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简单,魏忠贤不讲理
userphoto

2022.12.22 湖北

关注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很多王朝都是因为宦官的原因而覆灭的,比如明朝魏忠贤、秦朝之赵高,东汉之十常侍等。

但是近些年来在史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说法:大明王朝之所以迅速垮塌,是因为魏忠贤死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都说宦官误国,大宦官魏忠贤在世时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在当时这是人人皆知的,为何说魏忠贤死了之后大明王朝就开始衰落垮塌了呢?

魏忠贤到底是什么人?

为何身为宦官却能把持朝政多年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宦官,魏忠贤。

问题少年的“悔过自新”之路

明王朝中后期,为了满足王朝中达官贵族们的糜烂生活,朝廷便找各种理由来剥削压迫底层人民,各种各样的“税赋”油然而生。

随着压迫进一步加深,明王朝的底层百姓们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为了交期朝廷的各种赋税而变卖田产甚至卖儿卖女那是“习以为常”,魏忠贤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

公元1568年,魏忠贤出生在河北一个小农家庭,本来家里有房有田日子还算是可以过下去。

但是为了要交朝廷的各种税,魏忠贤的父亲变卖了几乎全部家产,因此他的家境变得一贫如洗,很快魏忠贤的父母就过世了。

由于家境贫寒,且父母双亡,魏忠贤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经常风餐露宿流落街头,也因此没受过教育,目不识丁。

但魏忠贤有个长处,就是善于“社交”。

史书上记载魏忠贤长相清秀,能说会道,因此靠着他的社交本领结交了当地的很多贵族子弟。

这些贵族子弟也愿意带着魏忠贤这个“小弟”到处玩。

因此魏忠贤年纪不大就会了当时上层人物才能接触到的骑马和射箭,但也染上了贵族们的通病:赌博和酒色。

因为能说会道,魏忠贤经常能从贵族子弟那边哄得不少赏赐。

但魏忠贤基本上拿着这些赏赐不干正事,却学着那些贵族子弟,流连于赌场、酒肆、妓院等地方。

其中赌场是他最经常光顾的地方。

俗话说十赌九输,有一次在赌场输大了之后,魏忠贤不知道怎么的幡然悔悟,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哄得的赏赐也不少,到今天居然全都输光了。

于是他十分痛恨自己,想戒掉自己的赌瘾。

可能是魏忠贤越想越气,于是想到了一种颇为极端的方法:自宫。

或许是一时兴起,在魏忠贤自宫一半的时候后悔了,

但此时自宫仪式已经完成一半了,魏忠贤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了,那此时怎么办呢?

魏忠贤很快又想到了办法:进宫当太监。

因为经常跟魏忠贤厮混在一起的贵族子弟中,有不少带着太监手下跟随的,因此魏忠贤也跟这些太监相处的不错。

这些太监有的后来高升进入了皇宫为官,魏忠贤就找到这些太监,希望看着“旧情”上收留他。

这些太监也愿意帮魏忠贤这个忙,加上魏忠贤已经是残缺之身,没过多久魏忠贤就名正言顺的进了皇宫成了一名太监。

因为魏忠贤是自宫了一半才进宫的,因此当时坊间也有传言魏忠贤身上仍有一颗睾丸,至于真假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

进宫之后的魏忠贤打算“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于是便改名叫李进忠。

跟了一个当时在皇宫还算有点势力的太监头目魏朝,这个魏朝就是当初帮魏忠贤进宫的太监之一。

跟随魏朝的日子里,魏忠贤可谓是瞻前马后,以报答当初魏朝的引荐之恩,这让魏朝很是欣喜,越来越和魏忠贤亲近了。

正所谓投桃报李,魏朝也不亏待魏忠贤,很快就将魏忠贤引荐给了大太监王安。

王安见魏忠贤聪明伶俐,也很喜欢魏忠贤,于是魏忠贤就在王安的庇护下开始发展他自己的势力。

明王朝的皇宫里,有实力的太监都是有“姘头”的,太监魏朝的姘头就是皇长孙的奶娘客氏。

客氏本身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在魏忠贤进宫之后,很快便对这个长得眉清目秀的新来的太监产生了兴趣,很快两人就勾搭在了一起。

魏忠贤能在皇宫谋得一份差事,离不开魏朝和王安的帮助,按理说魏忠贤应该知恩图报才是,但魏忠贤却反其道而行之。

不光没有报答他的这些恩人,反而踩着这些恩人的尸体走向了他飞黄腾达的道路。

魏忠贤血腥的“腾飞”之路

公元1620年对于明王朝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之内相继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继位。

因为在朱由校为皇太孙时期,魏忠贤就做过朱由校母亲王才人的贴身官宦,王才人对长相清秀的魏忠贤颇有好感。

王才人就没少在朱由校面前说魏忠贤的好话,因此朱由校对魏忠贤也颇为喜爱,等朱由校继位之后,更是得到了朱由校的恩宠。

客氏和魏忠贤勾搭了在一起,正所谓爱屋及乌,明熹宗朱由校对客氏的恩宠也毫不逊色。

据史书记载,明熹宗继位不到一个月,就册封客氏为“封圣夫人”,晋封客氏的几个儿子均为千户长,真可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魏忠贤当然也得到了明熹宗的晋封,很快魏忠贤就从惜薪司的小太监晋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权力过目大多数大臣们的奏折。

按理说魏忠贤目不识丁,不应担任这个职务,但是这些小问题在明熹宗的宠爱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当时提拔魏忠贤的“老大哥”魏朝现在还在宫里。

而魏朝原本的姘头客氏现在和魏忠贤十分“恩爱”,魏忠贤为了达到长期霸占客氏的目的,居然起了害死老大哥魏朝的念头。

没过多久,魏忠贤向明熹宗进献谗言,至于说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总之不是什么好话。

明熹宗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魏朝发配边疆,而魏忠贤为了以绝后患,居然派人在发配的路上将魏朝杀死。

魏朝就这么死在了当初自己一手提拔的小弟手里,令人唏嘘。

另一位提拔过魏忠贤的大太监王安的下场也和魏朝差不多。

别看王安是太监,但还算明事理,经常给明熹宗提一些好的建议,经常劝说明熹宗远离魏忠贤这样的小人。

这魏忠贤当然不能忍了,全然不顾当初王安的提拔之恩,阴谋将王安杀死。

魏朝、王安的死,直接导致了皇宫内太监阶层的权力真空。

于是魏忠贤在得到明熹宗的默许下,顺理成章的接管了这些太监,成了当时皇宫内太监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史书记载客氏相貌美丽但内心险毒,魏忠贤外表清秀却内心狠辣。

加上这两人十分擅长阿谀奉承,因此明熹宗非常信任这两人,加上魏忠贤不识字,明熹宗就更加对魏忠贤放心了。

有了皇帝的信任和默许,魏忠贤和客氏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明目张胆的打压朝臣,枉杀百姓,结党营私。

在此期间魏忠贤收拢了李永贞、石元雅、王体乾等人为羽翼,大肆的收敛钱财,甚至公然的向百官们索取贿赂,由于有皇帝撑腰,百官们敢怒不敢言。

每个王朝在奸臣当道的时候总有良臣出现劝阻皇帝,此时的明王朝也不例外。

面对魏忠贤的嚣张跋扈,自然有人看不惯,以御史周宗建、马鸣起,侍郎陈邦瞻等人为首的文官多次劝诫明熹宗,希望明熹宗能够严办魏忠贤。

事情的结果自然不会出乎人的意料,这些人的忠言毫无悬念的被明熹宗无视了。

当这件事传到魏忠贤耳朵里后,魏忠贤大怒,心说你们这些人给我使绊子那不是找死吗!

在魏忠贤得势的时候得罪他,那下次注定会很惨。

据记载,周宗建这些人,好点的发配边疆,差点的人头落地,最严重的不光人死了,家里人跟着掉脑袋。

甚至连家中田产都被魏忠贤以“朝廷”的名义没收,收入了自己的口袋!

魏忠贤自己在宫内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花天酒地的日子,但他也不忘拉皇帝“下水”。

据记载,魏忠贤几乎天天都在劝明熹宗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喝玩乐上,并且把民间大量的歌伎舞妓带入宫“介绍”给明熹宗,这让明熹宗欢喜不已。

皇帝不理朝政没关系,朝政总有人干,自从明熹宗沉迷酒色之后,朝廷大权就落入了魏忠贤手里。

因此魏忠贤所领导的宦官集团就成了除了皇帝之外当时明王朝最强大的势力。

但物极必反,魏忠贤正是在这样的极强之下走向了灭亡。

“九千岁”的极盛与灭亡

随着明熹宗的“放权”,魏忠贤的权力范围不光涵盖了各个部门、衙门,甚至他还把手伸进了明王朝著名的两大情报军事机构:东厂和锦衣卫。

因为魏忠贤权力的进一步扩大,百官们发现得知魏忠贤的人不是被发配了就是死了,于是十分惧怕魏忠贤,纷纷前来依附魏忠贤,其中就不乏东厂和锦衣卫的官员。

一开始,魏忠贤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恩宠,想惩办谁就惩办谁,但后来他就觉得麻烦了,因为这样他每次都要去皇帝面前告状诉苦。

于是他就想通过一些更直中要害的部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恰好此时东厂和锦衣卫的官员主动来巴结,魏忠贤自然是欣喜万分。

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共识,魏忠贤通过东厂和锦衣卫,可以不经过皇帝的允许就可以“惩办”任何人。

而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则通过魏忠贤而不用害怕自己被其他官员上书攻击,因此双方合作的“十分融洽”。

魏忠贤因为东厂和锦衣卫是皇帝的直属部门,想杀谁就杀谁;东厂和锦衣卫因为魏忠贤是皇帝身边的宠臣,肆无忌惮,也是想杀谁就杀死。

因此这段时间的明王朝内部被魏忠贤等人弄的可以说是天昏地暗,黑暗到了极致。

随后的东林党争,魏忠贤更是通过东厂和锦衣卫杀死了一大批明王朝可用的忠臣,几乎架空了整个明王朝,把空缺下来的官职全部安排给了自己的党羽。

此时的明王朝可以说除了皇帝是姓朱,其他的都由魏忠贤说的算,整个朝廷绝大多数都是魏忠贤的党羽。

一顿大清洗下来,魏忠贤的声望地位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如果不是他的太监之身,魏忠贤甚至可以篡位自立了。

显然魏忠贤也不甘于此,很快他就给自己弄了个新头衔,九千岁。

但是魏忠贤的权力再怎么庞大,他的权力的一切根源在于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的支持,而皇帝一旦不在,魏忠贤的权力也会必然的随之崩塌,这是毋庸置疑的。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

朱由检在当王爷的时候就深知魏忠贤的罪恶,发誓等自己掌权一定要扳倒魏忠贤,果然,朱由检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魏忠贤。

朱由检登基之后没多久,他就宣布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

一,与皇帝并列;二,藐视皇族和皇后;三,擅控兵权;四,目无祖宗;五,私自废王;六,目无皇帝;七,排除异己;八,荼毒百姓;九,任用奸臣;十,卖官鬻爵。

这十条罪状单说哪一条都是杀头的,这些罪状刚公布,就有人通风报信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见大势已去,便连忙带着身边十几个亡命之徒逃离了京城。

魏忠贤逃亡的消息传到了崇祯皇帝耳里,崇祯大怒,下令锦衣卫前去逮捕,很快就把魏忠贤抓住了。

而魏忠贤知道自己这些年做的事是多罪恶的,于是在回京城的路上畏罪自杀了。

一代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就此覆灭。

按理说像魏忠贤这样的大奸臣死了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魏忠贤的死也促进了大明王朝的迅速灭亡,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文提到,魏忠贤大权独揽期间,把朝廷上上下下的部门都换成了他自己的亲信,虽说魏忠贤在不断的祸乱天下。

但正是魏忠贤这些手下的存在,让当时的明王朝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打个比方,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就好像支撑起明王朝“身体”的一副烂骨头,骨头虽然烂,但是还能勉强支撑身体,保持身体的平衡。

但随着魏忠贤的死,魏忠贤的党羽自然遭到了连坐,不是处死就是发配,使得朝廷内部各个部门的职位极度真空!

此时的崇祯皇帝尴尬了,他万万没想到魏忠贤的死居然带来了这么大的连锁反应,甚至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烂骨头被拔除了,一时间又没有新的骨头进来支撑身体,明王朝这副身体自然而然的就会垮下去!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边境方面。

魏忠贤虽然十恶不赦,但是他知道自己权力的根基源自国家的强大,因此他掌权期间不断加强边境的防御,增加边境守军兵力和粮饷,尤其是对北方。

这也是他十大罪状中擅控兵权的由来。

魏忠贤死后,那些镇守边境的将军很多都是魏忠贤的党羽,都遭到了连坐,那么边境就进入了权力真空期,那些北方的“狼群”自然就开始活跃起来。

因此,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魏忠贤的存在,让明王朝在腐朽中保持了微妙的平衡,这个平衡可以让明王朝继续在腐朽中存在下去!

结语

因为魏忠贤死后明王朝迅速垮塌,所以有人断章取义的认为,只要魏忠贤还在明王朝有机会击败北方的女真,其中这种言论大可不必。

要知道那时候的明王朝早已是腐朽不堪,不从内而外的全面改革的话是难逃覆灭的厄运的,而魏忠贤的死,正是压死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明王朝的这个皇帝,精彩一生
魏忠贤的功与过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宦官之祸:“九千岁”魏忠贤
明末太监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宦官之一
为什么要尊重小人?看看魏忠贤怎么收拾饱学之士就知道了
太监这个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