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名辞海】之《帝尧的别名》

帝尧的别名

帝唐

指唐尧。《汉书·扬雄传上》:“瞰帝唐之嵩高兮,脉隆周之大宁。”三国 曹植《求通亲亲表》:“伏惟陛下咨帝唐钦明之德,体文王翼翼之仁。”刘良注:“帝唐,尧也。”《魏书·志》卷八:“是以昔在轩辕,容成作历;逮乎帝唐,羲和察影,皆所以审农时而重民事也。”南朝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帝唐远胄,御龙遥绪。”《资治通鉴·魏纪》:“伏惟陛下资帝唐钦明之德,体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群后百寮,番休递上,执政不废于公朝……”《百家姓·伊》:“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因此称他为伊祁氏,其后裔子孙便以伊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帝勋

指帝尧。《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南朝 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皇德无余让,重规袭帝勋。”《旧唐书·礼仪志二》:“合宫听朔,阐皇轩之茂范;灵府通和,敷帝勋之景化。”

放勋

帝尧名。《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放勋,尧名。”蔡沉集传:“放,至也……勋,功也。言尧之功大而无所不至也。”《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唐 皮日休《河桥赋》:“迨乎放勋之世,重华之年,其水怀山,其波浸天。”明 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开泰运,恢帝纮,视放勋有光焉。”

后唐

即帝尧。尧为陶唐氏,故称。南朝 颜延之《赭白马赋》:“后唐膺箓,赤文候日。”李善注:“后唐,谓尧也。”另,五代之一。沙陀部李克用子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公年923年-936年)。《资治通鉴·后唐纪》胡三省注:“晋王李克用始封于晋,存勖嗣封,及即大位,自以继唐有天下,国遂号曰唐。《通鉴》曰后唐,以别长安之唐。”

唐尧

古帝名。帝喾之子,姓伊祁 (亦作伊耆),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以子丹朱不肖,传位于舜。另,鼓吹曲名。晋武帝受禅,令傅玄制乐。玄改汉乐《务成》为《唐尧》。

陶唐

古帝名。即唐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初封于陶,后徙于唐。《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砥而亡。”《孔子家语·五帝德》:“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氏之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唐 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太宗谓侍臣曰:‘昔陶唐大圣,柳下惠大贤,其子丹朱甚不肖,其弟盗跖为巨恶。’”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另,古部族名。《史记·夏本纪》:“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唐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与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朱鹤龄注:“《唐·宰相世系表》:杜氏出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以封弟叔圉,改封唐氏子孙于杜城,京兆杜陵是也。然则唐与杜盖同族也。”又,陶唐为古代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久着仁贤声誉重,中外推戴陶唐。”又,指陶唐之世,借指开明盛世。晋 左思《魏都赋》:“鉴茅茨于陶唐,察卑宫于夏禹。”唐 鲍溶《读李相心中乐》:“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清 钱谦益《山西布政使文翔凤授朝议大夫制》:“以河汾之学,教陶唐之人,士习之淳,文体之正,胥自晋始。”又,借指中国。清 吕履恒《许由冢》:“青山顶上一孤邱,俯视陶唐十二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尧陶唐氏(前2357年—前2128年)
唐尧。相传为上古帝王。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
氏族联盟时代帝尧陶唐氏政权的二任帝
“禅让制”开始的帝尧陶唐氏政权
(原创)中国帝王简历10帝尧政权
(1)氏族联盟时代帝尧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