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杰出华人数学家说:奥数只是点心,切莫误了正餐!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数学家 。

作为世界杰出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被称为“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

这个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美籍华人,如今已年近70,但近年来,他在数学研究上依旧十分活跃:仅2015年一年,他就在arxiv贴文23篇,以每个月两篇论文的速度进行了大量高质量的数学研究。论效率,想必是中外许多数学家们都望尘莫及!

丘成桐是一个敢说实话的人,这让他曾得罪过不少人。此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或发表演讲时,便直斥中国科技界的学术腐败问题、中国国内基础教育的修养和学风问题,更直言北大等著名高校在引进海外人才时存在造假……种种言论,让丘成桐无数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对话了这位数学界“大腕”。在说起自己的这个“容易得罪人”的毛病时,丘老很耿直地回应道:

我不习惯说假话。我所说的都是真话,得不得罪人我不在乎。不想做官,也不想赚大钱,别人能拿我怎么样?我在中国做学术这么多年,没有拿过任何学校的钱。我愿意花时间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因为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改变。

从培正走出去的数学大师

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翌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丘成桐的母亲梁若琳,也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

(丘成桐父母)

1949年,丘镇英携全家迁居香港,先经营农场,后因生意失败改为教书。尽管当时薪水微薄,生活艰难,有时甚至靠借贷维持,但在丘成桐心中,那段与兄弟姊妹一同农田捉鹰捕蛇、朔流钓鱼抓虾的童年,却是他心中“美好的沙田时光”。

关于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丘成桐曾于2011年,即丘镇英百年冥辰之时,亲笔写下一文《那些年,父亲教导我的日子》。文内,他讲述起父亲在他幼年时,带领他与家中兄弟姊妹,一同在山上朗诵唐诗宋词的日子,他说:看着大自然的景色,意境确是不一样。

在丘成桐的记忆里,父亲丘镇英爱好谈论哲学,并与钱穆等文学大家交好。还在香港沙田读小学时,丘成桐便常常担负着替父亲“跑腿”送信的活儿,有时去到了钱穆的家中,便顺势坐一阵子,洗耳恭听先生讲一些哲学言论。

10岁左右的丘成桐喜好金庸的武侠小说,丘镇英却认为品味不高,硬是给他买来了章回小说,从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到外国文学《安徒生童话》、《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背书成为了他“苦闷”的日常,但那些在童年时期摇头晃脑记下来的字句,反倒一直存留到了现在。

中学一年级时,丘镇英又由浅入深,引导丘成桐去阅读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作家的著作,日积月累,这种哲学思维训练、抽象思维的启蒙,对丘成桐思维体系的建立有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渗入到了他后来的数学研究工作之中。

2005年,丘成桐在中国艺术科学院演讲了《数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现场,他从希腊哲学与数学的关系入手,将两个毫不相关的研究领域的内在规律阐释得鞭辟入里,其丰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让人们无不感到叹服。而这些,都归功于他父亲的早期教育。

记者:你能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跟成长环境有没有关系?

丘成桐: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给了我选择权,没有让我去选择一些赚钱多的行业。我走上学数学的道路跟父亲有很大关系,他是学哲学的,他跟学生讨论时谈到,希腊哲学受到数学很大影响,我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从小父亲就让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数学和文学是想通的。在我十二三岁,我父亲除了哲学以外,也教了我很多中国的诗词,还给我了鲁迅、郭沫若、胡适的书让我读。一开始我看不懂,但后来慢慢懂了。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当时我还看《水浒传》《三国演义》,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也看。这些书,看起来好像都跟数学没有关系,可是以后我发觉其实是有相当多好处,他能够让你触类旁通,激发你的灵感。

走进并喜爱美丽的数学王国,不仅得益于年少时从事文史哲学研究的父亲对数学的尊重和兴趣,同时也离不开中学老师的点化。

丘成桐的中学是在培正度过的。

那时,刚从沙田转去培正的丘成桐野性未改,学期末,他拿着一份“英文刚刚过关、体育很难及格、音乐还需要补考”的成绩单回家了,这让他的父亲非常不高兴。在丘成桐的印象里,当年唯一很喜欢他的是教数学的易少华老师,这个刚刚大学毕业,尚处于恋爱中的女教师,每一堂课都是笑口常开。那一年,丘成桐学懂了线性方程,并热衷于用此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六二年秋,二年级,丘成桐称这一年,他感受到了来自于“数学的召唤”。当时让丘成桐开始数学启蒙的,是培正中学的黄逸樵老师:“他很懂讲课,喜欢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另外,我也很喜欢看数学历史的书,看许多课外书籍,了解做题目是怎么回事,兴趣慢慢就很大了。”

六一年,丘成桐升入初二善班,开始习惯了培正的生活。

走进了数学王国之后的丘成桐,一下子入了迷。因为买不起书,他常常跑到图书馆或书店去看书。他喜欢思考书中的难题,并开始创造自己认为有挑战性的题目。如今回想起来,他说,中学时代的这种自己去创造问题的做法,是日后促使他在研究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环节。

1963年6月,不幸降临。丘成桐的父亲因不满当时从教的香江学院埋没青年学生前途的做法,毅然辞职赋闲在家:心境不好,加之积劳成疾,猝然离世。家庭的变故让只有14岁的丘成桐一下子成熟了起来。当时在培正中学念初二的他不得不出去打短工、做家教,以解决部分生活费及学费,而他的学业却在逆境中突飞猛进

1966年,丘成桐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在大学三年级时,由于出众的才华他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丘成桐成为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丘成桐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如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以他的研究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理论物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他的杰出的贡献,1982年,年仅34岁的丘成桐教授荣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荣获该奖的中国人。

先生之风,高山流水

丘成桐对数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数学理论上,还表现在他对年轻学者的提携上:丘成桐亲自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有极高的数学水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多次荣获重大国际奖项,比如晨兴数学奖、新世界数学奖、陈省身奖之中国版等等。

与此同时,丘成桐近年来也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设立了大量的研究所,如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中心等。这些研究所的设立不但给不少人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也给不少热爱数学的年轻人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但提起国内的数学教育,丘成桐依旧“忧心忡忡”。随着国内留学热潮的兴起,丘成桐所在的哈佛大学近年来也频繁接触国内大学及大学生,通过和国内学校的直接接触,丘成桐抛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在数学界,我们与欧美还是差距很大的。这样说也许会伤很多人的心,但得承认差距。

记者:这两年哈佛数学系有没有招收中国学生?

丘成桐:有。这几年每年都有一到两个。十多年前,中国学生到美国去数学真不行。最近几年中国学生的表现比过去提高很多,这跟我们在国内搞了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数学竞赛有很大关系。

以前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国内学生的推荐信。后来发现有很多是假的,是学生自己写了推荐信,然后请教授签个名,有的教授签了名,但对学生什么情况不了解。这背后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很多高校的教授都很少带本科生。不教本科生是不应该的。这两年有很大改进,越来越多教授开始给本科生上课。在哈佛大学,教授必须参与本科生教学。比如数学系的本科生,老师会挑最好的学生去重点培养

记者:如今中国到国外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你如何看待这股留学热?

丘成桐:假如出去能去到好大学,学到学问,那是好事。但很多人是为了留学而留学,如果去到二流、三流大学,那就没多大意思了,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大学,没必要跑到美国的二流、三流大学去留学,那有些浪费青春。

记者:现在我们的博士数量过滥也受到一些批评。

丘成桐:我们喜欢什么东西一刀切。有些工科乱收博士,有些学校也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质量没控制好。美国教授带博士也没有数量限制,但质量会控制得很严。一般只带三四个学生,一般不超过10个,基本上都是高质量的,学位也不像中国这么好拿。

记者:你在哈佛任教了30年,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国内有何不同?

丘成桐:数学是训练人的思维、推理能力的学科。美国知名大学接收学生,数学和英文是最重要的两门。近年来拿了诺贝尔奖的都是数学作为基础的。相反,国内对数学则没有这么重视。在国内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哈佛后不及格。后来我发觉,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是太大,家长不希望孩子去念数学,因为他们认为数学是很枯燥,同时“钱途”也不是太好。

这些年,为了提高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水平,丘成桐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设立了“丘成桐科学奖”与“丘成桐数学竞赛”。在今年的第八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有来自270所高校的近千名学生参赛,充分显示出丘成桐的影响力。

至于如今依旧很火的“奥数热”,丘成桐也有自己的观点。他将奥数比为一个“点心”,并称“点心吃饱了,正餐不吃,那肯定会营养不良”——

奥数是人为加重了孩子负担,考的是一些偏门、刁钻的问题,很多数学问题在奥数里面是不能体现的。你奥数可能拿金牌,但对研究数学没多大帮助。我有个中国学生,奥数拿两次满分,在北大念书,到美国来跟着我学习。我发现他一些基本的数学素养还不具备。奥数是一个点心,点心吃饱了,但你正餐不吃,那肯定会营养不良。

要成科技强国,先成数学强国

在采访中,丘成桐也对中国数学发展中的理论数学进行了分析。丘成桐称,中国理论数学的水平跟不上,一直制约着中国数学的发展。但应用数学是建立在理论数学基础上的。不发展基本科学,而企图跨越过去直接发展应用科学,这会让我们犯一个大错误。

丘成桐以“GPS定位”为例,强调理论数学的重要性:

比如今天广泛应用的GPS定位,一开始大家也没有意识到它有多重要,实现定位,太空原子钟就很关键。光线从太空传播到地球再折回去,需要超级精准的“标准时间”。就是在测这个东西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地球引力对光线有影响,要用到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来解释。也就是说,引力经过地球时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没有人会想到,在做定位时会用到这个知识。中国现在是经济大国。不应当固步自封,而应该更加开放。

丘老说,“好奇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但好奇现在变成了很稀缺的东西。现在大家功利心很强,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名。好的学问不见得能使国家很快就强大起来,但是现代的强国必须有大量有学问的学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要不为名不为利去做学问真的很难。”

丘成桐独家采访视频,长达10分钟
戳↓↓↓

“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是美国《纽约时报》对丘成桐的评价。2006年,《纽约时报》刊登了关于丘成桐的人物报道,那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篇幅最长的一篇科学家报道。文章这样说: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看到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国家,欲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交融获得成功,那么最后可能就会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猜你喜欢

唏嘘!母亲挥刀砍死17岁爱女,而后自尽!只因女儿找了个这样的男友…

机智!女子发现手机被偷,在人海中靠一个动作瞬间锁定小偷夺回手机!

'妈妈,我肚子疼!吃不下饭!'8岁男孩上急诊,妈妈却发现事情不简单

4年前查出患癌的李开复,如今肿瘤消失!他的16条忠告字字戳心,别等生病才后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名第一的数学大师不是华罗庚、陈景润,竟然是他
丘成桐先生在中国的第八份义工
提问丘成桐:疫情来了,还要去留学吗?
刘克峰:快乐的数学
无问西东 唯学与研——访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丘成桐全职回归清华:兴中国基础之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