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尚帮农民种地,悟出一首禅诗,短短4句却是至理名言

诗词的魅力就在于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其意境在于营造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词或欢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词或悲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词或言志(识人不识凌云木,直到凌云始道高)

诗词有的是在描述景物,有的是在借景抒情,有的是在阐述哲理。有的也在以他的经验传递给我们人生的看法与建议。

古代有一和尚人称“布袋和尚”契此,说到契此,有一则关于他的布袋和尚这个名号由来的趣事。

相传他经常游历四方的时候,背着一个布袋。为人和蔼可亲,性格乐观,诙谐幽默,宽容大度,并且身材颇具富态,被世人称为弥勒佛的化身。故称布袋和尚。

相传,当时有四户人家,同时请他去帮忙插秧,他笑呵呵的全都答应了。事后人们发现他有分身的神通。后来人们问他对插秧有何感悟与看法?布袋和尚随口吟出一首《插秧歌》

前两句“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是在写手捏葱绿的秧苗种在田里,一低头就看到水中倒映的天空。

“低头便见水中天”与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都是在亲近大自然的时候发现的景象。同时布袋和尚的这一句诗,也在传达两种观点。

第一,写出了庄稼人插秧需要弯腰劳作的辛苦。但是布袋和尚在插秧的时候发现了倒映着的蓝天,如此的美丽,其实生活亦是如此,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第二,通过写插秧,需要弯腰的动作描写,表达出了对实干精神的肯定与赞扬。传达出了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后两句“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只有秧苗的根须没有损坏,才能够长成好的稻谷,插秧的时候感觉是在后退,其实是在前进。

“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句诗有两层含义。

第一,比喻的是插秧的时候要洗净秧根,有利于秧苗的成长。

第二,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如此纷扰的世间,要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

“后退其实是向前”体验过田园生活的人都会明白,稻农一边插秧,一边后退。因为每退一步,都是插完了一棵秧。虽然看似他是在后退,实则是前进的。这句诗道理浅显而深刻,是全诗中的点睛之笔!

总结

总结布袋和尚的这首诗,也在传递着它所表达的道理。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通过现象看本质,布袋和尚通过种地悟出的“道”。

第二,眼见的不一定是真的,正如布袋和尚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水中倒映着的蓝天,那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天空的倒影在水中是属于反射现象。同时在告诉我们需要要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与物。

第三,以退为进的战略战术,适用于日常人际交往。布袋和尚这里的退是在告诉我们要养大气,而不是懦弱,应该是有原则的坚守,有策略的退步。

对此,大家对这首禅诗有何看法?欢迎交谈。

本文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插秧诗的原文(插秧诗布袋和尚原文)
插秧诗【诗词欣赏】
春耕到来,读布袋和尚这首诗,看他如何讲插秧
契此,又名布袋和尚即民间弥勒佛的化身写的这首七言绝句《插秧歌》,胜过千万心灵鸡汤,写下它的僧人,原是弥勒佛的化身
最美禅诗十首,首首意味深长
布袋和尚随口吟出一首《插秧诗》,短短四句话,点醒无数世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