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朝烟雨桃花扇

前言

有些东西似乎是绕不开的,即使擦肩也能重逢,进而迷恋。《红楼梦》如是,昆曲也如是。

最使我沉迷的,不是它悠久的历史,也不是它穿越到如今的活色生香,而是它的明媚、委婉、清丽、熨帖,连服饰都是淡雅的纯色系。一抹胭脂临水照,大江东去浪千叠。

昆曲诞生于嘉靖年间,那是商风大渐、市民阶层走上前台的时代。因此,雄浑和豪迈与之渐行渐远,弦索上跳跃的不再是易水悲歌、衣冠似雪,换成了游园惊梦、扇底桃花。精致,柔靡,细腻,有几分藏在淡淡忧伤里的幻渺和深沉。不再替英雄立传,开始为众生传情;不再执着于高贵的枷锁,开始触及寻常的感怀。于是,我们看到其中的粉垣晴日、少女怀春,流连梦里、生离死别。这是人世间通俗不过的情感和企盼,饭后茶余,绕梁不散。六百年的时光,使得每一句戏文、每一个唱腔都余韵悠长。

然而,所有的生命都不曾沉沦,所有的清雅都不会堕落。所有的亭台轩馆都依稀记得,秀丽的江南曾有过“开读之变”。五个普通的市民,不曾无原则地笃信任何说教,却面对着人人皆知的权力之恶,亮出了自己深埋在心底的勇敢和良知。袅袅茶香和茵茵草绿,并不能使一片土地不问魏晋、醉生梦死。也正因为如此,水榭秦淮的歌女香君在燕子楼中空守,任碧血点染桃花。无论兴亡,总有人践行过操守和勇气,所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他们从舞台上走过,把悲欢离合留给台下神色各异的观者,不仅仅是才子佳人情归眷侣,更有伤心血泪烟雨南朝。

所谓魅力,就是庄子与蝴蝶的互换。看着那些因为灯光和扮相而格外美丽的演员,常常让人产生一种关于时间和身份的错觉。随着一个个音符飘散的,是一种类似梦幻的真实,似乎身边熟悉的一切都不曾存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最撩人春色是今年。一串百折千回的嗓音还来不及落下,每个人都穿越到了现场,一起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当曲终人散,从另一个世界脱身归来,回味之余不禁慨叹:是谁变了这样的魔术,用一个舞台、一身戏服、一段文字和音乐,就在特定的时空,成就一个看不见入口的桃花源?

然而这样的天籁之音,却由于沧海桑田的沉浮剧变,长期沉寂。还好,它没有像嵇康在刑场上弹起的广陵散一样成为绝响。

大凡美丽,总是风雨飘摇,春残花落,昆曲也不例外。它无比惊艳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规范严格、潜移默化,不能速成、无法讨巧。这对于每一个投身其中创造这份美丽的人而言,意味着甘苦不移、心无旁骛。在遍地繁华的世界,一墙之隔的他们有多么不易,一语难言。不必把光环和赞誉强加在他们头上,一样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执着于自己的选择,无法负担额外的重量。六百年的薪火相传,期间无数次我们知晓或者不知晓的狂风骤雨,最终在厚厚的灰烬中藏住余温、重见天日。虽然在漫天熠熠的灯火之下,一缕微光并不起眼,但它承载了一个民族古老的真实,由无数心血滋润和点亮。相比之下,那些今天耀眼的光明,熄灭却只需一个开关。

我曾异想天开地希望昆曲能大范围地流行,成为现今文化的一个主脉。在仔细聆听过那些难以言说的幽雅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并自惭于幼稚和无知。

试想,有哪一种幽雅成为了流行,又有哪一种流行保留了幽雅?唱起阳春白雪,国中相和者不过数十人,千载以下,并未改变。精致和美丽自有适合的归属,却不会是狂热的喧哗和骚动。一时的追捧和拥戴易得,不变的相知和爱恋珍贵。那些守住了美丽的人们见过流水高山,不拒粉丝,更觅知音。一曲婉转,百年余脉,怎禁得起泛滥的围观?

所以,将它深深地隐藏在如烟柳色、临水楼台,等繁花吐蕊、茶香绽开时,听唇间珠玉,看袖里关山。

南朝烟雨《桃花扇》

——从此,这柄普通的扇子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象征。正面,是一腔炽烈的心绪诉说火热的表白,格律不减温度;反面,是一支飘零的花朵展示无奈的诀别,墨迹难掩血痕。所有的“情”都将被“血”打败,暗示了一个王朝的末路和未来。

西方文艺作品最震撼人心的元素,常常表现为人性良知和自我救赎,而东方文艺作品最流传不朽的内核,往往蕴含着关于时空的感慨和道义气节的坚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无尽感慨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浩渺苍茫,总是在传统的中国式心灵里,激荡起无边的波澜,深不见底、梦里依稀。

一柄扇子,一次邂逅,一刻春宵,一路风雨,一次重逢,一片凄凉,一种顿悟,一缕哀伤。大幕拉开,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段岁月里,歌楼舞罢,骤起烽烟。

21岁的侯方域,俊颜雅望、东洛才名,顶着侯司徒公子和复社领袖的光环,到秦淮水榭消遣春色。16岁的李香君,温柔纤小、宛转娇羞,还在等待一个属于少女特有的人生际遇。只是美丽而脆弱的容颜,常常只是繁华的装点,一宵冷雨过后,随水无痕。绮丽的故事一开头就有一层隐藏的色彩:“绿草粘天,谁是还乡之伴;黄尘匝地,独为避乱之人”。时光已经悄然进入甲申年——历史过山车的险峻轨道上,山雨欲来。

和所有才子佳人一样,两个人拥有了一段美丽的开始,佳期如梦,直到一个刺耳的名字阴魂不散,惊破霓裳羽衣。原来,这一段难得的美丽背后,是一局波云诡谲的棋。那些纠缠不休的黑白疆界,从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交错扭曲。浩浩东林鼓起天下正气,但春秋笔法的大义微言,常常并不能救民于水火,相反高标见嫉,树立旗帜就注定招来无法言和的敌人。

从侯方域倾慕李香君那一刻起,客囊羞涩的他和处心积虑的阮大铖之间,就有了一条模糊的连线。丹青名盛、洒脱风流的杨龙友,谈笑间合纵连横,将这条线掩盖得更加模糊。一切都将在心照不宣中各得其所,如果这个女子,不是李香君。

兰有国香,人服媚之,于是她叫香君。一个如此义正词严的名字。像上天注定一样,她将名符其实。身在歌楼,是命运的捉弄,而心在何方,却听从灵魂的感召。不是每个人在钱财面前,都会保持无原则的沉默。作为继承东林遗风的复社君子,侯方域却没有首先表现出坚定和果决。有时疑惑那时的江南士子也许真的已经失却了血气,以至于不耐池冷,跪于马前。

后人无法选择历史的内容,也不应当选择看待历史的角度。铁骑踏过江南的当时,除了剑影就是刀光。三分之二的明月独照的扬州,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扬州,用满城无辜百姓的热血,映红了梅花岭上那一抹残阳。也因为如此,我对于钱谦益等人的所作所为,总是不能释怀。大概每个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首阳山,只可惜绝大多数只饿了几天,就投向了另一个并不温暖的怀抱。平心而论,他们不是悲歌易水的英雄,我能理解;但一群以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标榜自己的人,却在最后关头丢掉了素日的标榜,只剩下虚伪和懦弱。若干年后,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渐渐忘记过去的生活和信仰,以能在一个本来不比自己高贵的人面前自称奴才而觉得无上荣耀。

顾炎武说:亡天下。这三个浸满血泪的字,注定了所有的侯方域和李香君都将悲剧收场,无所遁形。只不过,刚刚琴瑟相和的公子和美人,此时身在局中、全无预料。

此时此刻,一江之隔的中原大地已经是危如累卵、变局丛生。作为帝国权力中心的北京被另一个踌躇满志的人占据,大明王朝最后那个英才盖世却生不逢时的皇帝,十七年殚精竭虑仍然无力回天。一颗长歪的树结束了一个衣冠不整的人,江南半壁瞬间陷入难以描述的骚动。两个月之后,自以为将成为北京城下一个主人的枭雄仓皇出逃,扼守着大明帝国生死命脉的将军放开了关隘。于是宛马嘶风,长刀从锦绣上划过。

腐烂的泥土反而能催生艳丽邪恶的花朵,当整个中原大地的多米诺骨牌不可收拾地接连倒塌时,江南却堂而皇之地诞生了新的大明皇帝以及一班从龙过江的功臣贵戚、孝子贤孙,凤阳督抚马士英走在他们前面。不要忘记,凤阳是太祖洪武皇帝的家乡。

接下来,这个诞生于危急之中的朝廷依然看不到一点重整山河的历史责任感,反而弥漫着“过把瘾就死”的末世癫狂。癫狂之下,侯方域成了与宁南侯左良玉暗中勾结、引来叛兵的罪人,李香君成了三百两银子必须买走的一件玩物。爱情,已经走到了命运的悬崖边上,不要说长相厮守,匆匆一别之后究竟能不能重逢,有幸重逢之时,人还能否一如今日?

作为定情之物的扇子,题着一首诵罢留香的诗句。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桃李的东风早已过去,凛冽的霜雪已经降临。如狼似虎的迎亲队伍深夜而来,守在楼下,一份浓烈的情感,终究无法与权力和重力抗衡。香君只能动用最后的决绝,以毁灭自己的方式逃避满足别人的命运。最后还有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插曲,她的“养母”李贞丽扮成新人上轿,匆匆夜去替娥眉。

本来就是马士英妹丈、阮大铖盟弟的杨龙友,此时已占着南明朝廷的一个编制,从罢职闲居走到了台前。经过他妙笔点染,扇面上触目的红色变成了桃花,原来妙笔生花也可以如此凄伤、让人回味。从此,这柄普通的扇子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象征。正面,是一腔炽烈的心绪诉说火热的表白,格律不减温度;反面,是一枝飘零的花朵展示无奈的诀别,墨迹难掩血痕。所有的“情”都将被“血”打败,暗示了一个王朝的末路和未来。

真正的《桃花扇》,到这里就可以结束。扇子已经完成了象征,接下来的故事或凭青史佐证,或凭想象忖度,已经难脱既定的轮廓。果不其然,一番颠沛流离、阴差阳错后,两颗因为无尽的思念而焦灼难捱的心,在栖霞山的万千云雾中渐渐冷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南朝不复昨日江山,还有什么能够让人足够流连?爱情的奢侈在于:它需要适合的土壤来安顿,而本身却无法长久地安顿其他。于是灵光一现,对面何人,改换服色,进入同一个世界中的另一个世界。

最摄人心魄的悲剧,不是苦情戏里的珠泪难收,而是铁一般的现实横亘眼前,没有缝隙、不能绕行、不被悲伤感化、不被仇恨打破,追究它的起源,竟然看到自己。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结局,是一个时代急速滑坡后的必然,而导演了滑坡惨剧的,依稀是大明王朝的百年历程,作为大明土地上生长的两个人,不过是轮回的承受者。

历史上这个故事的结局,确实和出家有关,但不是两个人,是一个人。侯方域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接受了现实,李香君毁掉了扇子,同时毁掉了自己曾经不惜一切捍卫过的象征。还有些观众不满于悲凉的落幕,反问为什么不能两个人在乱世之中扶持度过。其实,这个故事提纯了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空中难以言表的心理:腐朽没落的世界正是自己所熟悉、所寄托的,而能够带来生机的变革却伴随着无权选择的毁灭。无论是坚持气节还是顺应时势,都不能逃脱历史酿成的死结,都无法消解深藏心底的悲感,而具体的结局,已经不再重要。

孔尚任以宛转清丽的笔触讲述了这个五味杂陈的故事,戏里最后的收尾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唱起阅尽沧桑的黍离悲歌。在三百多年前王气黯然的金陵城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无论是看白纸黑字的剧本,还是念作俱佳的演员,我最后都会刻意忘却这些过于沉重的话题,而转向无尽黑暗中的那些光亮。短暂的夜曲笙歌、两情相悦,短暂的酬国热血、兵马声威,短暂的激浊扬清、粪土王侯,短暂的李代桃僵、古道侠情。正是这些美好和光亮,使得乾坤不会彻底沉沦,生命不会了无趣味,一如大观园里的结社填词、群芳贺寿,虽然不能阻挡朱楼坍圮,但毕竟给其中的人们留下心底的阳光。一个珍藏着阳光的灵魂,就永远不会埋没于黑暗。

悲剧使人警醒,而不是颓唐。侯方域和李香君遁入空门的背影,总在催促后来的世界。所有人的劳碌和智慧,都指向一个从梦境中脱离的桃源。在那里,每一份爱情都能开花结果,每一对燕侣都能赌书画眉,每一个白发老人都不再唱起令人肝肠寸断的《哀江南》,每一片土地上都不再有夜来惊梦的鼓角,每一条河畔的身影都能自由地欣赏春天。

空寂的画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纷繁的思绪,因此,将镜头再推向侯方域历尽波折后,终于回到媚香楼下的那一刻。山河破碎,大势难言,多少次刀锋上起舞,只为心中不变的容颜。映入眼中的却是空阁一座,草木深深。这一刹那的空旷和迷茫,更像《桃花扇》后现代主义的概括和表达。

燕子楼中人已去,一树桃花似往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仕风流,夏季一曲《桃花扇》||新闻~昆虫记
红楼解密:晴雯撕扇是对《桃花扇》的否定
侯方域:桃花扇底是流离
李香君:被权力玩弄一生的女子,却成全了中国最伟大的悲剧
揭秘:李香君作为秦淮八艳之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爱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