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属火:心的五行属火及与火的关系

  (1)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

  命理学将人体五脏的心,归属于五行之火。心,“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属火,主夏,称为君火,主血脉、主喜笑、主乐苦、司味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称为相火之器收盛水谷化物、吸收养分,并与泌别清浊之小肠互为里表。心包为心的外围,代心受邪,保护心脏,心包与司气化、主通调水道之三焦互为表里。

  火,在命理学的五行中,将人体五脏之心归属于火,照这么说来,心与火就是一回事了。人体的“心”怎么能与命理的“火”归属在一起呢?既然心属君火,主神明,那么,要阐明这个心、火一气理论,就必须从老祖宗确定五脏与五行中的这个“心”和“火”的字义来说明之。从五脏的心、肝、脾、肺、肾中,我们不难发现,五脏的“字”型和“字”义中有一个重大的区别,五脏的肝、脾、

  肺、肾这叫脏的命名用字都有个“月”字旁结构,而“心”字却没有这个结构。“月”作部首在《说文》中把他归在“肉”部,“肉”

  者,即肌肉,肌肉当然是有形有质的东西。所以古人对肝、脾、肺、肾四脏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他们在人体是属有形有质的形器结构。那么,“心”应该属于什么结构呢?心就与其他四脏不同了,“心”

  没有这个“肉”部,也就是说,心不属于一个单纯的“形器”,那心属于什么呢?意思并不是说没有心这个“形器”,而是说心是人体“神明君主”,心的功能是属于形而上的一个东西,而是更广义地表示心有神明的功能。古代圣人对五脏这个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位,不是一个随便的定位,是对人的生命的整个定位,是对整个命理学和中医学的定位,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从这个定位,我们便可以联系到命理学中医学的五行学说理论,以命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为什么“心”归属于“火”的定位呢?从命理中医学把人体五脏的心归属于五行之火这个定位,即可阐明这个问题。五行学说的金、木、水、土这四行都是有形有质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往下走的:金沉于下则生,木根于下则长,水润于下则藏,土于下谓卑。因为金、木、水、土都有重量,都受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属于形器的范围。而五行之“火”呢?唯独这个“火”,我们很难用形去描述他,五行中唯独这个火是产生热能的,凡是产生光明和热能的“火”,火气一定是往上走的,难道“火”没有重量?难道他不受引力作用?五行火的光温热能是无形无体摸不着的,五脏心主的神明也是无形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结合到了人体的“心”属命理的“火”,命理学的火主思维意识,中医学的心主“神明”。心属火之理明矣。

  (2)君火与相火

  君相二火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从大人相应的观点,概括地阐述了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特点。如《素问》说“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这说明了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特性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君火在人体属心,相火在人体属小肠、三焦、心包和肾的“龙雷真火”。古人把人体之火分成君火和相火,很显然,相火是针对君火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讨论火在人体的属所,就必须将相火和君火联系起来论之。

  五行属五脏中,唯有火和心与其他四行不同。《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心为君主之官,处f形而上的位置,其余脏腑则都为臣使之官,而处于形而下的范阑。所以,心与火为形而上之谓道,其他四行与脏腑为形而下谓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有什么区別呢?除了上面讲的这个有形无形、向上向下的区别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本质的区别:是器,他就有生化,他就有升降出人。所以,《素问 六微旨大论》云:“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器就有生化,有生化就必有不生化;有器就有升降出人,有升降出人就必有升降息、出人废。这是非常辨证的一对关系。既然有器形成,那自然就有器散之时,“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有生化就有不生化,有生必有灭,生灭相随。那么,这个生化与不生化,以及这个生灭的根源在哪里呢?很显然与这个器有关,与这个形而下有关。所以,器世界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都是有生化的,都是生灭相随。有生化,有生灭,就有变动,《易经》也好,中医也好,命理也好,风水也好,都强调一个“成败倚伏生乎动”。因此,这个变动生起来,成败、兴衰就生起来,轮转漂流就生起来。

  既然心火属形而上这个层次,位居君主,不具形器,那他怎么跟形器脏腑打成一片?作为君火,他怎么腐熟水谷,他怎么蒸腾津液,他怎么熏肤、充身、泽毛呢?那就只好由相火来处理,让相火来履行这个“凡火”的职责。因此,相火概念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性思考和实际需要的前提。所以,从形而上与形而下来讲,君火属形而上,相火属形而下。形而上,故君火以明;形而下,故相火以位。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易?系辞》曰:“神无方,而易无体”君火主神明而神无方,故以相火为方,以相火为位。神明没有方位可言,神只随缘显现,而在器世界这个层次,又不能没有方位。因此,就建立相火为方位。

  人体的心火主神明,主人的思维意识,故命理中医学五行的火与心和思维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命理中医学把命局的丙和丁,以及包括地支的巳、午、寅、未、戌中的所含之火都统归属火,火与人的思维相关,思维由火所主。然而现在将火作了君与相的划分,作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划分,这就向命理中医学提出一个问题,思维是否也有君、相的差别?在思维这个领域、在意识这个领域,哪些是属于形而上,哪些属于形而下?潜意识、无意识,以及思维中的直觉,诂否就属形而上的范畴?而逻辑思维是否就属于形而下的范畴?思维和意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那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现后面的这些思维和意识过程,这些过程中所显现的和谐与惊世骇俗,令现代的人们惊讶不已,并深深感叹。历代的科学家们都在探讨这个过程,想使之“真相大白”。心灵深处的这些东西是怎爆发出来的?心灵深处所唤醒的东西来自何处?这些被唤醒的东西并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一直潜藏在无意识领域的深处。

  外国有个叫“开普勒”的人,在《世界的和谐》一书中写道:“人们可追问,灵魂既不参加概念思维,又不可能预先知道和谐关系,他怎么有能力认识外部世界已有的那些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所有纯粹的理念,或如我们所说的和谐原喂,是那些能领悟他们的人本身固有的。他们不是通过概念过程被接纳,相反,他们产生于一种先天性直觉。”圣人孔子在《易?系辞》屮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生出来的思想可以不同,由上述这个原始意象产屯出来的创造可以不同。但是,对这个原始意象存在的认识和描述却是这样惊人的相似。这不由不使我们由衷地感到古圣今“圣”,其揆一也;中圣西“圣”,其揆一也。我们不禁要问:《易》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家为什么要将《易》立为群经之首?为什么说不通《易》者则不懂医?《易》是否就是专门探讨原始意象那个层面的东西?源于《易经》和《内经》的命理中医学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命理中医学就是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中医“心包”的意义
潘毅:为什么心五行属火?给藏象一个较全面的概括丨正安
悟医道真(二百四十一)
思考中医(74)
《思考中医》
朱熹論《繋辭上傳》 - - 香港風水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