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竞争与合作博弈间的和谐发行

2010年以来,建立有自办发行队伍的报刊社普遍存在招工难(一线送报员)及用工成本逐年见高的现象,使各报刊社不断调整发行经营模式。但不论报刊社选用哪种发行经营模式,其紧紧围绕着产品本身做好推广发行的方向是不变的,尤其要加大广告商投放广告目标区域的影响力发行。这就要求发行部门在强化主城区的发行力度外,城市周边区域的发行份额也不能忽略。在此情况下,报刊社如何在这两者间找到符合自身的发行经营模式呢?

一、引导员工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

随着纸媒的经营压力加剧,报刊社给予发行部门的费率逐年紧缩,针对这一现象,发行部门一方面要找准和制定符合发展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支精干的目标营销和品牌推广队伍。

1.明确调研目标,着重在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上做文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读者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除了看重报刊内容外,更多看重发行部门为之提供的附加服务。如员工在送完报刊后,能否为他们提供上门办理分类广告等附加业务。

2.围绕读者的阅读习惯,制定调研计划。要选择不同时段进行,有必要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或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3.同行经验要借鉴。发行市场上,有一些私人代理报刊的发行公司活跃在偏远郊区,他们以其灵活多样的服务深得读者喜爱。为此,他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报刊社发行部门学习,发行部门可以通过搭建交流平台,虚心学习他们在员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尤其是要学习他们是如何做到维护市场秩序,把发行延伸到各个角落。

4.报刊社要把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及资料进行分类,形成文字并组织发行员学习。其目的是让发行员有方向地为读者提供更周到快捷的服务。

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发行营运模式。

为此,报刊社除了要做好主城区域的目标发行外,还要兼顾城市经济薄弱的郊区。

1.针对日新月异的发行市场,发行部门要成立专职的市场调研和督导队伍,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发行市场。其工作重点是通过整合报刊社的各种资源,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故我们把这种管理模式称之为“保姆式管理模式”。

2.报刊社要遵循产品本身的发展规律,围绕着产品制定灵活多样的营销机制。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竞争优化的发展战略快速地切入市场,在零售、投递服务上做文章。我们可把这种模式称之为“事业部管理模式”。

3.以自建队伍推广报刊社的品牌和定向发行为主,与邮政、零售商开展多层次的代理发行,开辟一条由过去的“竞争”转为“竞合”经营理念。我们可把这种管理模式称之为“错位型管理模式”。

4.偏远区域的发行除了可以依托社会资源的力量外,还可以采用站长责任制的方式进行,在不超报刊社给予他们代理发行的费率内,节省下来的费率和超额完成的任务奖励直接给站长,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可把这种模式称之为“独立核算管理模式”。具体操作可以是:

1)把一个大区域划分成几个小区域,然后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费率,在年初时公开向内部员工招标。中标者在与报刊社签订合同后,将被派驻到该区域任站长。与此同时,报刊社要成立一个专门推广报刊发行品牌的队伍,来帮助他们拓展市场。

2)报刊社可采用办公费补助、运输补贴等优惠方式来扶持站长。当然,各发行站的自主经营权只要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可充分利用区域有效的资源与其他单位开展合作。

3)与报刊社签订合同的发行站,在保证报刊社主体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可以拓展副业。为此,报刊社要派专业的财务人员协助他们的日常工作,从而起到监督作用。

4)为保证投递服务质量,报刊社还要在员工的服务奖励上做文章。如根据当月或全年的投诉率返还奖励。

以上四种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报刊社要依据市场变化,结合实际选择好适合自身发展的发行管理模式,就能构建和谐发行市场。

三、制度制要具有可操作性。

本着对每一位发行员负责的态度,报刊社在员工管理方面要依据相关法律为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尤其在员工发生工伤后,报刊社要为他们及时申报工伤,以此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1.发行部门要依据所在市场的用工环境招聘发行员。针对新招员工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尤其要避免让一些会抱怨和爱发牢骚的老员工影响他们,其目的是培养员工忠诚。

1)通过培训让发行员正确认识报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性;

2)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要在发行员心里根深蒂固;

3)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管理者要多与员工交流谈心;

4)赋予团队使命,把团队的发展与发行员个人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5)制定团队共同的目的,引导员工追求集体成功感。

2.薪酬福利是稳定团队的核心杠杆,发行部门要借鉴同行标准,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薪酬体系,并加以完善员工的福利待遇,使之安心工作。

3.在保证发行员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加强服务考核,把绩效发放与各员工的服务态度挂钩,以此来提高他们为读者服务的积极性。

四、提高读者忠诚度。

零售商多指销售报刊的终端,包括街边的报亭、便利店、超市等,他们为读者提供了及时有效地便利,使读者自然愿意到就近的报亭购买自己喜欢的报刊。为此,报刊社要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他们。

1.“好新闻要让读者早知道”,告诉零售商,要想让读者多购买自己代理的报刊,就需要每天起早取报、叠报、卖报。正因为这些客观原因,发行部门要为零售商提供及时的便利的送报服务,让他们安心地销售好自己的报刊杂志。

2.报刊品牌是一个全员创造的过程,而零售商作为销售报刊的终端,他们的正面宣传有利于报刊的品牌宣传。所以报刊社要重视与他们的情感沟通。如通过举办座谈会以及设立销售绩效来刺激他们的销售信心。

3.零售商代理销售的报刊品种很多,所以报刊社要在产品内容上做文章,积极做好宣传预告工作,为读者选择购买起到铺垫作用。

4.读者的忠诚度越高,对报刊社的影响越大,而忠诚度主要是通过读者的购买和阅读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发行人员要注重服务细节。

5.发行人员要通过上门拜访的方式,完善读者资料。针对长期订阅本报刊的读者要着重管理,如通过折扣优惠,发放纪念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来提高他们对报刊社的忠诚度。

6.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发行部门要在操作方式上加以创新,如邀请女性读者参与报刊社的美容美发、健康或烹饪等知识讲座。报刊社还可以成立读者俱乐部,把俱乐部当作满足读者需求的品牌来经营管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7.诚信发行是提高读者忠诚度的重要手法,发行部门要倡导员工在宣传上,做到口径统一,不乱承诺订户的习惯。尤其要改变以往“我提供读者什么服务,读者接受什么服务的”的做法。

8.报刊社可以通过发放便民卡的方式来巩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如读者订阅本报刊二年的,可享受一张银卡;订阅本报刊三年的,可享受一张金卡;订阅年限越长的,享受的服务越多。

五、与读者的沟通常态化。

纵观国内报刊发行市场,许多报刊社加大了与读者的沟通,有些报刊社还开辟读者来信专栏,并让读者署上自己的姓名做新闻,以此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1.针对那些把报刊当宣传教材的教师(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及评论能力,让学生摘报、剪报及评报),报刊社要给予他们奖励。

2.临时聘请兼职人员送报,确保早报在早晨700之前、晚报在下午1800之前送到读者手中。

3.加大拓展连锁书店、自动售报机、超市、书店等场所的销售渠道,尤其要开展灵活多样的征订方式。如报刊订阅以月为单位,也可以先看报后给钱,使读者有更大的选择权。

4.报刊社要通过策划物业研讨会,与物业公司建立良好关系,便于发行员进入高档社区征订及开展促销活动。(唐长泉本文在《中国记者》杂志2011年第12期刊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报纸发行三大误区与规避
发行的悖论
2012年度校园报刊营销项目策划书
报刊发行过程介绍 - 博学阁
纸媒面临挑战 发行怎样转型? 十八地市报刊发行负责人共商未来走向及城市合作
报刊零售业务工作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