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边谈诗010 · 诗友关于“犯题”的后续讨论


· 独特 · 独到 | 专注于中高水准的诗词写手

汉诗网 · 做诗词界最有质量的公众号

读我的文,若无所得,请取消关注

独立见解 | 学术思想 | 深刻犀利 | 谢绝投稿


《“犯题”之说纯属无稽之谈》一文发表后,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更有一些朋友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我觉得这些探讨都很有意义,诗友山溪的见解揭示了“犯题”这种观点的成因,他认为“所谓‘犯题’的说法,是来自诗歌以含蓄为佳的欣赏要求而走极端的例子。提倡这种说法的,估计是明清三家村夫子为了炫耀技巧而已,早已偏离了诗歌的根本。”我个人以为这一见解非常准确,一语中的。此外,还有更多的朋友围绕“犯题”这一伪概念作出了冷静的思考,在此,我觉得很有必要继续总结一下诸位诗友的文字,再作发表,以供更多的朋友关注、了解、研究。

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认为:“犯题”这一概念固然属于无聊理论,但是在某种特定的作品中,还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箫心剑气、顾从山、担荷等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见解:“犯题”若针对所有的诗词,那就是一种“桎梏”了(担荷语),但是在咏物体的作品中,避免出现“犯题”的情况,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种避免也依然不是一种绝对的要求,“咏物诗还是尽量避免犯题,盖类似猜谜者也。其余则不需避。然咏物亦有犯题之诗,不以辞害意耳。能避则避,不避亦不须强求。”(顾从山语)实际上,在平时的创作实践中,这样的观点也时有所闻,毕竟,今天的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尤其是有一定水准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将自己的作品写得更精致一些,而“犯题”这一规则本源自“来自诗歌以含蓄为佳的欣赏要求”,所以两者间就有依附关系。



但是,真的“犯题”是适用于“咏物”诗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求证于古诗词了。我以“咏月”、“咏菊”、“柳絮”、“归雁”为关键词,作了一个历代律诗的搜索,其全部搜索结果如下:

朝代

咏月

咏菊

柳絮

归雁


总数

犯题

总数

犯题

总数

犯题

总数 

犯题

6

1

2

1

3

1

8

5

14

2

7

1

14

6

12

8

0

0

 0

3

1

9

3

13

4

3

0

7

5

5

4

18

2

3

0

1

1

从这个结果中,我以为大致可以得出下面这样的几个结论:


首先,咏物诗也并不忌讳“犯题”,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其次,相对于其他诗,咏物诗中“犯题”的比例要小很多,这是否说明前人在有意无意中确实有规避的意识呢?我觉得也不见得,因为:

第三,具体到所咏之物,则那些相关意象越多的物,犯题的比例越小,反之越大。这一点也许可以证明前述第二条中并不是前人在有意识地规避,而是因为这些“物”的可替代意象很多的缘故。举例来说,在“咏月”中,有大量的“清辉”、“银蟾”、“一轮”、“嫦娥”、“皓色”、“兔宫”、“婵娟”、“玉镜”、“镜光”、“玉蟾”、“玉钩”、“桂影”、“蟾窟”、“广寒宫”等等等等的语词可以用来替代“月”字本身,所以,之所以没有犯标题中的“月”字,并不是古人在下意识地回避这个字,而是因为同类意义的语词太多,“月”出现的几率自然就小了。而当吟咏相关意象不多的物的时候,由于这样的原则性太小,所以“犯题”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了,例如“归雁”,总计28首,“犯题”者基本达到了七成。这样的比例就完全可以否定“犯题”存在的合理性了,而如果将相关的意象也列入“犯题”的范围中的话,那么同样,“咏月”的“犯题”比例更将高达九成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韵 · 知竹轩】弹诗煮韵(第17期)
【诗海选粹】学堂同题山茶花 点评陈讲一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复习学案(六、七、八)
诗歌鉴赏步骤
高考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万能模版,必得高分!(可下载打印)
浅谈诗、联“犯题” ( 郭培友诗歌创作谈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