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学习的几个层次
 为了积分,冒充内行侃大山,欢迎各路高手拍砖,绝不还手。


我先把语文学习分为课内课外两大块来讨论,鉴于人民群众首先考虑的还是考试成绩,那我就顺应潮流,先谈课内。

语文课内我认为第一层为读背。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必须把握一条原则,即语言首先是语音符号,正如母语习得是从听说先开始。所以,学语文,先把课文读读熟再说,再把需要背诵的篇章解决掉。而且,这方面可以多打提前量,也不超过孩子认知。某友孩子在海淀强校,聊天之中,我发现他孩子语文老师在小5小6时候就逐步布置了很多初中古诗文的背诵,遂照章办理,在小六年级,让小喵把初中必背古诗文背了两遍。

背诵的方法,有高人指点,用记忆曲线来管理,我觉得麻烦,我家的方法真是简单。平时就是把早上的时间计划好,留出10分钟的早读时间。如果学校是英语早读,家里就读中文,与学校安排互补。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课内的基础就解决了,天天读天天见面,字词什么的也不可能不熟。到了假期,我的绝招是“一日三餐式朗读”。为什么呢,朗读这个事,一次读多了的确累,而且到后来初中有些篇章比较难,像“北冥有鱼”“庖丁解牛”之类的真不是一次使劲读就能背得下来的,得少量多次才能解决。但是安排次数多了,这个小任务很容易被其他重要任务冲掉。所以我安排孩子像一日三餐饭那样执行。早餐之前早读十分钟,下午两点钟开始学习之前十分钟,晚上六点开始学习之前那十分钟。刚开始的确需要我时时提点,不过由于我只是要求孩子朗读,自己感觉读熟了再试着背,所以这是一个大人费事,对孩子来说难度并不高的小任务,执行下去不难。坚持了一段时间,小朋友看到很多以为背不下来的篇章都无痛背好了,后面再执行就乐意多了。我们用这个方法背好了初中必背,以及新1新2,而且不占用大块学习时间。

第二层为基础知识的练习。字词、病句、文学常识等等。这方面有很多配套教辅,一课一练或五三,必刷题这些都可以。不过在使用教辅之前,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孩子学校老师的教学情况和作业内容,以及孩子的长处和弱势,对症下药比较好。像我们公立小学阶段,校内老师给的基础知识训练和作业比较多,我们就完全不管这方面。到小升初阶段,拿学某思的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大全刷了一下重难点,补充一下超纲部分。现在的初中老师比较强,名校古典文学出身,擅长文言文和名著精读,阅读理解和作文也讲得不错,基础知识部分不管的,我们就买五三和必刷题,小朋友每个单元完后会快速刷刷补漏洞。

第三层阅读理解。小朋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除了课外阅读之外,必须有人引导,才能真的会读。初期的引导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小不点儿自然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用简单的询问让孩子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着对书中人物或故事或任何细节发表看法。到后来,读得深了,爸爸妈妈招架不住,可以利用外部资源。一些带注释和赏析的书籍,音频或视频的读书节目,资源很多,我家常用的是喜马拉雅。比方说现在,我们吃饭时听的是“大语文名师团”,怕广告嫌疑,我没写全名哈,大家需要可以自己去搜,类似的资源很多很多,按照自己孩子的阅读书目来找。因为这样的音频节目我们听了好几年,全是利用路上坐车和在家吃饭时间听的,孩子对很多名著都比较了解,一些基本思路也有,再听老师讲阅读理解的题目就比较容易上道。这个方面一直是强项,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七年级的表现比小学更好,有次考试甚至阅读理解拿了满分,连老师都惊了。

第四层文言文。我看到过很多人抱怨中学增加古诗文比重,我冒着被拍砖的危险说一句,我个人表示赞同。为啥呢,身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来源吗?我们不应该读一点前人的经典著作吗?那也有人说,读就读,干嘛要考呢,给孩子们增加那么多负担。呵呵,教育的要求就是一个重要导向,如果没有考试的要求,有多少人会自觉去读?所以我认为学习文言文,最最重要的是考虑了解和传承咱们的传统文化,先了解,再思辨地有选择性地传承。如果有这个思路,大人不会抱怨,就能以很平静的心态去引导孩子,孩子也不会觉得那么难。很多时候,搞不好的东西不是本身难,而是心理障碍,而且是大人的问题。从小五小六开始,我为孩子的文言文学习打基础,除了《世说新语》《论语》以及相关书籍和音频课之外,还有《文学必修课》以及某神文言文的课,都是小朋友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始地有点晚,但为目前的文言文阅读打下了一定基础。像《镜花缘》《东周列国志》这些古代的白话文读来非常轻松有趣,《战国策》《史记》这些虽是文言文,但孩子觉得写得通俗易懂,也蛮愿意看的。文言表达见得多了,课内考察的东西也不是那么陌生,容易记。我知道有些朋友对文言文的学习是以应试为主,刷习题,也能刷到高分。我只是觉得这么做太可惜了,错过了好好欣赏咱们传统文化的机会。我还多说一句,不必担心古典著作中一些过时的或糟粕的东西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据我观察,并没有。我记得背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我问过小喵感想,她非常清晰地指出了庄子利用了一词多义的诡辩术,她说,人家惠子说的是“how",庄子故意曲解成是”where“,
我觉得她用英文解释真的很简洁明了啊。还有很多古人的观点是否能应用于现代生活,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见解。

第五层是作文。很多人都说作文提高最难,因而采用了背范文或机构训练套路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不好,但是简单见效的路子,从长远来看未必是好。有在米国名校任博导的朋友一再给我们强调,中国孩子一定一定要注重阅读和写作。另外,我也了解到海淀名初的语文作业非常多的阅读与写作。为什么强者都这么强调阅读与写作,我想这是因为阅读与写作代表着理解,思考与表达。这些能力对孩子一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文到底该怎么训练呢?一般小学老师都会有摘抄好词好句的作业,我个人对此有点异议。什么样的表达是好的?从听众的角度来说,切题最重要,你不要胡扯八扯浪费好多时间还不入正题对吧。然后是条理性,有条有理的东西,听众非常容易follow,没条理的东西听着云里雾里。所以我对孩子作文的要求从来都是先把题审清楚,找出关键词,以此形成中心思想,这个搞定了,中等分没问题。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我从哪几个方面或那几个环节展开,每一个部分的topic又是什么。这个搞定了,二类分差不多。我认为,不管什么能力的孩子,这个程度都可以达到。可惜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太注重立意要新颖,用词要美,写出来的东西跑题或偏题或详略不得当,还拿不到二类分。这些做到了,再去读读名家名篇,学学人家的语言表达,学学美化开头结尾。注重写作篇章的结构和条理性,大家有兴趣的话参考一下英文原版的写作练习册,可能会有些启发。我只是粗粗翻过,遗憾没时间在小喵身上实践,无权详谈,不过真的有大神们用过。关于作文这个,我申明,一家之言哈,小喵同学尚未成功,大家姑且听之。

讲完了课内,再来讲课外。其实很多方面课内课外并不是泾渭分明,但我就借着课外的名头讲讲我对课外阅读的体会。
一直以来,关于阅读与成绩的讨论非常多,我个人的观察也好,体验也好,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为各科学习打基础的方式,尤其是语文。关键的关键是怎么样让孩子的阅读成为高质量的阅读,这个方面是需要我们大人用心的。

好的阅读要注重阅读书目的种类。文学,历史,科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个方面应该都有所涉及。文学和历史不用说,大部分人都知道要读,也乐于读。科普阅读是很多人的弱项,可是这方面又非常重要。一个是知识性,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另一个是科普篇章的逻辑性条理性极强,会无形中引导孩子理性思考,条理表达。

好的阅读也是深度阅读。怎么样做到深度阅读,我前面讲阅读理解的时候其实已经讲了很多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小学时段的做法,就是每周一次的“阅读分享会”,家里三个人各拿一本本周阅读中自己最喜欢的书,介绍书的内容,特点,最打动自己的地方,为什么。所以你可以理解,小喵一直对于读后感的写作是驾轻就熟的。而且不管读什么书,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觉得自己家里无法操作,买一些名著精读的练习册也是不错的,里面有对基本知识的梳理,有思考题,可以引导我们去深入一点理解和思考。

阶段性阅读要有目的性。围绕孩子阶段性学习重点任务来进行主题阅读,是一个很方便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举例,比如,读《论语》,我们扩充,读《论语导读》,《孔子传》《先秦诸子百家》。进入初中数学之前,我们也读了《数学家教你学数学》系列三十多本。七年级,小喵的老师真的是目光如炬,一眼看出我们小喵的语文学习问题所在,作文偏弱,而且由于麻麻那不太专业的引导方法,强调了结构和条理,还来不及练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语言不丰富不生动,老师给我们开了独家假期书单,二十多本名家散文,麻麻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不该被弱化,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成绩怎样才能提高,求方法?
轻轻课堂|浅谈预初语文难度“大变化”,预初语文该怎么学?
寒假里,初中家长不了解这些语文方法,孩子差距越拉越大
走过初一(三)教辅方法之语文篇
初中语文高分是怎样炼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