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世俗群体势力的兴起,导致了儒家理学的相关理论受到冲击

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一个高峰。在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带动了纸币的出现,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宋朝商业的发展。同时,宋朝又是儒学得以出现新发展的一个时代。在朱熹等人的努力之下,儒学在宋朝得以出现新的发展——理学的出现

但是在传统的儒学理论当中,通过发展出的新儒学却并没有阻碍宋朝商业出现强大的活力;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这还推动了宋朝商业的发展

由于该理论存在相应的缺陷,这与宋朝所处的时代呈现不一样的发展方式;从而使得了这牵强附会的理学,最终未能阻止商业的强大活力。

1、 宋朝商业在时代的促进之下,几乎可以免疫理学的束缚

(1)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带给商业无法限制的巨大活力

从唐朝末年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宋代时完成。这就推动了宋朝时商业环境得以出现较大的改变。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后,对于手底下握有兵权的大将是心怀猜忌。因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让这些将领让出了自己的兵权。

但是对于这些将领的赏赐也是非常丰厚的,他们鼓励这些人回乡购置自己的产业进行发展。而且宋太祖从后周柴家手里接过政权的领导地位

但对于柴家来说失去政治上的特权地位,但并不代表着它在商业上没有多大出息。在宋朝时,除了国家以外,当时柴家的财富号称是富可敌国的

从这一方面足可以看见早期的宋朝统治者对于商业经营采取的态度,并不像前朝一样严格对待。尤其是经历了前期的影响发展以后,宋朝统治者开始对于商业的政策有所放松。在宋朝商业的发展中,商业因为有着在国家的暗地里扶持才得以有着长足的进展。

宋朝对于商人的限制也远没有前朝那么严格,它允许商人子弟可以参加科举,同时在商人的税负方面都是较为宽松的。宋朝商业环境的改变,极大带动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可以说宋朝之所以富裕,并不是苛捐杂税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而是通过商业发展产生量的积累、藏富于民。

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更大程度的是在商业方面出现了重大发展。宋朝鼓励官员积极投入商业当中,推动商业的发展。在宋朝三百年里,富国强兵是宋朝统治者一直追寻的目标。在这一强大的信念支持之下,自然就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尤其是宋朝时,以国家为主的商业贸易更是频频出现,这就带动了宋朝不断走向富裕。而有了国家政权的支持,富裕起来、发展繁荣的商业自然就已经免疫了理学的纠缠

所谓理学要求人们节制欲望、重义轻利的想法,自然就失去了较大的影响力、被人们束之高阁。宋朝商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对外贸易的繁荣,开辟了另一条商业发展的新道路。

(2) 贸易带动商业社会地位的提高,暂时忽略了理学说法的束缚

自从赵匡胤建立北宋,在这之前石敬瑭便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前人留下的祸患,让宋朝饱受磨难。失去了天然的屏障,使得宋朝被迫花费大心力在北部边疆部署重兵、防止契丹势力南下。这给宋朝的国库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也是宋朝时鼓励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祸患远不止于此,燕云十六州本就是中原和西域进行丝路贸易的重要部分。

因为被割让出去,导致宋朝丝绸之路的命脉掌握在了契丹政权的手中。致使宋朝在贸易过程中经常因为备受契丹政权侵扰、导致入不敷出,甚至这条丝绸之路一度中断。对这一情况,宋朝政府开辟了新的对外商业贸易道路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宋朝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协议在北部双方边界进行互市。

文化、经济发展本就优于辽国的宋朝,经常处于优势地位,这就导致辽国一怒之下终止双方贸易的协议,再度恢复了之前野蛮的劫掠行为。为了使自己的对外贸易不至于受到辽国的遏制,宋朝政府便决定寻求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带动了宋朝商业的发展。当时的中国产品甚至远销中东、非洲等地。

海外贸易的发展,给宋朝带来了巨额的财政税收。并由此在当时部分沿海地区形成了商业繁荣的城市港口,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之下,宋朝经济突飞猛进,呈现出更为优越的发展之路。

据史料记载,当时南宋政府从海外贸易收得的税款便占取当时国库的三分之一

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这就改变了在宋朝时商业的地位。地位远远提高的商业对于当时理学牵强附会的说法,更是不屑一顾。当时部分理论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遭遇市民阶层的兴起、其他文化的冲击,大幅度削弱了理学的影响力。

2、 宋代世俗群体势力兴起,儒家理学的相关理论受到冲击

(1) 市民阶层的兴起,带动了百姓对于商人地位的改变

中国封建时代自建立以来,由于是以农业作为政权建立的强大基础,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四民结构开始逐渐稳定发展。在这一结构之下,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

但在宋朝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规模市民阶层的兴起。这些是民间惩的兴起,对于宋朝的商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非常明白的看到当时市井阶层人数的发展、市井经济的繁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当时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尤其是宋朝时,解除了前朝对于商人的一些限制。这让当时非常多的百姓纷纷学习商人投入到商业发展过程当中,这就冲击了原本儒家思想下建立的四民结构。

商人地位的提高,是进一步削弱理学对于商业的限制所发挥的重要一环。宋朝时科举规模的扩大,商人子弟得以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这就推动了宋朝出现一种新的政治群体,他们的存在对于儒家的义利观造成了更大的打击。

(2) 亦官亦商群体势力的出现,冲击了儒家的义利观

宋朝科举规模的扩大,商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做官。但同时也没有限制他们家族原本的经商行为,这就使得一个新的政治团体—亦官亦商群体的出现。这一新势力的出现,对于儒家以原本的重义轻利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凭借着自己在政治上拥有的特权地位,为自己谋福利,让原本孔子推崇的奉献思想有了更多利益的成分。而这些亦官亦商的集团势力,给宋朝商业的发展带来的便是大规模的、垄断式商业发展,通过实力的结合更增加了商业的影响力。

在这一群体支持下的商业发展,可以说完全不需要理会理学对于它的限制。在两相比较之下,有着政治背景的商业发展地是非常豪横。

(3) 世俗文化的崛起,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市民阶层的兴起,这也就推动了当时世俗文化的发展。由于当时商品经济下,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的思想,体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上。

一些小说读物便会极力推行相应的价值观念,这些追求利益的思想在市民阶层里受到非常多人的欢迎。和所谓的陈朱理学相比,这一个下里巴人的玩意更适合市井之徒。世俗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商业思想下追逐利益的行为

相较之下,依然沉迷于理学的人只会不断减少。没有了广大的受众,理学又怎能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理学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导致这一理论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三、理学自身存在着极大缺陷,造成其理论影响力有限

理学在宋朝的发展本就是基于对前代的改变,他们为了结合当时的需要,将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

由于当时传统儒学观念和宋朝商业的发展中出现矛盾,这些儒家说法的解释最终也都被归结到了利益方面。这样牵强的理论,难免让当时的世人诧异。

更重要的是,作为理学,其理论的倡导者自身行为缺当更是让这一理论为人诟病。自身存在的缺陷,让理学对商业的限制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结语:

理学的重要性,在当时商人和一些追逐利益的眼中是无足轻重的。真正让这一理舆论得到深刻实践的,应当是后世的明清。

商业发展如日中天的宋朝,理学理论的缺陷暴露无遗。从中也能够看出此时如此牵强附会的理学,已无法限制住商业的强大活力。在对时代的把握当中,商业的繁荣是时代的深刻反映,但理学却并不是。先天的不利地位,让它遭遇了之后的结果。

参考书籍:

《宋史》

《四库全书》

《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犹太人的十五大经商法则
儒道佛三教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宋徽宗时期迎来高峰的道教,在南宋时期是如何改造自己的?
王阳明吸收、改造佛教心性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存天理、灭人欲”的歧义与扬弃
富裕生活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