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项训练,文档!

虚词专项练习:

1.“而” 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任重而道远

A. 则名微而众寡 B. 濯清涟而不妖 C.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夺而杀尉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面山而居

3.“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温故而知新 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而:1.A 表并列 (B表转折;C 表修饰 D 表因果)

2.C 表顺接(A表转折 B表并列 C表顺接 D表修饰)

3.A 表顺接 ,其他表并列】

4.“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B. 宋何罪之有 C.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王之蔽甚矣

5.“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肉食者谋之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 四时之景不同 C.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D.问所从来,俱答之

6.“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怅恨久之

【之:4.B 宾语前置的标志 (其他三项“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A (A代事 ; B的;C指示代词,这样的D第三人称代词 )

A(A 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B定语后置的标志; C 动词,到,去 ;D音节助词 ) 】

7.“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 以告先帝之灵 C. 以光先帝遗德 D. 以咨诹善道

8.“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 必以情 B.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 必以分人 D.徒以有先生也

9.“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A.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C. 固以怪之矣 D.皆以美于徐公

10.“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扶苏以数谏故 B. 策之不以其道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以:7.A(A介词,凭借,靠;后三项是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8.C 介词,用,拿 (A.介词,按照B.介词,凭借,靠D.介词 ,因为)

9. D 动词 认为 (A连词,来,用来;B连词,表结果,以致C副词,同“已”,已经)

10.A 例句: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C介词,用;D介词,凭借,靠)】

1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 燕王欲结于君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贤于材人远矣

A.受于人者不至 B.所欲有甚于生者 C. 受任于败军之际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环谒于众人

A.皆朝于齐 B. 万钟于我何加焉 C. 胡不见我于王 D.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答案 于:11.C (A在;B在;C和,与;D在);12.B比 (A从;B比;C在;D因为) ;

13.A 到(B对,对于;C向;D跟,同 ) 】

14.“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亲旧知其如此 B.惧其不已 C.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5.“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A.欲穷其林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 其真不知马也 D. 安陵君其许寡人

16.“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其如土石何?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耶 C.人不独亲其亲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14.D(前三项是“第三人称代词”;D项“指示代词,其中的”)

15.A( 指示代词, 那,那个;B自己的;C表示推测,估计,译为“恐怕.大概”;D 表祈使语气,“一定” )

16.B加强反问语气 (A.代词,代马 B.加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C.自己的 D.表推测,大概)】

虚词综合练习:

1.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当余之从师也 辍耕之垄上

C.以衾拥覆 屠惧,投以骨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如土石何

答案解析:C 用 (A表转折/表顺接 B主谓之间/动词,到 D他们/副词,表反问。)

2.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解析:C 表转折 (A凭借/因为B代愚公/的D对,向/比)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卷石底以出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答案解析:C 因为 (A认为 B 相当于“而”,表修饰 D凭借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公与之乘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答案解析:D(A代词,代这件事B代人C动词,到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子墨子闻之/马之千里者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知而不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解析:D 表转折 (A用/因为B代事/定语后置标志C在/对)

6.下面“以”字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解析:D 连词,表目的,来 (其他的是介词“凭借,靠”)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答案解析:B 助词“的”(A代词 C结构助词,取独,不译D 代“这件事” )

8.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答案解析:B助词“的”(A凭借/因为C 在/向,对D表修饰/表转折)

9.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B.休祲降于天 /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王之弊甚矣 D.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解析:C结构助词,取独不译 (A凭借/因为B从/比D表修饰/表转折)

10.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答案解析:C 因为 (A凭借;B连词,表目的,用来D凭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虚词训练
文言虚词考察——之以其为然于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虚词汇编-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