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阳益胃汤治疗内伤发热验案

患者杨某,女,34 岁,主诉: 间断性低热 3 月余。

既往史: 1 年前置入宫内节育环,1 年来月经量大。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现病史: 3 月余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胸闷、气短后致晕厥跌倒,意识恢复后出现低热,期间未再出现意识丧失,但低热反复发作,表现为午后发热,体温为 37. 5℃ 左右,可自行消退,但觉发热,时四肢酸困、骨节疼痛及恶心欲吐,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治疗,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标。

现症见: 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低热,口苦,纳差,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断: 内伤发热,辨证属脾胃虚弱,湿邪中阻,治以益气升阳、健脾益胃、化湿清热。

升阳益胃汤加减: 党参 15 g,茯苓 12 g,黄芪 20 g,炒白术 10 g,陈皮 10 g,清半夏 10 g,黄连片 10 g,白芍 15 g,泽泻12 g,柴胡 10 g,羌活 12 g,升麻 10 g,独活 12 g,防风12 g,炙甘草 15 g,生姜 10 g,大枣 10 g。6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

二诊: 服药后未再发热,精神可,周身较前有力,面色较前改善,四肢酸困、骨节疼痛等诸症好转,守上方继服 6 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 16天已未再发热,余症状已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续服上方 15 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 本案西医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低热反复发作,易感疲劳,劳累后易致面色萎黄,四肢酸困、骨节疼痛等症,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治疗,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标,初行解热镇痛、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月余,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反复发作,患者家属心情急切,故寻求中医治疗。金教授认为: 该病人因长期脑力、体力疲劳终致劳累过度,中气不足,损伤脾胃,脾胃虚弱,阴火内生,阳气外浮则发热,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平素易感疲劳,骨节疼痛,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兼见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证属脾胃虚弱,湿邪中阻,遂选用《内外伤辨惑论》升 阳益胃汤 加 减 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此案辨证之关键点有三: 首先当分清是外感发热或是内伤发热,因患者体虚劳累而并非感受外邪所致发热,故病属内伤发热范畴; 其次,虽属内伤发热,气血阴阳亏虚兼有内生湿邪,是虚中夹实之证; 三为治法选方之精确,患者脾胃损伤,是以伤其气也,不同于外感风寒,外邪伤人之形,外邪袭人是为有余,实也,实者当泻其有余,劳倦内伤是为不足之证,不足者虚也,当补之,切忌苦寒之药泻胃土,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选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药有辛甘性温者,以补其中、升其阳,亦有甘寒类以泻其阴火,是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调畅气机,使气血阴阳恢复平衡,药证合拍,故奏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低热
湿困脾胃型脘痞腹胀治疗秘方
内伤湿滞 对于内伤湿滞的定义
脾病辨证论治
耳鸣如蝉,责之气虚
五苓散验案集锦:低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