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想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孟子居然这样说......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孟子·离娄》

 

  译文: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所做所为却不符合这些正确的道理’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羊较瘦的观点:

 

1、孟子不支持君子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是因为孟子看到了当时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通病:教者以正、继之以怒、反夷-----子女如果不正,就生气责罚他们,子女心里已经不满了。子女再看看父母所做的,正与他们教自己的相反,于是就更愤愤不平了。因此,父子之间的代沟,相互的不满,早在子女幼儿时期,就已经播下了种籽。因此,父母子女之间,就产生了芥蒂、嫌隙。所以言传不如身教啊。

 

 

2、“父子之间不责善”,孟子所说的这句话,非常重要,点出了父子关系不睦的根源。父子之间不可要求过多。这个“责善”的“责” ,就是责备求全的意思,也就是不要过分求好。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家里住着一个“大法官”,对他的各种行为做出各种批判。父子之间如果责善,就会破坏感情,就会有嫌隙。孝道要建立在真感情上,才会稳固。清代彭兆荪的《忏摩录》中说: “家庭骨肉间,只当论恩义,不当论是非;一校是非,则有彼我之见,而争心生矣” ,在家庭父子、夫妇、兄弟之间,只能够讲感情,如果一谈到谁是谁非,问题就来了。这也就诠释了孟子所说父子之间不责善的道理。因为关系比教育更重要。

 

 

3、如果父母能够警惕亲子关系中:滔滔不绝的说教、因求全责备心态而来的怒火,而代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那君子教子又何妨呢?


H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羊较瘦,新锐亲子教育专家,倡导“孩子成长、父母自在”的教育理念。分享靠谱、实用的育儿知识,让育儿过程变得轻松、自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想健康的长大
为什么要易子而教?
傅佩荣:在家陪娃2个月,家长要疯了?家庭教育究竟该怎么做?
孟子告诫:君子别自己教育儿子
“家教史话”之三十四:《孟子论“易子而教”》
好爸爸未必是好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