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客记

老家村庄上,杨氏一门,人老几辈都是支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杨门的老爷子,担当支客。据说他是过去念私塾出身,打得一手好算盘。八九十年代,他的儿子杨文华接手。新世纪的头十几年,杨文华的长子杨林业接着当支客。好像去年吧,杨林业患了病,他的老小(最小的弟弟)杨林福接过支客的担子。你看,是不是像接力赛一样。

支客,也许是皖北村庄人办事的一个特别的名堂。它有些类似于主持人、司仪,而又有所差别。主持人、司仪负责的事项,支客当然包圆,但支客更侧重于对来客来人所有事项的支派。丧喜事的现场,支客体现为一种管理,一种规制,一种秩序,也是对忙里忙外支客人的尊称。杨氏父子,村里人都尊他们为支客。

于每一户人家而言,丧喜事都是天大的事,也都少不得。办这些事情,往往人多事杂,头绪繁多。而在皖北村庄,尤甚。村里人讲究多,规矩多,礼仪多,且五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来来往往的客人中,有远有近,有亲有疏。每一个人,都得安排好,招呼好。来的都是客,哪怕几岁的孩子,都不能怠慢,也怠慢不得。稍有不慎,就会“惹人家讲”。严重一些的怠慢,还会引发亲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以嫁娶喜事而论。通常都是女方和男方家分开来办,各在各家。少有双方在一起,“大呼隆”办事的。人们以为,那样做不何体统。女方家即为新娘子的娘家,也就是“给闺女”的人家。因为要早些发轿,往往是一早待客。客人中,有男方家派来的接客人,有老红人(媒人),更有女方家的亲朋好友一大堆。吃饭的时候,这些人坐在哪间屋里,每个人的座位怎样安排,都有规矩,有讲究。东家(办事的人家)的主事人,哪能忙得过来呢?

男方家办喜事,更为复杂一些。晚辈结婚,亲邻都要到场祝贺的,人客就会更多。尤其是一系列的“姥家”,一定要精心伺候——这恐怕是对母系更为尊重的原因。一个是新郎的姥家,也就是新郎母亲的娘家。还有一个,是新郎父亲的姥家。再有,就是新郎祖父祖母的姥家。N方姥家人见面,亲热归亲热,客气归客气,看起来都是彬彬有礼的。但安排房间,吃饭的座位,却随便不得。哪一方人在东家堂屋落座,哪一方人在东家堂屋的偏房落座,哪一方的人在东家至亲堂屋落座……来的客人中,谁坐首座,谁坐二坐,谁坐三座……都有相应的讲究和定数。不能马虎,不能草率。否则,轻了受人家“包坦”(褒贬),重了则可能会有人当场掀桌子。

人多事乱。这就需要有个主事的支客,挡在前面。一般而言,这个支客人,对本村家家户户的亲戚,或远或近,或亲或疏,内心里都有个八九不离十。哪一门亲戚,哪一方姥家来的人,他都提前在心里有个预案;准备把他们分别安排在哪个房间,早都有了谱。谁的身份尊贵,谁不能怠慢,他基本上是有数的。客人们陆续来到,他要有言在先:请到某间屋里落座。而且这话,他都会反复说明。

待到吃饭之前,他还会亲自到那些所谓怠慢不得的人所坐的屋子里,支派、安排具体的位次。支客一安排,本来互相客气、互相谦让的场面,戛然而止。谁坐那一座,就有了准星。支客安排得当,都不会有意见;安排失当,有的人则会悄悄地递话:应该是啥样的。

由此可见,村庄人办事,支客一定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什么时间放炮,什么时间上座,什么时间下盅筷,什么时间上酒上菜,都是他“一声令下”。当然,拿得起支客这个瓷器活的人,也必是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拿得住的人,而且对人事场上的礼仪、规矩懂得多,会说话。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有时候,再精明的支客,也难免湿鞋子。但常干支客的人,却往往能够“化险为夷”。一个方法,是把丑话说在前头。二一个方法,一旦出了岔子,他会第一时间赔礼,赔罪,赔笑脸。老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支客都做到了这个份上,有人在细枝末节上不管不顾,不依不饶,则属于闹事了。他失了礼,也就失了理。在场的所有人,都会瞧他不起。

1991年,我结婚的时候,支客是杨林业的父亲杨文华。那老爷子,精精神神的,说话利索,办事尽心。他该属于我祖父的知交。办事之前,祖父专门到他家里,跟他介绍了几门重要亲戚的情况,让他心中有谱。结婚当天,我们家把全部事项,都交给他打理,包括上账的贺礼,都交他统一管理。伙房上需要临时采买,也都从他那里支取现金,由他派人上集。一天下来,老爷子累得不行。事必,祖父带上我,提些小礼品上他家,登门答谢。

2012年,我父亲去世。父亲是晚上七时多,在医院落气的。等到赶回老家,已9时多了。我连夜,跪请的是杨林业主持大局。当时,他已睡下。听我简单讲了情况,他赶紧披衣下床,跟我一道紧赶慢赶到我家。第一件事,安排几路送信人。老家风俗,凡老人去世,都要给亲戚朋友送个信。人家得了信,才能来。第二件事,请帮忙的人。村子里,这样的事,大都由村里人负责帮忙,耍过洗碗,填柴做饭,拉桌子板凳,要用很多人。第三件事,确定招待客人的烟酒的档次。这些事情,经过征求我和母亲的意见后,都由杨林业拍板定夺。

当地习俗,办理丧事,都是三天。那三天,杨林业喊哑了嗓子,腿也有些瘸了。每一顿饭,就他一个人吃在最后。有时候饭菜不够了,只能凑和。整个人都显得瘦了一圈。如今回想起来,多亏了有个支客人,多亏了杨林业这个支客。如若不然,真够我这个没办过事的人忙活的了。

2014年秋天,杨林业患了病。可能跟中风有关。出院后,他走路说话,都不是很灵便。于是,他的最小的弟弟杨林福,当起了支客。而且据说,从已经办的几回事看,杨林福也还称职,也有他父亲和哥哥的风范。

我写这篇《支客记》,其实也有向杨氏一门致谢的意思。毕竟,支客,该属于村庄里一个特别的“职业”。它没有报酬,但干的人都是尽心尽力的。我相信,只要村庄还在,支客就会延续下去。这是因为,村庄人祖祖辈辈的情分,不能割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加婚礼四戒
国学知识 | 古代拜堂全过程
村庄物语 | 村庄的知客,必是见多识广的人
春节:父亲、年猪和村庄
【醉游记】万玉忠《幸福古村漫步》
【散文】请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