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头雨脚


“云头雨脚是古人用来形容茶汤表面汤花的用语。古人点茶,放入茶末,用茶筅调和搅动,形成茶水一体的汤花。汤花是云头,汤花边缘的水痕叫做雨脚。”


读到此,我掩卷一叹:玩儿得不土……

但我如果告诉你,其实汤花指的就是泡沫,你还会觉得献膝盖吗?


几个月前,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在北京一家小店喝茶。坐下等点单的时候,随手拿起店内一本《茶谱》翻阅。开篇几句妙笔,令我叹为观止。细究之,此册为《中华生活经典》丛书之一,封底背后印着丛书全套书名,我单列一二,就可知其风骨:


《林泉高致》

《山家清供》

《香奁润色》

《溪山琴况》

《饮流斋说瓷》

……



回来后,我买了其中几本,束之高阁,总觉得眼下的生活浊流实在不堪与古人风骨相比。举个例子吧,《茶谱》中形容饮茶佳侣,用词是“鸾俦鹤侣”……而宋代“斗茶”,比的是茶汤的颜色和茶汤表层浮着的汤花(泡沫……)。茶汤以鲜白为上,汤花讲究的是细小密集,要像白粥冷却后表面那层一样;这样的汤花能够附着在杯壁上不散,叫做“咬盏”。泡沫散去,杯壁会出现一圈水痕,谁最先出现这圈水痕,谁就斗茶输了。


云头雨脚,汤花咬盏,此谓幽玄的审美。

若剥去审美,茶事不过就是开水泡沫。世间所有事,不过就是开水泡沫。所以,审美本身,才是亘古的,赋予意义的。


我在思考的是,一切小而无用之事:酒,茶,书,琴……这些极致细微的审美,从心理功用来说,可能都是转移注意力,集中于纯粹感知体验,从而剥除杂念的过程。写这本《茶谱》的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聪颖过人,后来不堪家族纷争尔虞我诈,隐退边穷,专事茶,乐,自成一派。当一个人专注于“环回击拂”搅动汤花时,他或许能通透,皇权帝位不过也是浮沫。





我听过一个台湾老师讲西方文明史,中世纪修道院的摘抄笔记叫做Florilegium。这个拉丁文的词根是flos(花)和 legere(采集);她说这些终生隐居在修道院的抄书人,每日在清风庭院中,日晷计时,早祈晚祷,一生就像蜜蜂徜徉书海,笔下之蜜流传千古。


写到此,楼下的司机暴躁地按着喇叭,长达一分钟,好像马上就要炸了,恨不得弹出车窗飞过去,这样他就能赶上一生一次的皇冠加冕仪式。


但真的如此吗?他除了狂躁地按着喇叭,又能如何呢。


今天推荐的这段音乐,是维卡给我听的专辑。她说,“或许在城市里最安全的,还是数着光晕浅躺,或是亲吻细雨的尾香的夜晚。沉溺于感官世界也不是一件坏事。琴音渐弱,微颤,甚至是尺八转调的间隙,你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一种偷窥的快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有钱有闲人的雅玩——斗茶
闲来无聊“斗茶”玩儿
茶具建盏有何妙处?斗茶分为几步?行茶令、茶百戏又是什么?
宋人斗茶,怎么分输赢?
宋代的“斗茶”是怎么个斗法?
为什么说建盏是宋代点茶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