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值2万亿,称霸亚洲!这些年,腾讯干死了多少对手?

静爷曾听过这样一个段子:某互联网公司有个老员工,每月收入除必要开销外全部买公司股票,不管涨跌,坚持了7年,生活俭朴,只有夏利车一辆,全家租房,工资一直很屌丝,目前资产过亿。

这个牛逼的“老员工”,据说在腾讯上班。

12年前,马化腾还是一枚“青涩”的小鲜肉,

那一年,他获得了“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新锐奖”。

那时候,QQ还没有今日的如此辉煌,

马化腾也还没成为商界大佬。

那时候,坐在他前面的大佬是:

张瑞敏、王石、陈彤、胡舒立。

当时,小马哥向张瑞敏推销QQ时被惨遭拒绝。

如今,12年过去了,海尔还是海尔,

但QQ早就不止是QQ了。

如今,腾讯已逼近2万亿,

首度超过中国移动,力压阿里巴巴,

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继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之后,

全球第五大科技公司,全球市值前十公司。

自上市以来,腾讯股价12年累计涨幅已超过265倍。

疑似腾讯创办人之一张志东也在朋友圈发出感慨:

2005年,如果投资80万元买腾讯股票,

如今也可以实现“1亿元的小目标”了。

2016年8月17日,腾讯交出了2016年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腾讯上半年总收入为676.86亿元(102.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

腾讯上半年经营盈利为277.27亿元(41.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期内盈利为201.48亿元(30.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而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6亿,同比增长34%;微信企业号注册用户已超过2000万。

毋庸置疑的,腾讯现在已经称霸亚洲,冲向世界了。

而实际上,腾讯在每个领域获得成功,都会推挤一堆“尸骨”。

那么,这些年,在称霸亚洲的路上,

腾讯干掉了多少“对手”呢?

以用户体验,干掉老大ICQ

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而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

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

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逆袭“高富帅”MSN,成为聊天之王

“用QQ的都是小屁孩,白领都用MSN。”是当年对QQ和MSN的评价。

2005年MSN进入中国市场,仅仅4个月的时间用户增长25%,简洁的设计界面受到了白领用户的青睐,一度成为商务社交的必备“武器”,2008年高峰期的市场份额曾超过60%。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MSM的用户数仅有4500万,而QQ却达到了6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六七年间,QQ上演了漂亮的“逆袭战”。

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曾在《中国经济周刊》撰文指出,与QQ相比,MSN的不足表现在没有“与陌生人聊天”、“离线留言”等功能。虽然只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功能,背后却折射的却是产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不同。

产品思维是指不断提供新功能并引导用户使用,而互联网思维是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或许是因为微软曾经创造了太多的神话,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仍然不愿意改变以前做软件、产品的思维,唐骏将其总结为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草根精神。

虽然MSN也尝试做了一些改进,与同期的QQ相比,还是显得更新慢、体验差。饱受用户诟病的问题主要有广告多、功能少,QQ里诸如视频通话、截屏、离线文件等功能均无法在MSN中很好的体验。

前MSN中国区负责人罗川表示,微软僵化的体制是MSN走向衰落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这种僵化的体制让微软不仅失守PC端,也并未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2011年,微软重金收购了用户数超过三千万的Skype,试图挽回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失意,也借机关闭了MSN服务,将用户转移至Skype。但由于Skype与中国大陆的运营方Tom在线的协议今年11月才到期,MSN仍保留运营。

如今,微软收回了Skype并交由光明方正运营,MSN是否保留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这款“高大上”的聊天工具已成为历史。

击败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联众

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联众世界曾风靡一时,一度与中国游戏在线、边锋网游并称为国内休闲游戏市场上的三大巨头。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联众是腾讯2002年决定进入游戏市场选择的第一个效仿对象,不过,后来腾讯的遥遥领先有目共睹,联众的发展也遇到瓶颈。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关于联众的没落原因,业内人士看法基本上一致:

根源在于其产品不能跟随用户需求及时改变与调整。他们认为,联众没落并不是因为棋牌类游戏模式的没落,而是隐藏在用户被分流到其他竞争对手表象之下产品创新能力的缺乏。

联众自身战略上的失误,韩国对中国本土化市场的不了解,再加上腾讯游戏步步为营的细节创新,结合强大社交平台上的海量用户和病毒式的传播分享,联众就是这样一步步被腾讯打败了。

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宝座

从1999年创立盛大,到2004年登陆纳斯达克完美逆袭,陈天桥用了5年。

2000年,陈天桥在众人反对中把创业最后剩下的30万美元,押给了《传奇》。靠着独家代理韩国网游《传奇》,盛大完成爆发。2003年成为年收入超10亿的游戏公司。

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当时腾讯并没有在游戏领域内爆发。

此后,陈天桥又提出Esales系统,这是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只不过它只被用于盛大游戏的点卡充值。2005年,陈天桥就提出要做一种能将PC和互联网上的内容,比如游戏、阅读、音乐,搬到客厅的“盛大盒子”……

但从盛大盒子、盛大文学到糖果社区、酷六网,彼时中国首富陈天桥的每一次开疆破土都显得志在必得,但无一例外也都抑郁而终。

2007年,腾讯的机会终于来了!它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

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

这一年的腾讯,也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但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

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

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

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QQ音乐与酷狗、酷我,阿里和网易偷哭?

7月15日,中国音乐集团(China Music Corporation,简称“CMC”)和腾讯集团共同宣布,已达成共识对数字音乐业务进行合并。CMC联席CEO谢振宇、谢国民将出任新音乐集团的联席总裁,腾讯公司副总裁彭迦信出任新音乐集团的CEO。

此次交易中,腾讯把旗下的QQ音乐业务与CMC进行合并,合并后,QQ音乐、酷狗、酷我等产品和品牌将保持独立发展。

腾讯旗下的主要产品包括 QQ音乐及全民 K 歌等,CMC旗下拥有海洋音乐(包括酷狗、酷我)、彩虹、源泉等公司。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度海洋音乐集团旗下的酷狗和酷我播放器一直与QQ音乐稳居App排行榜前三。

2014年年底海洋音乐获得上亿美元融资,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这轮融资中,腾讯出资1.2亿美元,获得海洋音乐集团10%左右的股份,即腾讯一直以来都是海洋音乐的股东。

2016年上半年QQ音乐和海洋音乐下载量份额分别为56%和8%,无论是下载量还是在线试听的市场份额,合并后QQ音乐+海洋音乐要达到60%以上,而包括网易云音乐,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在内的其他竞品,市场份额均在16%以下,在这方面几乎失去了任何优势。

腾讯为何灭不掉今日头条?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当腾讯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时,似乎总能无往而不利,那么,为何腾讯的强势高压,依然无法灭掉今日头条呢?

曾几何时,资讯客户端基本是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和腾讯新闻的三国演义时代,这是传统门户向移动端转型的最佳成功范例。但随着今日头条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门户客户端的产品逻辑形态迅速崛起,在腾讯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资讯客户端逐渐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进入2015年下半年后,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凭借资本的支持下以及模式上的创新性,今日头条逐渐从第二阵营脱颖而出,虽然腾讯仍能凭借强大的渠道和内容优势占据市场第一把交椅,但今日头条的上升势头非常迅猛,并逐渐和腾讯形成对垒之势。

今年7月初,有消息称腾讯将以80亿美元收购今日头条。但一周之后,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发内部邮件否认此事,并表示“躺在QQ和微信大树下模仿别人,这样多没意思。”他还提到,有位同事郑重地跟我说,他来加入头条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

然而,收购传言今日头条估值为80亿美元,超过了搜狐+新浪今天的估值,移动新闻客户端估值大于两个门户,看上去太不可思议。

之所以能够如此之高的估值,核心原因在于,今日头条不只是一个新闻客户端——微信在移动端颠覆了QQ,其价值又远远高于手机QQ。同理,今日头条不是门户的移动版,而是起家于移动资讯的个性化内容消费平台,在个性化资讯时代的今天,甚至能与微博相提并论。

(微信公众号 创业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15年争霸之路: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
2470亿美元的马化腾:从QQ到微信曾干掉7大强劲对手
马化腾把移动、联通、电信逼死,中国进入最快速的跨界打劫时代!
细数2062亿美元的腾讯干掉的5大强力对手
想不想谈一个上亿的大项目?
从QQ到微信:马化腾击败了五大对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