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技巧】如何理解“慢练太极”中的慢?

▪️太极是中华武术的一脉,其特点就是“慢”!陈鑫云:“由起至止,须慢慢运行,能慢则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惟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返以我术为奇异,是人之恒情也,殊不知是先难之功效也。”

▪️太极与其他武术不同,太极是以慢来制动。在练功的过程中,缓慢运气,练习行云流水般流畅,整套太极拳练下来一气呵成,练完身心舒畅,太极拳的养生涵韵要在慢中才能体会。

▪️如此克服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猿意马,自然能“慢”下来。慢中运行动作,以意导气,以行应意。在精神聚敛后,要用一些意念观注感觉体验。

▪️能静就能松,太极拳的静分心静和体静,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整个身体放松。如何在练习太极拳中获得松静?那就是放慢练习。在慢练中寻找身体中的松静状态和感觉,不仅要寻找身体内部的松静,也要仔细寻找每一个拳式里的松静。

▪️慢中体会脐轮转圈、丹田磨气、循经合脉、气运四梢、抻筋拔骨、腹内鼓荡等。这种体验似真非真、似有似无,心意太执着则不能持久,反易散乱,如无心意则易分心不能用意恰当,不能落实腰脊主宰与丹田核心。故拳打有无中,无意是真意,反求在自己,别人难代替。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所谓气含阴阳,一阴一阳皆为拳,而生命之气缓慢运行,如人体血脉,缓慢清澈。因此,太极拳慢下来,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方可体会太极的深邃意韵。

▪️慢前心静体松,周身轻灵。练拳伊始,以口诀导引意识,使身心两方面都具备慢练的基础。一切都放下、都舍去,进入清净拳境,感觉似乎在艳阳下、乾坤间、花草里,又似乎在海上,摇晃晃,恍惚惚。

▪️慢后收束,如细雨,如中雨,如暴雨,己身如裸,洗髓易筋,如骷髅,没有附着,洗尽病气、毒气、秽气。三气排出体外,降于地底深处无影无踪;大自然的清气、真气从百会、从眉间、从周身八万四千毛孔进入体内。

▪️人与天合一,我与宇宙一体,宇宙中心在我不在他地,中心点在我丹田不在他方,进而无欲无我、无天无地,周身融合、圆满、舒畅。

▪️体会其中妙意,实在是不可尽言。如实训时反反复复,逐层深入,太极大味则无穷无尽,其效不求而得。

▪️太极拳从“慢而不滞、快而不乱”的内涵来说,是与其他太极拳的“匀速缓慢”的内涵相一致的,都要求达到以意行气、内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柔顺沉着、完整一气。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快与慢不在形式而在内。


▪️快与慢的标准,应该是意、气、神、形能否合一,若能合一,自然能快能慢,随心所欲,顺势而为;若不能合一,其快必乱,其慢必滞,临阵交手,必为人制。


所以,练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尽管慢。从起式开始,到收式结束,须慢慢领起,缓缓运行,默默停止,形似潺潺流水,又似和煦春风,柔顺和缓,沉着兼备。


尤须留心转关处,转关之处最奥妙,此处不留心,消息终迷茫。慢者皆在心意,四肢百骸皆悦从,心意慢运,四体缓随。意在神而不在气,在气则滞,气滞则形散,此是关键。


▪️慢练出真功,活桩有奇效。慢练就是活桩。功夫来自桩功,任何拳术都注重桩功的练习,桩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通向成功之途,因此都有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桩功练法。


▪️站桩是定桩功,慢练是活桩功。太极拳有无极桩,也有太极桩。太极桩就是活桩功,除了有一套活桩功的练法外,慢练也是活桩功。


▪️慢练能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气以静养而有益。以平和之心养浩然正气,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气和而物壮,养生有所赖,气盈而劲足,拳术有威力。


▪️慢练有助缠丝功的锻炼。意念由内而外地慢慢向周身各部位集散,使外形动作渐渐与心气相合,则内气缓缓地向意之所向目标缠绕流注,使气血周流全身,疏通经络,并使肌腱、韧带产生弹簧般的柔韧劲,在慢慢地螺旋缠绕中,意气神形似弹簧绕卷一般,久久练习即可达到一触即动的化引进击的缠丝劲。所以,练拳宜慢不宜快,顺其自然是法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李雅轩
太极拳内练三诀:全身放松、心意平和、气沉丹田
古谱秘籍2
太极拳要打得慢的原因和方法探讨
冯志强大师谈太极拳修炼秘诀
混元24式太极拳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