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日读禅诗,悟人生大境界,北宋五绝句让人猛醒,第五首有大智慧

宋朝是中国文化大发展时期,诗词均有别样风采。

在北宋诗坛,活跃着很多诗僧,他们的诗或洒脱闲适,或充满哲思,或写景,或写情,一样耀人眼目,引人回味。他们的诗,与世俗之人相比,多了几分淡然和潇洒,也多了几分犀利和通透,故而韵味悠长,值得品读。

今天王和尚推荐四位诗僧的五首绝句,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流连美景真情,寻找内心清幽获得神游禅趣,了悟人生境界,是王和尚对诸君的期许。

△王和尚读诗:宋朝最美禅诗,你读过么

1.世俗之美,内含真情:荷花 宋·仲殊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仲殊和尚,是北宋诗人,词人,与苏轼交厚。

这个和尚非常“奇怪”。其一,他生世坎坷,充满传奇色彩。年轻时他因放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后弃家为僧,却又于宋徽宗年间自缢于枇杷树下。

其二,或许是为解毒,仲殊一生嗜食蜂蜜,故人称“蜜殊”,他往来于苏杭二州,徜徉山水,却又不能割舍俗尘烦恼。在一首写夏日旅途的词中,他写道“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似乎他还牵挂着“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卖酒娘子,可见其一生性情坦荡,不拘礼法。

从这首绝句中,也可窥见其才情和性情。

△王和尚读诗:僧仲殊写并蒂荷花

这首绝句写荷花,妙在刻画细腻联想丰富,充满世俗之美。荷花娇艳,在他眼中好像是水中仙子,嫣红的花朵好像仙子娇嫩的脸庞。荷花有多种意象,或写其高洁,或写其佛理,仲殊起句却写它像娇媚仙子,此僧未能忘俗,可见一斑。

这朵荷花,还是一株并蒂莲,故而他说“一点芳心两处开”,这句也充满世俗之美,荷花仙子有一颗情心,开了两朵花,显得楚楚动人。故而他在二联展开联想说,这株荷花,一定是鸳鸯魂魄所化,鸳鸯“夫妻”二鸟,一生相亲相爱,白头到老,死后他们依然不愿分开,因此化为并蒂荷花,再续前缘。

这首诗把荷花写得风姿绰约,情意绵绵。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他失败的婚姻和世俗的牵挂,或许他也艳羡夫妻相守的生活,或许他心底也长藏遗憾和伤感吧。苏轼曾称他“胸中无一毫发事”,以此来看,言过其实了。

△王和尚读诗:僧仲殊的大气苍茫

2.大气苍茫,描写如画:望湖亭 宋·仲殊

凝华浮藻五云间,下压凌虚万象闲。

湖水际天天欲尽,落霞照出洞庭山。

仲殊和尚这首诗很简单,却写得很有气势。起句即写出望湖亭之高峻,视角属于仰视。望湖亭高耸入云,在阳光下闪光,雕梁画栋光彩万分,非常精美,故说“凝华浮藻五云间”

第二句则写出望湖亭的气势,视角属于俯视。登上望湖楼往下看,万象森列,一览无遗。“凌虚”写出望湖楼之高,“压”写出楼之气势,耸峙一方,有顾盼自雄之态。

△王和尚读诗:望湖楼

二联则转入写远望之景。站在高高望湖楼上极目远望,湖水与天际相融,水天一色,落霞映照之下,洞庭山更加雄峻壮丽。“照出”二字,写出洞庭山突兀之势,仿佛破云霞而出,在夕阳红霞映照下,让人心生敬仰之情。

这首诗诗意不深,却写得有气势,有声色,读来非常形象。宋代梅尧臣曾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此诗可做佳例,而景中所显露的气势和气派,也可看出仲殊和尚的眼界与胸襟。

3.隐士风骨,语带调侃: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宋·释保暹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保暹,是北宋诗僧,位属“九诗僧”之一。“涉公堂”是保暹朋友涉公在西湖畔建造的房子。涉公,生平不详。

这首诗笔法巧妙,既有对朋友高洁情操的赞誉,也有对他清闲生活的细致刻画,并且暗暗透露羡慕之意。

△王和尚读诗:人如孤鹤

诗的起句即惊人。“孤舟孤鹤与孤云”,连用三个“孤”字,写出朋友的孤傲与洒脱。而“舟、鹤、云”,写出涉公洒脱清闲的生活,泛舟西湖,观蓝天白云,与孤鹤为友,岂不妙哉!故而诗中接着说“湖上深居自不群”。隐居西湖,与世隔绝,不与群俗为伍,就写出涉公矫矫不群,高洁自持,淡泊名利的情操

诗的二联有两种解释。

其一,“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这句诗转入写“堂”。西湖风景优美,于此建造房屋,高卧榻上,看青山矗立,水光潋滟,足可以了此残生。远处的青山与湖水融合在一起,又一线分开,如此写景生动且宁静。此句也表达出涉公闲适自足的生活。

其二,这句诗也可看作作者对涉公生活羡慕之情,这就显得风趣幽默。涉公在西湖边闲居,伴鹤看云,好不自在。作者对此心生羡慕,就与他商量,你在此高卧,能否也给我留一榻,你我相伴,一起看青山碧水,此地风光你不要独赏,分我一半可好?

△王和尚读诗:隐士风骨

这首诗,处处透露出赞誉和向往之情,如此写诗,既写出朋友品质之高洁,襟怀之风雅,也写出他远离红尘,淡泊名利的风骨。赞誉不留痕迹,以景写情,以景写人,故而读来韵味悠长。

4.孤独清冷,让人沉思:中夜起 宋·释惠崇

初月不到晓,夜色何冥冥。

独立秋江上,风波卷寒星。

惠崇和尚是宋朝“九诗僧”之一,擅画,工诗,与苏轼交好。他曾作画“春江晚景”,苏轼为之题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名句。

惠崇此绝,乃是古体诗,其内容也不艰深,刻画却细腻动人。某日他夜不安睡,半夜起来看江景。月亮已经隐没,四周一片昏黑,“冥冥”即昏暗貌。他独自站在江畔,秋风呼啸,江水澎湃,星斗满天,波澜起伏的江水也反映着点点星光,好像星辰随着江水一起跳舞。

这首诗妙在“风波卷寒星”一句,“卷”写出风浪之大,势欲滔天,星辰静默,映照着作者孤独的身影。整首诗写得孤独清寒,却又有些阔大雄壮。波浪翻滚,明星寥寥,作者在想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王和尚读诗:禅僧如默,清冷闲雅

写诗不重在“表达”,而重在“表现”,营造一个境,引读者入境中,去感受和品味。这样的诗就显得含蓄蕴藉,且余味悠长了。

5.观物自省,禅机无限:蝇子透窗偈 宋·释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著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禅诗。所谓“偈”,即佛经中的唱词,类似诗,多为高僧感悟之辞,表达佛理禅机。

守端是北宋著名高僧,他是禅家五宗之一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和尚的高足,自幼善操翰墨,灵质慧心,读此偈可知他能从小事中参悟佛法,且能以诗细致表达出来。

△王和尚读诗:了悟禅机,思想深邃

一只苍蝇在窗内飞舞,被外面的阳光吸引,想要飞出去。但它被窗户纸阻挡,怎么也飞不出去,“钻”,可见它如此努力,却总是碰壁,不得破纸而出。它无可奈何,又焦急浮躁,不知怎地,它忽然撞上了飞进来时的“旧路”,就趁势飞了出去。

这首诗看似写小事,其实充满佛理。如何了悟禅机,走向光明?苍蝇爱慕佛法光明,却被“窗纸”阻挡,这不就是有些和尚,只靠苦读佛经妄求佛道么?这其实就是“被眼瞒”了。元朝无名老尼姑曾有诗说“终日寻春不见春……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就是猛回头,重归“来时路”,自然就能寻找到禅的光明大道了。

向佛学禅,不能被浩浩典籍语录“蒙骗”,内观默省,求其本心性灵,才是寻求佛法的正道。《金刚经》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以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即是这个道理。唐朝寒山和尚也有诗说“不识真本性,与道转悬远……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

△王和尚读诗:北宋诗僧,了悟禅机

不惟求佛如此,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岂不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浩然春晓绝句,20字写出人生大境界,别说你读懂了
这些画里有禅机
看看和尚画里的禅机
明 王宠草书诗卷《荷花荡六绝句》上
咏学仲教授二首
别看不起清诗,这7首五言绝句,不比唐诗差,王和尚评清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