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狱中寄子由二首》。

苏轼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诗临其境]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狱中寄子由二首》是苏轼命运转折点的两首诗。

这诗的背景是乌台诗案。它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中有柏树,数千野乌鸦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苏轼的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远亲代劳,却忘记告诉远亲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远亲那天送饭时,出于好心,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心中极度悲伤,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出之其第一首七言律诗,他深情地对弟弟说道:

君王如春天一般圣明,是自己暗昧无知,讥谤时事自取灭亡。

还没完整过完的一生,就要偿还前世的夙债,只是自己家中妻儿十口,还要依靠弟弟多多照顾。

其实自己对生死之事并不十分在意,只是自己故去之后,恐怕每逢夜雨秋灯之时,只剩弟弟孤苦一人,思念自己的兄长。

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一句钟情]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曾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壮潇洒,但现在却锒铛入狱,命悬一线,在这首诗中,因诗要经神宗过目,所以前四句有曲意奉迎之意,后四句才真情透露。我更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更伤神”所感动。

苏轼前期春风得意,文才纵横,鸾凤飞举,胸怀抱负,而今深陷文字狱中,面对死亡,虽悲凉彻骨,但也无法执着,心下无愧,只能坦然面对,想到生离死别,苏轼对苏辙吐露心声:我死之后,我的尸骨可以埋葬在任何有青山的地方,只可惜留下兄弟,孤独地在来年夜雨中悲伤。

诗句表达出了苏轼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留恋,愿自己化作青山的一抔沃土,守望着青山飞翠。苏轼与苏辙手足之亲,他们有感于唐代诗人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相约异日功成身退、对床而眠,共享闲居之乐。此时苏轼自料将死,不免感慨昔日愿望,兄弟情深,还没有作够,吟诗作对成往矣,只剩下弟弟一人孤苦悲伤。这句诗,既有悲壮面对死亡,更有兄弟情深意长。

[诗歌故事]

面对生死诀别,一生抱负未竞,想到就要离开这苍茫大地、青山绿水,苏轼怎能不唏嘘不已?这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归宿。他的笔下无数次写过,倾尽了热爱和赞美。《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作,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更伤神”。想到死后身事,一个“是处”,足以说明苏轼对“青山”的热爱,只要有青山埋骨,就释怀坦然,慨然赴死。“更”字充分表达了对“夜雨对床”的遗憾,也表达了对兄弟孤独的同情,极写了兄弟情深。

自古青山埋忠魂,是因为忠魂无愧于青山,无愧于至亲,无愧于家国。这使我想起了毛岸英,他牺牲于朝鲜战场,毛泽东主席虽悲痛万分,但仍未让自己的儿子归葬,而是选择了让他安息在三千里江山的异国他乡的青山里。

人生无悔,青山有情。龙翰凤雏,骚人墨客,志士仁人,芸芸众生,堆就龙脊,吐纳灵气,回归青山,千年染翠。沉吟有时,草就绝句:

笑傲红尘烟火气,

江山苍翠万年青。

文章诗赋东坡颂,

千古风流立秀峰。

[无障碍阅读]

1.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2.愚暗:愚昧而不明事理。

3.偿债:偿还前世之夙债。

4.是处:处处。

5.未了因:佛教用语,没有了结的

因缘。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佳句背囊]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全诗大意是:

青山连绵,英勇阵亡,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正像落花一样,不是没有感情,化为了泥土以此来养护娇美的花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原作
青山处处埋忠骨
送错饭,苏轼以为大限将至,写下两首绝命诗,一个名句流传千古
苏轼的这首「绝命诗」,其中的兄弟之情感天动地
苏轼被人陷害入狱,无奈写下一首诗,最后两句看哭很多人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出自宋代苏轼的《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解释:我愿和你世世代代为兄弟,更要在来生续我们今生的兄弟情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