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宏启观察 || 核心素养与规划未来


2016年,伴随着各级政府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中小学校也都纷纷制定学校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掀起了新一轮的“规划热”。同时,教育界对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在今年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规划”与“核心素养”这两个热点之间有没有关联?在规划制定中,作为学校最高“首长”的校长该发挥什么作用?


校长要重视规划及其作用。目前很多校长对规划很重视,也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但也有校长做规划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者是为了与别的学校比拼看齐,所以他们对于规划问题表面上重视,实际上轻视,经常是找三五个人“攒”一个文本交差了事。这样的规划必然空洞无物,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和操作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规划制定,对于校长而言,是几年才一遇的良机,是展示校长领导力的关键时刻。校长的顶层设计能力和战略思维水平,校长的领导能力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在学校规划中一览无余。在制定规划时,校长们要思考:学校这只航船将驶向何方?几年后学校将有怎样的实质性改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规划,无论是个人的、学校的还是国家的,都必须回答几个基本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去?学校规划则要重点回答学校“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几个关键问题。全校上下对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如此才可能形成统一认识、统一意志,让规划成为学校战略管理、科学管理的利器。


首先,要明确学校“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的问题。当前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许多学校做了很多事情,但对于这些事情该不该做、为什么该做或不该做并不清楚。学校工作的碎片化和盲目性严重,主体性和科学性不足。师生生命有限,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学校的各种资源也有限。因此,学校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不是多多益善,不能老用加法、乘法来进行学校改进;而应做最该做的,把最该做的做到最好,把有限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用到最该做的事情上去。校长需要不断聚焦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明确现存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因此,制定规划不能匆匆而为,“规划未来”是一个校长最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其次,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规划制定中的工作很多,最需要校长把握的事情是:树立明确的正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规划的灵魂。校长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把学生当做获取学校政绩的工具,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校长要立足社会发展前沿,深入思考:面向21世纪,学校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校长需要跳出学校看学校,站在高处、远处,站在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视角,审视和优化培养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当前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升级换代,必须聚焦于21世纪的“核心素养”,即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素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由过去重视培养“考试技能”,转移到重视培育“核心素养”。只有如此,学生将来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再次,明确“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现阶段学校提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肯定会遭遇一定阻力,包括来自家长和上级领导的阻力。校长对此要有战略定力,不管外部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坚定坚决坚持,不要被来自外部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师生精力有限的条件下,校长要重新调整学校的工作安排,衡量学校一切工作(如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研工作、管理工作等)的尺度,应是其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对核心素养培育的贡献度;与核心素养相关度不高、对核心素养培育贡献度不高的工作,可以少做甚至不做,以腾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


明确与正确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也是学校规划的“魂”与“根”。“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此为至理名言,我们在制定学校规划时,需要谨记于心。



(作者系本刊编委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祖荣教授:校长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特稿|学校规划研制要经得起“四问”,把握好“七个度”
教学|学校如何进行课程顶层设计
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着力点
给校长的暑期书单
【教育探索】田保华: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