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的智慧:心静则能照见万物


《庄子》原文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庄子·德充符》

【玄解】
01

什么叫做“德不形”呢?孔子说,水很静,自然就平了。如果水还在流,那么水面肯定不平,不平肯定在流动;如果是平的肯定是静的。像水这样的规律,可以作为一个法来修行。这是什么法?叫作“止”,“止观”的“止”,止观之法。

只要止了以后,你的心就变得很宁静。一般人的心都是晃的,那么他一到你这个宁静的人这里来,就相当于照镜子。“水停之盛”啊,所以你要修行,修到你的心很宁静,不被外物所转,不晃动。

所以前面提出“才全”,也就是说你已经得一了,叫“禅”。但是还要再宁静下来,像平静的水面,不晃动,然后人们会来照镜子,如果水面是流动的,都静不下来,照不了镜子。“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内在的修行到了这种境界,外面怎么动,他不动,他的内在能够静。

“德者,成和之修也”,有德的人,就是因为修这个“止”,修到一定时候,他的光明就出现了,唯识叫作“大圆镜智”。心之水平静了之后,它自然就像镜子一样,照鉴万物,这就是“观”。
02
通过“止”,然后能“观”,叫作“止观法门”。那么这个止和观,它是一体两面的,是“和之极”,已经很静、很光明,没有尘埃,就能够照见。“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正因为到达了这种境界,所以万物离不开他,你根本走不了,就喜欢黏着他,因为他那个镜子一照,你自己心里面什么情况一到他身边你就都知道了。

所以我们平时迷惘的时候,到了道者身边很快就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感觉离不开他,哀骀它就是这个特点,你就不想离开他,没办法离开他。你只要和他待一段时间,莫名其妙,他也不和你说什么,你就很想黏着他,“物不能离也”。

他就能够照见万物,那是他的光。这个光明,不仅是照见,而且还可以改变,现在的话叫作“有很强大的加持力”。那这个力量很大,有一种光芒放射的作用,所以就能够吸着你,那不得了,哀骀它的功夫那不是开玩笑,可能你在他身边你的烦恼都出不来。

因为他的气场很大,他的能量、发出来的光芒,一照过来,你就被他感应到。一感应到,你的心本来是晃动的,一下子就不动了,就和他有点接近了,天天黏着他像磁铁一样,一块铁天天黏着一块大磁铁很快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磁铁了。这就是被感化了,就有这样的感化力。
03
我们前面讲的,像王骀那一些人,所谓“行不言之教”,都是以这样感化的方式,因为他们的“德不形”和“才全”。

所以你一到他那里,就“虚而往,实而归”,也不立教,也不聊天,你只要一到那里,人就觉得爽了,然后感觉欢欢喜喜,就回去了,而且可以保持蛮久;过一段时间,磁场没了,又来充电。

就是这么奇妙,而且的的确确是这样。庄子就是在描述这个境界。

本文选自谢国仲《庄子玄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争,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庄子说|智者不在流动的水面上照镜子
洋洋大观
庄子名言名句100句
当代视角下对庄子思想的再认识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