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楼诗话」小中见大 开拓创新——当代中华诗词创作方法谈

小中见大 开拓创新

——当代中华诗词创作方法谈

凌大鑫(网名:独上兰舟,辽宁鞍山)

本人几年前开始学习、写作旧体诗,从最初的不懂格律到今天得到前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当代著名诗人杨逸明先生、星汉先生等当代多位著名诗人的认可,我的做法基本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合理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技巧。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的记忆;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

其次,要有一定的哲理性。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

再次,要写别人所未写。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积极的, 智慧的, 策略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构思、构想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独特性。创新思维是艺术的生命, 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艺术家更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品位、气质、思想境界的独特个体, 别具一格、特立独行是艺术发展的动力, 也是艺术家的生命力。

第四,要有一份关注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我国的历朝历代的诗人、作家就有这一伟大传统,当代诗人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下面就以拙作《严冬生炉子取暖》略作分析。

严冬生炉子取暖

堆垒炉中草木深,星星之火点纷纷。

赤橙色起熊熊焰,呼啸声携浅浅春。

世上云烟常过眼,人间冷暖最关心。

乘势添煤还暗问,何时寒士俱温馨?

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首诗。这样的题材我相信当代绝大多数诗人是不屑于写的,同时若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也是写不出来的。首联直接进入主题,用典“星星之火”增加作品趣味性,这样的联想合情合理,生动自然,小题材便有了大气魄。颔联沿着首联的思路继续向前推进,炉火越烧越旺,熊熊火焰色泽赤橙,呼呼作响的炉火给严冬里的主人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这一联既写了炉火,又写出了主人公心情的愉悦。颈联写出了主人公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的思想活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由炉火初生时飘荡在室内的少许烟雾想到了世事皆如云烟过眼,更想到了人世间可能还有一些人在这样的严冬里没有解决冷暖问题,主人公的悲悯情怀跃然纸上,这是对古代那些伟大诗人的优良传统的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也更进一步让小题材有了大境界,杜甫之所以被后世称为“诗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很多作品都写出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怀,这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尾联重新回到生炉子这个主题,添煤的时候仍不忘广大天下寒士,他们的冷暖牵动着主人公的心,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合理的联想使作品小中见大,富有哲理,创新思维与悲悯情怀让作品更加感人,作品便有了一定的生命力。

本期审核:老刘茶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诗词-绮怀诗
诗人大中华AAA诗词集(32)
李商隐的诗词,总那么感人肺腑 | 每日一诗
诗词是我的快乐之源
2009《诗词世界》第4期 论坛园地
全国著名诗人熊东遨平阳专场讲座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