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庭筠的儿子没考中进士,无奈在墙上写首诗,宰相读完亲自举荐他

提起才思敏捷者,很多人都会想到七步成诗的曹植,不过在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曹植七步成诗更夸张的文人,传闻他作诗可以八叉手而成韵,被世人称为“温八叉”,他就是温庭筠。不过温庭筠虽然才思敏捷,却有些太过恃才傲物,得罪了一众权贵,导致他屡试不中,一生际遇坎坷,潦倒度日。

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温庭筠的儿子温宪也继承了父亲的才学,年纪轻轻便颇有诗名,按理来说科举中第应该不难。不过温宪和温庭筠一样,同样喜欢写一些讽刺权贵的诗文,这自然也是让当权者对他不喜,所以温宪进士考试也是屡试不中,和父亲温庭筠如出一辙。不过,温宪的运气比父亲要好些,遇到贵人相助,最终如愿考取功名。

话说一次进士考试放榜之后,温宪赶忙去观看榜文,结果不出意外又是名落孙山。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落第,再加上他对自己才学的自信,也知道这是有人从中作梗,但是作为一介布衣他纵使有满腹悲愤又能如何?于是无奈的温宪回到暂住的崇庆寺借酒浇愁,酒至正酣,温宪内心的不平不吐不快,于是便挥毫在寺院墙壁上写下一首诗:

《题崇庆寺壁》(唐.温宪)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这首诗可谓字字是泪,满是悲切。前两句描写的是艰难处境,家中十余口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都在等着自己能够得以金榜题名回去。离家半年,家人都在千里之外,没有一点点音信。诗人的艰难处境在这两句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让人不忍卒读。

诗的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落第的感慨。如今的自己人虽未老,但鬓发已然斑白,但却依旧只能作为科举落第者困在长安城中,自己早已是心如死灰,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两句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愤懑和盘托出,让读者不由为诗人的不幸遭遇而心生同情。

而正是这首诗,最终成为了温宪命运的转折点。当他题诗后不久,当时的宰相郑延昌来崇庆寺上香,在寺庙的墙壁上读到这首妙诗,心有感伤之余也是起了爱才之心,于是便命人寻得了此诗的作者温宪。等回到京城,郑延昌便马上找到了当时掌管科考的官吏,亲自举荐了温宪,而最终温宪也得以如愿,终于高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不得不说写的一手好诗,在唐代是真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温宪的前半生和自己的父亲温庭筠何其相似,但就是因为落第后在崇庆寺题的这首诗,却让他被爱才悯才的郑延昌所赏识提拔,得以不再重蹈温庭筠覆辙,也算是幸事。

其实因为一首诗而改变命运的事,不仅发生在唐代,在宋代也曾发生过。宋仁宗时期,有一位书生名为姚嗣宗,自感报国无门便愤愤然在驿站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诗云“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鳞。”这首诗被当时的一位大官无意间读到,很赏识他的才华,于是便立刻向朝廷举荐了他,最终这位书生终得平步青云。

从这些“一诗改变命运”的故事中,其实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机会总是不期而遇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遇到,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都需要丰富自己,只有这样等机遇来临时我们才能抓在手中。要不如果没点真才学,这两位书生又怎么会迎来自己命运的改变呢?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场冰火两重天苦乐悲欢难尽言〈7、8、〉
登第凭谁怜下第——温宪酒后题诗寺院叹高官
落拓不羁 才高无行
唐朝诗人的幸福(2)
落第长安[唐代诗人常建创作的一首诗]
温宪,他是温庭筠的儿子,落榜后在寺院墙上写首28字小诗《题崇庆寺壁》,从此大富大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