啭,唤起了词人忘怀多年、似幻似真的红尘旧梦:应该还是眼前这些旧物吧,当时芳樽绿酒错杂,玉人纤手分柑,频劝杯斝。只可叹,衣香人影匆匆,多少年华,只觉刹那。梦里想重寻鸳梦,又恐怕,望眼烟波浩渺,归岸又在天涯。而现在词人,鬓角染霜花,相对落梅万点,怎不生生愁煞。

解语花

上元次周美成韵

[宋]方千里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1],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2]。天风动,冉冉珮环高下。歌清韵雅。对好景、芳樽满把[3]。花雾浓,灯火荧煌[4],笑语烘兰麝[5]。

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6]。绣巾香帕。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7]。笙歌散也。愁万炬、绛莲分谢[8]。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9]。

【注释】

[1]素魄:月的别称,亦指月光。

[2]鸳瓦:即鸳鸯瓦,成对的瓦。

[3]芳樽:精致的酒器,代指美酒。满把:满手。

[4]荧煌:辉煌。

[5]兰麝:指名贵的香料。

[6]容冶:容貌美艳。

[7]杏鞯:马鞍形如杏叶,故称。

[8]绛莲:指形似莲花的彩灯。

[9]小梅:旧时笛曲名,又称“小梅花”。1

上元观灯,是旧时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在南宋的繁华城市里,这更值得用浓墨重彩去描绘。而此词写此盛会,却从“冷”、“静”写起,由冷到热,由静到动,诗中“淡”“素”“寒”与“满”“浓”“烘”,感觉反差极为强烈。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充分浸染之后,再呈现更为直接的欲望刺激——美人阵中,香车宝马。此一番描绘,词人用全景视角,恍若一个华丽的舞台缓缓展开,一番倾情演出之后,曲终人散,而词人自己竟然“身非我有”,兴尽悲来,迟迟不愿离场,是词人入“境”太深,还是他陡然感觉胜景不常,盛筵难再?真所谓多情人,词人之谓也。

除 夕

[宋]陈 藻

岁晚民贫百物廉,

无钱堪买亦何嫌。

聊将送酒呼邻客,

浅饮三杯不用添。

一年除旧迎新之际,民贫物廉,诗人无钱备置时令物品,境况甚是萧条,但这并不妨碍诗人的良好心情与兴致,于是小酌三杯,但取其醉意,不必反复推杯换盏,放纵无端。除夕之意,本在祭祖守岁,期待万象更新,在新旧轮转之中,保持有伦有序,有节有度,在逝者与生者之间,过往与将来之间,自然与人伦之间,架构起流动不息的平衡、略显整肃的和谐与充满欢欣的新陈代谢。而诗人乃南宋闽地理学名臣,以传承道统自任,这就更难怪其在此情景下仍一片淳厚、自足而豁达了。

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

[宋]姚 勉

西山青处近家乡,

先世衣冠正此藏。

明日千门俱祀岁,

坟前谁拜一炉香。

除夕祭祖祀岁是国人共同的文化仪式之一,是千百年文化心理的积淀,这种文化的自觉与归属感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几经磨折而留存于今的文化胎记之一。它不需要任何的激发感召,也不为任何利益驱动,所以在除夕临近之时,诗人不管是否地近家乡,是否湖中望见西山,他都会想起年复一年他所应当履行的仪式。诗中“谁拜一炉香”,本是下意识的发问,无需多加言说。只是在南宋一朝北土沦失、“衣冠南渡”之后,诗人的这种文化认同感与使命感愈发强烈,故而特意发问,意在提醒世人:此山此土,斯人在焉;此时此景,乡心当在焉。

除夕对梅花烛花二首

[宋]陈 杰

花与先生共岁寒,

坐来不管漏声残。

移瓶更转横枝影,

贴在窗扉作画看。

顷刻开花剪复成,

大如菡萏小朱樱[1]。

一年岁事占来日[2],

知为先生报晓晴。

【注释】

[1]菡萏:未开的荷花。朱樱:深红色的樱桃。

[2]一年句:古人有占灯花的习俗,灯心余烬结成的不同花形、持续的时间长短有不同的征兆。在新年的第一天结出的灯花,可以推断一年的运势。1

除夕之夜,诗人无家人一同守岁,无桃符、爆竹等新年气象,整夜支颐相对梅花与烛台,实在百无聊赖,就一次次剪烛,或是将瓶里供奉的梅花挪个地方到窗边。人显然是寂寥的,可惜花并不解语,并没有勾起诗人的浪漫情思,以化解这种孤独。两诗以第三人称表达,表明诗人从身边的世界抽离出来加以反观,但抽离出的“心”、“眼”,既不是仰观日月星辰经行不息,也不是俯察物类世事之纷纭繁杂,而是将它定格在那小屋子里的一人一烛一瓶一花而已。好在在诗人看来,眼前这梅花横斜如画,烛照摇曳如花,氛围不至于太清冷疏落。而结句的“报晓晴”,甚至给人以温暖的希望。

元 夜

[宋]朱淑真

火烛银花触目红[1],揭天鼓吹闹春风[2]。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3],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注释】

[1]火烛银花:即火树银花,形容灯火通明、烟火灿烂的节日夜景。触目:目光所到之处。

[2]揭天:形容声音高入云天。鼓吹: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乐府诗集》中有鼓吹曲,此处统指乐曲声。

[3]缱绻:情感缠绵,引申为幽会。1

上元灯节自古多入文人笔下,此日百姓不分贫富老幼,齐聚街市赏灯猜谜,连欢数日,热闹欢愉之极;而在普天同庆之中,又有无数旖旎情事,掩映在明月灯影之下。于是花好月圆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是月易圆,情难全,流年似水,花谢花开,少年不再,于是“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因此元夕多怀悼旧事之作。而女诗人一反常例,在此倡言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相会,只为那时光易逝,明年难会。莫要耽搁大好春光,为情根深种,纵然无暇赏灯也不妨。更希望月色长朦胧,莫如明镜高悬,搅了恋人幽会佳期。女诗人情思缠绵,直吐胸臆,有“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之明快大胆。

东风第一枝

灯夕清坐[1]

[宋]史达祖

酒馆歌云,灯街舞绣,笑声喧似箫鼓[2]。太平京国多欢[3],大酺绮罗几处[4]。东风不动,照花影、一天春聚。耀翠光、金缕相交,苒苒细吹香雾[5]。

羞醉玉、少年丰度[6]。怀艳雪、旧家伴侣[7]。闭门明月关心,倚窗小梅索句[8]。吟情欲断[9],念娇俊、知人无据[10]。想袖寒、珠络藏香[11],夜久带愁归去。

【注释】

[1]灯夕: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因张灯游乐,故也称灯夕。清坐:安闲静坐。

[2]箫鼓:箫与鼓奏乐之声,此夸张地形容灯节的欢声笑语。

[3]太平京国:安宁和平的国都。

[4]大酺:盛大的宴饮。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此指穿着绮罗的富贵人家。

[5]苒苒:烟雾轻飘的样子。

[6]醉玉:“醉玉颓山”的简称,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丰度:举止神态优美。

[7]艳雪:美艳、洁白的雪,此处代指皎洁的梅花。旧家:从前。

[8]索句:作诗词时构思佳句。

[9]吟情:诗情,诗兴。

[10]娇俊:娇娥才俊,美女与才智出众的人。无据:无所依凭。

[11]珠络:一种用珍珠缀成的头饰。1

《东风第一枝》这个词牌是史达祖首创,东风是春风,春风所被,梅花迎春而开,故云。此词的上阕描摹元宵夜南宋都城杭州的热闹景象,歌楼酒馆中欢声笑语,满街灯火映红了花朵,城中处处欢宴,只见酒宴上觥筹交错、金翠交织,脂粉香与酒香并升。南宋城市经济极其发达,虽然军力衰弱,但统治者纵情尽欢,即使在朝代末期依然不改。下阕视线从繁华异常的街市转回诗人自身,他无心加入到狂欢中,孤身饮酒静坐,对梅吟诗。梅花已是老友,然而今日却难成佳句,只因诗人思绪万千,想到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长河中载沉载浮,人生如浮萍,不可捉摸。夜深了,怀着家国之恨、人生之撼的淡淡愁绪归去,只带走了萦绕在袖袂鬓发间的浮动梅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首诗词品读照进古典诗词中的那盏“灯”
古诗词鉴赏专练
李清照诗词解读与欣赏 (五)
宋代四大女词人之朱淑真词作鉴赏
古诗词日历 | 王敬之《转应曲·寒梦》
诗词初中 | 约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