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堆堆子记

堆子是村庄常见的物事。一般而言,它指的就是柴禾垛。午收过后,麦穰堆子就立起来了。秋收后,立起来的则有秫秸堆子,稻草堆子,豆秸堆子。这些堆子,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在村庄随意排列。虽然堆子们是静止不动的,但因其错落有致,却给人高低起伏的动感。

过去,堆子是村庄典型的标配。有村庄,就会有堆子。大集体的时候,生产队的晒场上,最惹眼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堆子。那时流行的话说,撕把白云擦擦汗,对着太阳吸袋烟,就是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来形容堆子之高的。后来土地到户,家家户户门前的晒场,也都有高低不等的堆子。

这些庄稼的秸秆堆子,根本上,就是打下粮食后的杂碎,废品,下脚料。但时光倒流回去,于农家而言,它们可都是宝贝,舍不得“浪派”(浪费)掉的。

堆子首要的功用,就是烧锅做饭。也就是用作燃料。农民称之为“柴火”。彼时,村庄人家,家家户户的锅屋(厨房)里,都有手工支起的锅灶。早先是用土质土坯,后来改用砖头垒砌而成。普通人家是两口锅。靠里是一口大锅。用来熬煮稀饭,蒸馍,做干饭。也常作为插猪食的工具。大锅的后角,抱有一个直通房顶的烟窿筒。柴火燃烧的炊烟,由此飘向外面。紧挨着大锅的,是一口小锅。也并不小,略微比大锅小些。它主要用来炒菜。

家庭主妇掌勺,一般只在锅灶后活动。锅灶前,称为锅门。锅门前往往有一方小空间。那里是盛柴火的地方。但通常,这里的柴火并不十分充裕。村庄人都知道穷锅门、富水缸的道理。即锅门的柴要少,水缸里的水要多。这其实是一样强烈的消防意识。这是因为,在锅门坐着攒火(往锅门洞里填柴)多是几岁的孩子。孩子负责攒火,即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见证。但因为孩子小,很容易在柴火还没有燃尽时离开,掉到锅门地下,弄不好就酿成火灾。所以锅门要“穷”。但万一真的失火了,又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来扑灭。所以水缸要“富”。

因为锅门总是“穷”,农家烧锅做饭,每一顿都要到柴火堆子上,去“拽”柴火。一次要“拽”两大提篮,才能满足所需。当然,人口少的人家,一顿饭一小提篮,也许就够用了。

堆子的柴火,还有另一个功用,就是作为牲畜越冬的饲草。一年四季,到冬天草木凋零。此时,农家饲养的牛、羊,基本上就靠那堆子上的柴草过活。那时候,村庄的很多人家,都有一条耕牛,称得上农民家庭最为金贵的财产了。尤其是雌性的兕牛,不仅能繁殖牛犊子,还能下地当作犁地的动力。羊也是。一户人家能养几只羊,到了年关,一家人的过年费就有了着落了。冬季,万物肃杀,地里的青樱,都不见了。它们只能吃那堆放的柴草。当然,牛羊这些牲畜,一般也都“甜乎人”,在吃的问题上不讲究,有啥吃啥,主人给啥吃啥,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也正因此,彼时农家的堆子,在堆放即堆堆子的时候,有很多学问跟技巧。

通常,堆子都是露天堆放。没见过谁家的堆子,堆在室内的。不仅因为农家少有多余的房屋,而且那样做,也没必要,露天就能解决问题了。堆堆子首要的关键,在堆子顶。顶端盖得好,就不露雨。如果盖得不好,容易露雨。雨水从上到下,渗入堆子内部,柴草容易霉变。霉变的柴草,不仅烧锅不好使,喂牛喂羊,牛羊也不吃。这样,一个冬天,几个月时间,它们只能喝西北风了。

堆堆子盖顶,农民习惯上称之为镇顶。镇顶的方法有二。其一,在顶端,铺上厚厚的一层麦糠。麦糠,即小麦打场脱粒后剩下的萼囊子。其中有短碎的小麦秸秆,有麦籽儿外面的那一层薄皮。农民都知道,麦糠是离水的。一小堆麦糠,经过了一场雨,哪怕上面不盖任何遮雨的东西,除了最上面的一小层,下面都还是干爽的。其二,麦糠的上面,再糊一层农家泥,用泥抹子推匀,抹平,就Ok了。保管一年四季,都没事。所谓农家泥,就是在泥土中,拌有麦糠,掺水和出来的泥。因有麦糠在里面牵牵扯扯,下雨天,雨水不容易渗进去。

堆堆子还有个关键,就是要堆得高。也就是像盖楼一样,向空中要空间。农家的房前屋后,地方总是有限的。而且这一堆,那一堆,到处都是小堆子,也不雅观不是。因此,过去在村庄,会堆堆子的人,或者说堆堆子技术高超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把式。他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练就了一番堆堆子的本事。

根本上说,堆堆子,就像盖楼房一样,从最基础、最底层就下了一番功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堆堆子讲究的,也是这个道理。底子要大方,不能太小。每一铺子柴草,都要压实,且互相扯连。从最底层,一层一层往上堆,每一铺子都要放得是地方,而千万不能有任何的悬空。如果出现悬空,发现了就要揭掉重来,不怕费事,而不能图省事。结顶之前,要根据剩下柴草的数量,保持上下方的大小、粗细的协调。这不仅关乎堆子外形的美观,更关乎堆子的安全——不至于被大风吹倒。

在所有柴草堆子中,麦穰堆子是较为特殊的一类。打场时经过石磙碾压后,麦秸已变得穰乎了,顺滑。堆起来,比较费劲。也正因为费劲,堆麦穰堆子也更见功夫。经验丰富的人,堆麦穰堆子不求急,讲究个慢,慢工出细活。堆个一尺来高,就要在四周修饰,把周围散开的、悬空的麦穰子拽下来,如此反复。等到堆子高耸入云了,结顶了,再要修饰一遍。这样,堆出来的麦穰堆子不仅高高大大,而且四周整齐划一。老家池家岗,六十年代曾有一位县里的官,下放在这里。他看生产队晒场上的麦穰堆子,就很奇怪,以为那四周是用刀裁的,“那得是多大的刀呀!”他这话,池家岗人一说,就是几十年。迄今,上了年纪的池家岗人提起来,好感觉好笑。

风水轮流转。曾经在村庄风光无限的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庄稼都是机械化收割,秸秆都留在地里。而且农家早已不养牲畜了。老的小的在家看老谱,人口少,烧锅做饭用柴火的也少见了。堆子,正在从村庄消失。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成为永远的往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庄物语 | 村庄的修辞:炊烟飘散,注定飘成了整个村庄的钟摆
怀想地锅饭-郑州日报数字报
过 冬
有亲朋自山外来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倪红艳|半世柴禾香
怀念童年时的柴火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