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耳朵护理知识大全:耳屎处理、游泳性耳炎和中耳炎

大白妈妈说:这是来自乖妈的翻译稿,信息来源于http://kidshealth.org/。乖妈,是应数硕士,IT经验 10多年玩具圈风向标,目前她居住美国,我们会不时邀请乖妈给大家带来国外见闻、先进育儿和科普!这是她翻译自权威网站的三篇文章的总和,满满干货,内容较全,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解释了耳朵结构原理和基本护理知识,很值得看。建议家长们作为日常科普收藏学习,看完对孩子耳朵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就了然于心了。




儿童耳屎的处理

棉花棒在很多家庭的浴室里常见,用来满足各种梳洗需求,最常用来去除耳屎—可是,这样做却有潜在风险


总体来说耳朵产生耳屎的量是供需平衡的。极少情况下,有些孩子的耳朵确实会产生过量的耳屎,如果影响到听力或有疼痛或不舒服,则需要去医院去除过多的耳屎。但只有专业医生才可以确定和排除导致症状的原因,决定是不是需要进行去耳屎操作。

 


耳朵为什么要产生耳屎:


耳屎产生于外耳道,也就是中耳和耳朵外肉肉中间的区域。耳屎的医学术语叫做耵聍。

 

耳屎有很多重要功能。它通过给耳道提供防水层以保护鼓膜和耳道,帮助它们保持干燥和避免细菌感染。它还能收集污垢、灰尘和其它微粒,避免它们伤害和刺激鼓膜。

 

耳屎产生后会通过外耳道慢慢向耳朵外部移动,然后在洗澡的时候滑出耳朵。大部分人的外耳道,会一直产生耳屎,所以耳道里总是会有足够的耳屎。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耳屎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常规洗澡就能让其保持在健康水平的清洁程度。


家庭护理:


如果孩子抱怨耳朵不舒服而且你看到耳朵里的耳屎了,那么用浴巾擦去耳朵外的耳屎是没问题的。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棉花棒、手指或者其它东西戳进耳朵,那样会有伤害脆弱耳道和鼓膜,或者把耳屎推得更深入导致感染的风险。

 

如果孩子耳朵痛、不舒服、听力有问题或耳朵有堵塞的不适感,则需要去看医生(对于婴幼儿,拉扯自己的耳朵可能是耳朵疾病的表现)。


许多非处方柜台会售卖除耳屎的药物,但不要不和医生商量就自行使用。


耳屎的去除:


如果耳屎导致疼痛、不适或影响了听力,或者为了诊断耳朵疾病看清楚鼓膜,医生会进行耳屎去除操作。

 

耳屎去除通常在医生办公室就可以完成。可能会有点不适但不疼,只是有些孩子对有人动他们的耳朵感到不舒服。

 

极少情况下如果孩子不能保持静止,无法配合医生,则需要去手术室完成,并会给孩子全身麻醉。

 

医生使用各种不同工具进行耳屎清除操作,包括前端有个弧形的小设备(耳挖)、抓钳、抽吸器,配合耳镜(头戴的有灯的工具,用于观察耳道深处的常规检查)。清除工作仅需几分钟,并且通常不需要其他治疗。

 

如果有感染迹象,医生会开含抗生素的滴耳药。不过大部分清除操作后不需要其他家庭护理了。


儿童游泳性耳炎(外耳道炎)


乖妈知道,对耳朵发炎,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中耳炎。但平时孩子游泳耳朵感染,其实最常见的并不是中耳炎,而是外耳道炎,所以咱把这个俗称游泳性耳炎的外耳道炎,放在中耳炎之前介绍。

 

外耳道炎,俗称游泳性耳炎,是一种耳道感染疾病。

 

耳道是把声音从身体外面传进鼓膜的通道。外耳道炎的成因可能是多种类型的细菌或真菌。

 

外耳道炎在经常长时间呆水中的孩子身上较常见,原因是耳朵中过于潮湿会刺激和损坏耳道皮肤,使细菌或真菌易于滋生。因为夏天多游泳活动,所以外耳道炎在夏季更多发。

 

不过并不是只有游泳才会得游泳性耳炎,能导致耳道皮肤损伤的事件都会导致感染。干燥皮肤或湿疹、抓挠耳道、用棉签等过于用力地清洁耳道、或把类似发夹回形针等异物插入耳朵,都会提高的外耳道炎的风险。

 

如果你有中耳感染,中耳内聚集的脓液会通过鼓膜的小洞流到外耳道,也会导致外耳道炎。


症状:


外耳道炎的基本症状是耳朵疼痛,这时拉或者按压外耳廓,会觉得疼痛加剧,有些人在咀嚼的时候都会痛。有时在疼痛出现前,会先觉得痒。 


外耳可能会变红或变肿,耳朵周围的淋巴结会变大或疼痛。耳道可能会流出分泌物,开始比较清澈,接着会变浑浊、变黄和脓状。耳道的肿胀会让孩子抱怨耳朵的不适。如果有脓和残留物,或耳道肿胀堵塞了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则听力会暂时受到影响。

 

外耳道炎不会传染,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发烧。


预防:


用非处方柜台卖的乙酸或酒精稀释溶液在游泳后滴入耳朵,可以有效预防外耳道炎,特别是容易发生感染的孩子。这些滴液在药房容易买到,注意只能用于没有耳引流管或耳膜穿孔的孩子

 

从水中出来后,孩子们应该用浴巾轻轻沾干耳朵,并且用向一侧耳朵侧头的方式让水从耳朵中流出。

 

为了避免耳朵损伤,孩子们不要自己清理耳朵。记得,千万不要把异物放入孩子的耳朵,即使是棉签等清洁物。


专业治疗:


外耳道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孩子的疼痛程度。


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会开含抗生素的耳朵滴液来控制感染,混合类固醇来减轻耳道肿胀。滴耳液一般每天几次,持续7-10天。

 

如果耳道肿胀到滴液困难,医生会在耳道内放入一根芯以便把药物引入耳内。医生有时候用轻轻清洗和吸的方法,从耳朵里清除脓液和残留物,这样可以让耳滴液更有效。


对严重的感染,还需要口服抗生素。医生可能会把耳朵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以确定到底是哪种细菌或者真菌导致这次感染。

 

可以用非处方柜台的止痛剂来止痛,不过如果疼痛剧烈,可以使用处方止痛药。一旦开始治疗,孩子会在1-2天内就感觉好转。外耳道炎通常经过7-10天就可以治愈。


家庭护理:


外耳道炎应该由医生来治疗。如果一直不治疗,耳朵疼痛会越来越厉害,感染也会扩散。

 

在看医生之前为了减轻孩子的疼痛,家长可以在耳朵上敷上温毛巾或者热垫子。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可以用来缓解不适。

 

在家,遵医嘱和按处方给耳朵滴药和口服抗生素,治疗期间防止水进入孩子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洗澡的时候可以带上浴帽,医生也可能会建议使用耳塞。


什么时候应该就医: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就医:

耳朵疼痛(不管是否发烧)、一侧或者两侧耳朵听力下降、耳朵流出异常分泌物。




儿童中耳炎

许多孩子在6个月-2岁间容易得中耳感染(中耳炎otitismedia,或者OM)。

 

一些孩子特别容易得中耳炎,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因素导致(例如上集体托儿所、暴露在二手烟环境、躺床上喝奶)。


为何要手术: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百万鼓膜造孔插管被植入孩子的耳朵,来帮助治疗中耳炎。


虽然这些感染很容易治疗,但如果一个孩子患有多种不易治愈的耳朵感染症状,或听力减弱,或语言迟缓,则都可能需要做这种手术。

 

手术会在鼓膜中放入小管子以便让鼓膜后的区域通风,并且保持中耳内外的大气压力平衡。

 

关于中耳炎:


中耳是鼓膜后面有空气的一个空洞。

 

当声音进入耳朵,使鼓膜震动,然后使中耳内一些小骨头跟着震动。这样就把声音信号传入内耳,内耳神经把信号反馈给大脑。


耳咽管是从中耳到鼻子后部的一个小通道,用于平衡中耳和外界的压力(当突然做打哈欠或吞咽动作时,耳咽管会调节中耳内的压力)。


感染:


细菌或病毒会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常常发生在孩子感冒或者其它呼吸感染的情况下)。当中耳感染后,可能会充满液体或者脓液,特别在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情况下。

 

中耳炎会形成对鼓膜的压力,导致疼痛。而因为鼓膜无法震动,所以孩子的听力暂时会有所下降。

 

通过治疗,细菌感染会很快解决。大部分的孩子耳朵中的液体会消失,听力恢复。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听力影响,会导致孩子的语言和学习能力发展迟缓。


症状和诊断:


l  因为耳朵痛,常拉和蹭耳朵

l  发烧

l  易怒和兴奋

l  耳朵里流液

l  改变胃口或睡眠模式

l  听力困难

 

如果怀疑孩子耳朵中耳感染,请联系医生。医生会对孩子的鼓膜进行检查和处理。

 

如果看起来是细菌感染(通常根据鼓膜后是否有脓液判断),医生可能会决定等等看自身免疫是否能搞定感染而不需要用抗生素。如果发烧和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则须开抗生素。这个常识很重要,因为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的细菌。

 

在一些案例中,医生会用一个针头穿过鼓膜来获取一些脓液样本,用于实验室化验。这叫鼓膜穿刺术,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来确定使用哪种抗生素。


治疗:


虽然耳管手术是很常见的处理,但手术并不是治疗中耳炎的第一选择。

 

抗生素常常会被用来治疗细菌性中耳炎,不过许多中耳炎是病毒性的,不能用抗生素来治疗。这些感染只能靠自身恢复,只有时间才能帮助它们痊愈。

 

但如果孩子频繁耳朵长时间发炎或听力下降或语言发展延迟,医生会考虑手术从中耳引流液体并置通气管。

 

因为大部分孩子是两个耳朵都有感染,所以手术通常两个耳朵都做,称为双侧鼓膜切开术(bilateral myringotomy, 或BMT)。一个叫做压力平衡(PE)或者鼓膜造孔术的细管,会被置入鼓膜,使中耳得以通风和压力平衡。

 

这个方法可以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减少液体产生,并帮助恢复听力。

 

管子在鼓膜上造成的小洞不会影响听力(实际上,对于因为听力减弱造成语言迟缓的孩子,听力会得以提高)。

 

管子会根据使用类型,放置大约6-18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不等。


鼓膜造孔术:


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到理解手术的意义,可以和孩子讨论在手术中会发生什么:

 

  •  因为会给孩子进行全麻,所以手术会在医院进行,这样麻醉师可以观察孩子。手术过程大约需要10-15分钟。


  • 手术会在鼓膜上开个小洞,吸掉中耳内的液体。因为手术可以通过耳道接触到鼓膜,所以不会有切口和缝针。


  • 手术结束时会在鼓膜的小洞中植入一个小的金属或者塑料管子。


  •  事后孩子会在恢复区醒来。大部分情况下,在医院总共也就只需要呆几个小时。较小的孩子或者有重大疾病的会呆得长点。


手术后:


鼓膜造孔管可以通过让空气进入中耳的方式,帮助防止耳朵感染再发生。包括水在内的其他物质可能会通过管子进入中耳,不过这很少见。医生会建议常规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

 

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手术移除鼓膜造孔管。管子通常会随着鼓膜的愈合自己脱落。总体来说,管子会根据使用类型在耳朵里呆上6-18个月。

 

如果管子在耳朵里呆上超过2-3年,为了防止鼓膜穿孔或者残渣堆积在管子上,可能需要手术移除。

 

虽然耳管能有效减少慢性耳朵感染,但并不是中耳炎唯一的治疗方法。大约25%的孩子在2岁前用过耳管的可能会再次使用。

 

文章来源:http://kidshealth.org/,翻译权在乖乖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岁男孩掏耳屎花了5000块钱,还做了全麻手术,夏天一定要注意这个病!
颠覆15个耳朵日常认知!你以为的爱,其实是伤害!
转帖:别让这些不经意的习惯伤害了宝宝的耳朵
宝宝耳朵进水你还在用棉签?好危险!
看到娃儿有耳屎就想掏?华西专家说,妈老汉儿些求求你们不要再手贱了!
小问题,大学问 | 耳朵老是痒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