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版4年级下习作5|《游____》写作技巧 范文

说一说: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万里长城、黄山、泰山、家附近的小树林、公园……

1

审题指导

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2

习作内容(半命题游记习作)

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后,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先画出路线图,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它的特点,还可以使用过渡句。还要注意写清楚游览的顺序。

你游览过的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确定要写的地方后,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想一想:你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按什么顺序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

假设你要写自己印象深刻的公园,你会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示例:进入莲花湖公园的北门,我们迎面看到了莲花湖的石碑,接着我们向右走,沿着公园的小径,我们来到了上面是竹木下面是石墩的曲桥上,过了曲桥,我们就看到了儿童乐园,这里是孩子的天堂,从上面跑下去,还有地洞可以钻出来,孩子们你追我闹玩得很愉快,过了儿童乐园接续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九曲回廊,沿着九曲回廊我们就来到了公园的南门,过了南门我们就可以走上格子桥,格子桥下面就是莲花湖,莲花湖里的芦苇和荷花就在格子桥下茂盛地生长,再往前走就来到莲花湖著名的玻璃桥,过了玻璃桥我们就回到了公园的北门。

理清了游览的顺序后,你会选择怎样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还要把景物特点写出来呢?

回顾课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容之间的孔隙。我们可以选择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特点的?

【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孔隙狭小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海上日出》是怎样具体描写无云日出时的美景的。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一步一步升上天空的情景。

3

练习

你来观察图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写图中内蒙古大草原的特点吧!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绿,像一张嫩绿的地毯一直铺向天边。小草在微风中快乐地舞蹈,中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小野花,远远看去,就像 绿地毯上的花图案 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

你知道怎样在游记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吗?

回顾课文

《海上日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结尾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点明了作者的独特感受: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关于这篇习作,我们还要注意这些地方:

✔运用表示游踪的词语,按照游览顺序有层次地介绍景物,这样使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仔细观察,通过细节描写把游览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查找一些我要写的景点的资料,来丰富文章内容。

4

写作提纲

你想哪一次的旅游经历呢?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5

习作提纲要求

游____

1.要记叙的是游哪个景物的经历?

2.按什么顺序来写?

3.选择什么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4.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

5.如何表达出自己游览感受?

例文赏析——游雪花洞

著名的雪花洞就在峰峦叠嶂、怪石兀立的香炉峰脚下。(简要交代雪花洞的位置,然后就直奔景点,开头简洁。)穿过写着“雪花洞”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的洞口,我随着人流朝里走去。

一进洞,我就觉得凉气袭人,嗅到了一股石钟乳特有的味道。看到星星点点的灯光,踏着蜿蜒的石阶走去,转过一道石壁,眼前立刻展现出奇异的景象。一块高大的石笋像一座晶莹透亮的多层高塔,从洞底直插到壁顶,仿佛要把壁顶拱破似的。再仔细瞧瞧,嘿,那塔里还坐着一尊佛像呢。我越看越觉得它像弥勒佛,一只手捧着圆鼓鼓的大肚皮,一只手得意地拍着,还张着大嘴朝我们笑着。(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单个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有情趣。)

朝弥勒佛摆摆手,我向前走去,进入了主洞。(这段开头是过渡句,过渡自然,衔接合理。)主洞里,五光十色的彩灯闪闪烁烁 ,映照着千姿百态的 石钟乳,使人恍若来到了一座光怪陆离的艺术宫殿。看,那些石钟乳多像一群狮子!前面是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后边跟着一群活泼顽皮的小狮子。它们正在森林里嬉戏,有的在追逐,有的在打滚儿,有的在摔跤,好不热闹!只有那头大雄狮没有加入嬉戏的行列中,而是高昂着头,看样子警惕性还很高呢。它在干什么?也许是在这儿守卫着雪花洞吧。再看那边,那石钟乳有的像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寿星,有的像一员威风凛凛的战将,有的像体态轻盈的仙子,有的像一对依偎着说悄悄话的恋人,有的像正在喝水的大象, 有的像摇晃着笨拙身躯的恐龙,有的像安静吃草的小鹿……(写主洞中的景物,想象丰富,以动写静,让人从静物中获得一种热闹欢快的体验。)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

穿过主洞,再往里走,到了没有彩灯而只有水银灯的地方,情景又是一变。(“情景又是一变”一句过渡自然。此段写了洞中的雪 花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有意境美。)雪花石无不洁白如玉,色泽润湿柔和,显出婀娜秀美的神韵、冰清玉洁的风采。两边石壁的下边各有一条二尺来宽的小溪流,无声无息地缓缓流动着,倒映着那些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雪花石,你看:半人高的珊瑚状的雪花,盆样大的六角形雪花,几个小矮人,两只小天鹅……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串串惊叹号不时地从我心底涌出,一声声赞叹不住地从我嘴里发出。

出了雪花洞,我又登上香炉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眺望着苍翠的群山,我放开喉咙高喊起来:“祖国山河,我--爱--你!”(结尾抒情,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点评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条理清晰。在写景时,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动写静,生动形象。文章最后点明中心,抒情真挚热烈。

例文分析——游雾灵山

十一假期,我们全家去了位于京郊东北的密云雾灵山。(开头扣题,交代了游雾灵山的时间和人物,以及雾灵山的地理位置,引出下文对游览过程的具体叙述。)

在路上,我就感受到雾灵的美了。道路两旁的群山在雾霭的笼罩下,一起一伏,像一幅空灵的水墨画。

一进山口,就看到了雾灵的主峰,它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侧峰,也如这位巨人的子孙一样站在周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雾灵山的高大。)这一群大巨人、小巨人的头钻进云雾里,在蓝天的映衬下,既高大,又神秘。

顺着“巨人”的腰,向上攀登。一些不知名的山野小花,在树木的缝隙中,伸出腰肢,展着笑脸。(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不知名的山野小花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小花的喜爱之情。)整个山体被绿色的笑、黄色的笑、红色的笑,还有紫色、蓝色、粉色的笑所感染。还有一些“爬墙虎”,叶子通红通红的,紧贴在崖壁上,慢慢地爬成一条笔直的线,勾出了石的轮廓、岩的轮廓、崖的轮廓。

转过一个山脚,一条长长的瀑布飞流而下。流水与巨石击掌,溅起水珠,水珠又腾起成为迷雾。深吸一口空气,心里都像塞满了欢快的色彩一般。一阵风吹来,吹落的枫叶在空中,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落在溪流上,像一叶叶扁舟。(用视觉和感觉写出了雾灵山的美和自己快乐的感受,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水流沿着河谷顺势而下,弯弯曲曲地流到远方,流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虽然我没有爬上雾灵的主峰,但我的心已经到了美的顶峰。雾灵,我看到了你的高大,聆听了你的脆鸣,熟悉了你的气味,迷恋上了你的色彩,体会到了你的神秘与灵秀。没有爬上顶峰,又有什么遗憾呢?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感受,突出文章主题

点评

在这篇游雾灵山的游记中,作者按自己游览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雾灵山的山峰、植物、瀑布美景,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文章语言自然,感受真切,既赞美了雾灵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雾灵山的喜爱之情。相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想到雾灵山去看一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生如何应对写景类作文?
四下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教与学指导(完整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依托名篇,揣摩表达理顺序;搭建支架,写作游记依方法
过关自查表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过关自查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