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王勃千古绝唱捧红的滕王阁,竟然是座盗版之阁

世人皆知,滕王阁以王勃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闻名天下,风头盖过“湖北武汉黄鹤楼”与“湖南洞庭岳阳楼”,一跃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殊不知,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却是不折不扣的克隆版……

王勃杜甫笔下滕王阁是克隆版 原版滕王阁早已化为灰烬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首,诗人王勃从东都洛阳出发,南下交趾郡(今越南河内)探望父亲。他途经江西洪州时(今江西南昌),恰逢赣江之滨重建的腾王阁落成不久,受时任都督阎伯舆邀请参加庆祝宴会。酒过三巡以后,来宾纷纷微醺之时,阎伯屿开始营造气氛,准备隆重推出女婿吴子章,让他大肆炫耀一番满腹才华。现场的各路才子都很识趣,纷纷装出江郎才尽的怂样,吴公子却偏偏被王勃抢了风头。

此时的王勃,早已是文思泉涌,他迫不及待地提笔在手,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地写下:《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通篇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将洪州的人杰地灵、滕王阁的雄伟壮丽、巧夺天工的建筑之美、青年才俊壮志未酬的心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大气磅礴,惊艳四座。

洪州都督阎伯屿起初很不满他截胡,随后却被他的惊世才华深深折服,其女婿吴子章自叹不如,也就不好意思再出手献丑。一时之间,席间的王勃闪烁着众星捧月的光芒,在推杯换盏中被达官与文人争相称颂。他这篇即兴之作,也随之成为千古流传的骈文佳作,更为他的绝笔之作。

王勃离开滕王阁以后,前往交趾探望他的父亲。在返回中原大陆,途径南海的时候,突遭天气巨变,狂风暴浪骤然来袭,王勃猝不及防,不幸坠入海中溺亡,年仅26岁的初唐新星就此陨落,给世人留下无尽的遗憾。王勃命运不济,他笔下的滕王阁更是命运多舛。此阁由李元婴建于公元653年,自从阁主夹着尾巴离开洪州后,因年久失修而破败,阎伯屿继任都督后复修。在随后的1000多年里,这座滕王阁屡遭战乱与火灾浩劫,如太平军与清军的南昌城激战,又如1926年北洋军火烧城楼阻挡北伐军,都将滕王阁化为一片灰烬……

这座滕王阁历经29次重建,其中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现代1次。我们现在看到的南昌滕王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四十年代绘制的复原图,耗费5年时间重建而成。

山寨滕王阁不仅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古城也有一座,它坐落于城北嘉陵江边的玉台山腰之上,在蜀地又称滕王亭子,是李元婴任隆州(阆中)刺史时复制的。诗圣杜甫对此阁情有独钟,先后两次兴致勃勃地游历,并挥毫写下千古绝句《滕王亭子二首》: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尚思歌吹入,千骑拥霓旌。”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游览阆中滕王阁,写下著名诗篇《夺锦轩》:

“夺锦轩中醉倚栏,锦屏苍翠插云端,生平不喜言争竞,付与游人自在看。”

这座因唐宋两代文豪的千古佳作,而闻名巴蜀大地的阆中滕王阁,在历史上也曾经屡遭战火焚毁,1986年得以在唐代旧址上重建。

真正的原版滕王阁,曾经坐落在山东滕州,是李元婴修建的第一代滕王阁。或许是阁主在滕州当地声名狼藉的缘故,从来没有一位文人骚客,为其留下一星半点墨宝,始终鲜为天下人所知,而且命运最为悲惨,是一座短命之阁。李元婴遭贬官离任后,滕州滕王阁无人问津,逐渐破败化为乌有,消失在历史的光阴中。

李元婴究竟是何许人?为何喜欢到处修滕王阁?

李元婴,就是唐代滕王,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从小深受文艺熏陶,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精通诗文、音律、绘画、舞蹈,尤其擅长画蝴蝶。他妙笔生花之下的蝴蝶栩栩如生,足可以假乱真,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自成一派,被世人推崇为“滕派蝶画”鼻祖。

北宋江西诗派代表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就是一位“滕派蝶画”的铁杆粉丝,他曾在《题明发高轩过图》中盛赞滕王绘画成就: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异才天纵非力能,画工不是甘为下。”

北宋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以曾写300首咏蝶之诗,被文坛誉为“谢蝴蝶”的谢逸,也极其推崇滕王李元婴,曾在《蝴蝶》诗中怒赞他的蝶画:

“粉翅翻飞大有情,海棠庭院往来轻。当时只羡滕王巧,一段风流画不成。”

就连一向“说话刻薄”的鲁迅先生,也称赞滕王的蝶画是“缺门、独门、冷门,是祖国的瑰宝”。

不过,他可绝非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咖,而是一个鱼肉百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的皇室败类及人间祸害。今世之人常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滕王李元婴,正是这样一个艺术大咖级的顶尖文化流氓,彻头彻尾的登徒浪子,好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所到之处,无不网罗方圆百里的美貌女子,供其夜夜笙歌而享用。他在全国修建的三代滕王阁,都他是酒池肉林、声色犬马的行宫。

李元婴初到封地滕州上任之时,就仗着皇家王爷身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修建奢华如皇宫的第一代滕王阁,他不仅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还贪赃枉法、强抢民女、淫人妻女、巧取豪夺、坏事做尽,简直就是一个罄竹难书的恶魔。

李元婴在滕州激起极大的民愤,糟糕透顶的名声传到京城长安,给皇家抹了一脸的锅底灰,弄得高宗李治下不了台阶,一怒之下将他贬到江苏苏州。谁知,苏州地皮还没有踩熟,又因为坏事传千里,再贬江西洪州,在哪里修建了第二代滕王阁,继续他骄奢淫逸的逍遥生活。即便是他的老爷子太宗归西,他也照样莺歌燕舞地享乐。据《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记载:

“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

不仅如此,李元婴还热衷滥用皇家身份的威慑力,以滕王妃召见为遮羞幌子,履履设计奸污下属的女眷为乐,他这些禽兽不如、十恶不赦的罪行,《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也有明确记载:

“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旬不视事。”

在唐代小说家张鷟,所著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滕王极度荒淫无耻,下属官员的娇妻美眷,几乎无一幸免地被他祸害过。书中特别提到他强行蹂躏下属崔简之妻郑氏时,意外遭到这位女子刚烈地反抗。她脱鞋狂抽其头、伸手狂抓其面、高声怒斥不停,搞得他头破血流,惊动了滕王妃赶来,她才得以逃脱。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滕王,顿时觉得颜面扫地,恨不得找一条缝钻下去。他因为破了臭皮囊,没脸上衙门去作威作福,就在家当了很长时间缩头乌龟。载了这一大跟斗后,滕王心里似乎落下了阴影,竟然戒掉了专吃窝边草的变态嗜好。但是,他鱼肉百姓欺男霸女的恶行却是变本加厉,在洪州当地搞得天怒人怨,惹得朝野上下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不贷。

为了给这个不争气的皇叔擦屁股,既尴尬不已又满肚子鬼火的唐高宗,又将李元婴发配到四川隆州(阆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元婴一到隆州刺史任上,就以府衙简陋破败有损他的皇家身份为由,通过横征暴敛的手段“集资”修建了第三代滕王阁,在嘉陵江边享受着他逍遥快活的土皇帝生活,隆州百姓敢怒不敢言,无可奈何……

滕州洪州隆州滕王阁 皆承载李元婴的罪恶

从滕州到洪州再到隆州,李元婴每修建一滕王阁,都承载着他的荒淫、奢靡、残暴、罪恶,所到之处皆种下民不聊生的恶果。按理说以他十恶不赦的罪行,就算是死一百个来回也不过,但是他却偏偏始终平安无事。或许,正是因为他如此卑劣不堪,又向来胸无大志荒废政务,被皇家高层视为最安全的王爷,最终得以善终。李元婴用他为所欲为的一生,完美地为我们诠释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那只能是一种美丽的戏中传说。

王勃这篇惊艳大唐天下的绝笔《滕王阁序》,堪称登峰造极的骈体千古绝唱,读来给人文学、艺术、美学、心灵、精神上的绝佳享受。然而,若是清楚地了解了滕王阁的来龙去脉后,难免会有一种的“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感觉。就好像正吃着麻辣鲜香的火锅,突然一只苍蝇掉进了美味的汤锅。当初学习王勃这篇经典美文的时候,老师没有提及滕王阁的任何背景,教材中也无一字介绍,或许正是不想败坏了大家的胃口,糟蹋了天才诗人王勃的倾世之作。(完)

本文由鹿溪原创首发

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滕王阁序》的滕王到底是谁?他的故事,比这篇文章更有味道
松涛视听沙龙 │ 寻访中国西南最古老城——阆中(续二)
滕王阁随笔
《滕王阁序》详解08·文字版~历史上3个滕王阁,王勃写的是哪个?
滕王阁和它背后的滕王
滕王阁上忆滕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