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
【摘 要】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焦着是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二者都是探讨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科学实在论肯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认为其能够指称外部实在。反实在论则否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不认为其能够指称外部实在。当然,双方的理论都在不断变化改进,发展到现在有的人甚至认为二者间的认识出现了开始融合的趋势。对于哲学学习来说,审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会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在的本质和关系提供有力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121107.htm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科学理论;客观实在
  二十世纪的科学哲学,可以说是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走过来的。真理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争论的焦点。近年来,众多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更是使其成为了科学哲学的核心争论内容之一。
  概括说来,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目的、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的元理论。它以两种预设为前提:预设一是科学的目的是给实在一种为真的概括性描述;预设二是科学理论由它们的正确性和客观性作出评价。简而言之,可以说科学实在论是科学哲学中探讨科学理论与实在之间关系的理论。也就是探讨意识之外的“实在”是什么?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成熟的理论术语能够指称实体。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是:科学理论中的专有名词有所指称,并且科学理论中的定律近似真理。
  科学实在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哲学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朴素实在论,坚持严格的因果决定论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产生的必然性;科学实在论的科学观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之中兴起的科学原子实在论。而反实在论的基本立场则植根于洛克、休谟等实证论者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感觉经验的唯一实在性,认定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不存在。
  近代早期的科学实在论者对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实在性做了假设,他们认为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就在于其真理性,而其真理性就是理论与外在世界的一致。他们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说明自然现象的必然因果性,并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使用“实在”、“接近真理”等一些概念。反实在论者则认为科学的目的是提供经验上适当的理论,而不是假定一个与外在世界一致的真理,他们认为实在论者的假设是不精确的形而上学概念。在量子理论中,严格的因果决定论模式已经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状态,这使科学实在论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显然,科学实在论者将其对宏观世界的实在论解释直接延伸到对理论实体的实在论解释是不合理的,也因此他们不得不修正了一些观点。当然,争论双方的思想理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到现在有的人甚至认为二者间的分界已经变得模糊。
  科学实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塞拉斯、莱普林、普特南、波义德、史密斯、夏佩尔和哈瑞等。反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强调范式作用的库恩、主张无政府主义的费耶阿本德、推崇工具主义的劳丹和主张建构经验论的范弗拉森。
  塞拉斯是科学实在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可以从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中推出实体的存在,强调理论实体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他认为,讨论理论实体的存在也就是讨论科学理论中的名词是否有指称对象,即看能否找到任何实体来满足理名词所需的各种标准。对某种理论实体是否存在进行判断的前提条件是:一些关于某种理论实体存在的观察命题是真的;有理论表明,如果这些命题是真的那么那种理论实体就存在着;上述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理论,它适用于所观察的这种现象。
  普特南是当代最具有影响的实在论者,他认为实在论是唯哲学,它使科学的成功不再依靠奇迹。普特南早期曾持明确的科学实在论立场,他主张从历史社会的指称理论出发来论证理论实体的存在。他认为成熟科学中的理论名词是有指称的,电子等理论实体是存在的,否则人们就不能运用含有这些理论名词的理论去说明自然现象。他还主张相继的科学理论中的名词具有共同指称对象,否则人们就不能够应用之前的任何理论。这些可以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家们的研究实践中得到证明。他认为成熟科学中的理论术语近似地为真。后来在一些反实在论者的猛烈攻击下,他放弃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立场,而转到了内在实在论立场上。
  史密斯认为:科学实在论是这样一种学说,它宣称科学方法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标准,真理在这里包含指明世界像什么。而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实在论是普遍的、知识的,假定世界独立于我们收集知识的活动,是形而上学和工程论的结合。劳丹则认为,实在论者坚持科学的目标总是要找到对于自然界更加逼真的理论。
  布里奇曼是持鲜明的反实在论立场的代表。他通过操作分析来否定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中必须采用“操作分析”的方法,所以所谓的物理实在是由科学家们自己的操作活动所决定的,也是他们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通过所使用的仪器确定下来的东西。所以可以说物理实在是科学家自己的操作活动的总和,而不是存在于操作活动之外的客观实在。从这个角度看,他否定了时间、空间、微观客体以及场、真空等物理对象的客观存在,认为所有这些名词都不反映任何的客观实在,而只不过是仪器操作的同义词。他认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事物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人们借助于仪器所认识的只是仪器活动本身,而不可能是仪器操作之外的任何客观实在。布里奇曼给反实在论提供了许多从操作主义立场提出的论证。
  到了后来,反实在论者关于理论实体的存在问题认识也受前人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者强调观察名词与理论名词的区别,把可观察性作为实在性的标准,否认理论实体的存在,认为电子、力场、遗传码等等不过是一些理论虚构或逻辑结构。历史社会学派从相对主义立场出发,也否认理论实体的存在,认为科学中前后相继的理论是不可比较的,因而不能说它们共同使用的科学名词具有共同的指称对象。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肯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坚持科学语言指称外部实在的理论。反实在论则相反,它否定科学语言的意义的客观性,否定科学的语词或语句指称外部实在。这场争论由社会历史学派的内部扩大到社会历史学派的外部,吸引了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参加,从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双方争论不休没有结果,后来罗蒂藉此提出了一种既非实在论又非反实在论的“后实在论”的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笛卡尔主义的认识论模式是“镜喻式”的虚构模式,以这个模式为基础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全属无谓的争论,应予以彻底否弃。
  审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会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在的本质和关系提供有力的参考,所以有必要认识双方争论的方法、立场以及论争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理论新的发展趋势。现在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分歧从总体来看,已经与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不同。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是否存在相对于理论名词的客观实在、以及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外,还要在承认经验能为我们提供客观的信息,科学是合乎理性的事业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承认理论与实在的关系问题,来解释科学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等等。
  【参考文献】
  [1]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
  [2]李艳芳.科学之实在论浅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
  [3]赵秉峰,胡海波.二十世纪重大哲学问题回顾[J].学术交流,2001(5).
  [4]郭贵春,成素梅.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2(02).
  [5]薛永强.普特南内在实在论真理观透视[D].黑龙江大学,2008.
  [6]许昌林.从夏佩尔的理性实在论看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D].广西师范大学,20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实在论
论科学客观性的两个层次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
斑马、细菌和小行星
文献 | 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