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宇宙的属性,而万事万物又都是阴阳的

组合,整个宇宙周而复始的不停的运动变化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并保持相对平衡。“万物负阳而抱阴”。体现了万事万物中的阴阳对立的统一,呈现阴阳一体论。“法象莫道乎天地”。乾为天,坤为地,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明为阳,暗为阴;人群中男为阳,女为阴;在人体中,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五脏为阳,六腑为阴;心居上主火为阳中之阳,肾居下主水为阴中之阴。人禀天地之气生,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祖国医学在临床疾病诊治中,以似阴阳盛衰是辩证疾病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尽管证候复杂多变,但疾病的性质总不外阴阳两大类别。阴阳既是归类病证的一对纲领,又是八纲病症的总纲,由此可见阴阳辩证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重要地位。人体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阴阳失衡。是阴阳的任何一方偏盛偏衰所至,由生理状态转化成病理状态。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偏盛则损阳,是临床上常见的阴盛阳衰,若阴不足,则导致阳亢。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可导致阴阳俱虚。

人体在与病邪斗争中,同样表现出阴阳的进退,病邪亦有阴阳之分,阴邪致病阴偏盛,易出现寒盛证,而阳邪致病则阳偏盛,则易出现实热证,人体的正气亦有阴阳之分,分为阳气和阴液,阳气虚则出现虚寒证,阴液虚则出现虚热证,阴盛则阳病,是阴盛损阳之故而引起的阳衰,相反,阳盛则阴病,阳盛耗阴,则引起阴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周易》象数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就是根据病邪的阴阳盛衰和人体正气的阴阳盛衰作出合理的象数配方,调整病邪和人体正气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入门歌诀
唐汉钧 > 学术观点 三、崇尚“脾气内虚,百病由生”学说
正气存内,无惧支原体肺炎(邪不可干)
《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邪正盛衰
病机学说之虚实变化: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