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国人玩文玩?不玩动物制品,玩动物...




文玩,从来不拘泥于材质,也不拘泥于种类。在中国,我们其实有很多传统文玩的品类,不仅仅局限于各式各样的核桃、菩提、玉石珠宝等等,还有一些是活物。比如老北京人常常玩的花鸟鱼虫。而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国外的虫儿。


其实玩虫儿这个事相比于其他文玩,更多的是一种消遣,之所以玩虫会被算在文玩里,是因为玩虫的人大多数也都玩文玩,比如玩蛐蛐罐,鸣虫葫芦等等。但是玩虫的人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玩虫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斗虫儿(玩钱的!),而且一玩就是一万人民币一把。


而斗虫儿这个事,可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中国的东南亚各国都有斗虫的项目。这其中,当属泰国的这个小村庄,玩的最嗨了。


在泰国北部农村,每年都会举行一项独特的活动:斗甲虫。参与者通常是低收入的农民,但赌注却非常高,从100泰铢(约合人民币19元)到50000泰铢(约合人民币9800元)不等。


而泰国人都的虫子与我们平时用的蛐蛐也不太一样,他们用的是一种被叫做犀牛甲虫的虫子。当地人一般在9月份甲虫的交配季节在丛林中捕捉它们,一只普通的犀牛甲虫能卖到50泰铢(约合人民币9.6元),但一只“冠军甲虫”的售价可以高达3000泰铢(约合人民币560元)。图为清迈的一个路边甲虫摊。


甲虫的主人会把它们带到“竞技场”,通过体积大小匹配对手。而让两只甲虫争斗的方式则是在旁边放一只装有雌性甲虫的笼子:雌性甲虫会分泌信息素,使得两只雄性甲虫为此争斗。比赛胜利的标志是一方折断另一方的触角。一般来说,失败的甲虫会被放回丛林,而获胜一方则会被饲养在甘蔗块上,等待下次“战斗”。

斗虫儿文化,起源于中国的唐代,是中国汉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在中国的古代,并不是只有达官显贵才可以有实力和时间去斗虫,平常百姓家也一样会把它当做娱乐活动。


而斗虫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强大的,“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说的就是明宣宗这位皇帝。而明宣宗这一生励精图治,创建了仁宣之治,结果也免不了因为喜欢促织,而留下了一个“促织皇帝”的称呼。ps:不同于乾隆皇帝和核桃,这个“促织皇帝”的称呼,可是实实在在出现在史书记载的。


而南宋奸臣贾似道作为一代权相,斗蟋蟀误国,落得个千古骂名。然而,他作为斗蟋蟀爱好者,却总结经验,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蟋蟀研究的专门著作——《促织经》,堪称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贾氏《促织经》原著今已不传,现在见到的是明人周履靖的续增本。其对蟋蟀交配习性的发现,更是发前人所未发,颇足称述。在今天,对于昆虫学史的研究,亦不失为一份难得的史料。


当然了斗虫儿这个事不仅仅局限于泰国,它还是全世界的一项文玩活动。日本人还举办了一项叫做《世界斗昆虫比赛》的项目(明显又是偷了我们老祖宗的文化)。


那么作为一个文玩人,我们老祖宗的虫儿,又是怎么玩的呢?


【今日知识】

老北京三九天的交响乐---鸣虫


北京的冬天寒冷而无生机,所以北京人在这冬天总想着弄点有生机的活物,今天小编就和您一起探秘老北京三九天的交响乐----鸣虫。

暖炕育鸣虫,在严冬里仍能听到悦耳的秋声,那么人工饲养鸣虫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至少晚明的时候就肯定有了。“促织感秋而生,其音商,其性胜,秋尽则尽。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其土置暖炕,日水洒绵覆之,伏五六日,土蠕蠕动,又伏七八日,子出,白如蛆然。置子蔬叶,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匝月则鸣,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帝京景物略》,促织也就是蟋蟀,北京人一般叫做蛐蛐儿,是北京冬日所养鸣虫中比较常见的,此外还有蝈蝈,油壶鲁等。下面小编将一一为您介绍。

1、蝈蝈,别名有聒聒、螽斯、螽斯儿、油子(河南漯河与平顶山交界处,苏北徐州地区)、叫应(北京西部张家口至山西)、土喳子(四川南充)。

2、蟋蟀,北京成为蛐蛐。蟋蟀、油葫芦、蝈蝈号称中国三大鸣虫。三大鸣虫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当数蟋蟀。古人玩蟋蟀讲究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留意于物'。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贾似道,竟然因玩虫而误国;第二种境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蟀作为赌博手段;第三种境界叫'寓意于物',这是最高境界,多为文人雅士所为。

3、油壶鲁,似蛐蛐但是比蛐蛐大,又名结缕黄、油葫芦,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除了这些之外,文玩人玩的还有很多的鸣虫。类似札嘴,梆儿头,金钟等等,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小编就不为大家一一介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人玩虫的文化--黄卯溪
我说我玩儿之鸣虫
蛐蛐
爱斗蛐蛐的皇帝朱瞻基
乡野小秋虫,竟有大妙用
论古人的斗蛐蛐上瘾风潮,比网瘾还夸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