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名高:我在《好大王碑》上下了10年工夫,有些想法与诸君探讨

《好大王碑》是我时常摊开来临习的碑帖,因为它的稚拙和憨态,使我如入孩提时代,大头鼓腹,寸足蹒跚,吚呀声里触摸到了那份久违的真率和浪漫。它的闪光点在于趣味性强。但书法不是简单的结字问题,欲使其多变、富有感染力,需要在线条、墨法上下工夫。因镌刻之故,我们只看到它类同于篆籀笔意,却不明白这种笔法该如何来诠释。透过刀锋看笔法,需要一条路径来抵达。所以,我喜欢将《石鼓文》与吴昌硕的临本对照起来参详,进而丰富笔触的多样性。表面上看,《好大王碑》的笔法是单一的,粗细起伏不大,蚕头雁尾也少,若在线质上过不了关,那感染力就会小得多。也就是说,要解决线条中段的用笔问题是提高线条质量的关键。在这方面,时人常用顿挫,营造行笔发力点;李瑞清则用抖笔,线条中段是一条断续的点,美其名曰:金石气。孰不知,这样粗浅的做法已将书法引入野道。好的书法,线条之力当聚于内,不是一味地按、误将粗壮当厚重,而是还原它的书写性,使笔锋处于一种似按又提,非提非按的动态变化中,它的发力点应该是隐性的,不露痕迹的自然表达。再者,要留意用笔过程中的刚柔、虚实问题。骨胜则僵,力柔则弱。刚柔是书法的骨血,是生命的率动。快而狠则刚,慢且松易柔。主笔、外框架多刚,辅笔、短画当柔。虚实则包括空间疏密,墨法枯润,线形之粗细,线性之刚柔。当然,在书写过程中,对方圆、中侧锋笔法的合理远用必然会提升书法的耐读性。而这些表达元素,于碑刻中遗失甚多,需要运用相应的审美积累去完善。好在现今出土的简帛书极为丰富,可拈来以补家用。

郭名高节临《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极少有突出的笔画,结体外撑,多方正,类似颜真卿的《颜家庙碑》,于章法上行列不甚分明,求绵密而得扑面而来的大气势。若以其意创作少字作品比如一副楹联,字与字间的呼应就少,颇有些算子补缺的毛病。也就是说,眼里只有《好大王碑》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汉碑经典,包括摩崖石刻上汲取营养。如此以来,我又临习了《西狭颂》《封龙山颂》《鲜于璜碑》和《张迁碑》等。在临习之际,我加入了个人一些想法,比如对书写性的理解,对大篆笔法的运用,甚至从汉简中也提取了一些符号作为自己的表达语言。应该说,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不是亦步亦趋地在某一碑帖的外形上精雕细凿、求全责备。

学习篆隶要朝上追,心仪秦汉。如此,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因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碑版流传下来,岁月驳蚀,书、刻大异,后人所见已非本来面目,若为之醉,代代相沿,就容易拐入一个死角,千人一面也未可知。而书法之价值,除了具备艺术的感染力,更要重视它的原创性。这里,我们不谈创新,只讲风格。而风格之形成,需要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品质,亦步亦趋于某一名家,即便已经功成名就,也终究是书法史上膨胀起来的分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在撰写“当代隶书名家解读”系列文章时,所选书家皆须个人面目突出,且在当今书坛影响广泛。这样一来,只选了10人。后来,我又策划了“当代隶书中坚批评榜”,名单一经公布,非议不断,甚至也有上榜书家和我私下沟通,说某人的隶书也不错。我笑了,回答道:上个系列写了谁和谁,而这两个人还没走出他人的影子,暂不予以考虑。其实,做这两个系列,我的出发点是向他人学习,梳理他们的创作理念和闪光点,以便开拓视野,为自己此后的行程竖起前行的坐标。客观地讲,这两次活动多多少少影响了一部分学书者,也为后来者了解当代隶书创作现状提供了便利。

郭名高拟《好太王碑》创作


就整体而言,当下的隶书创作趋于雷同,这与日益丰富的书法资源产生的落差还是很大的。隶书重势,扭捏作态者众;以魏碑意写隶书,刚猛狠粗,箭拔弩张之风泛滥;野俗者热,文雅者凋零。妍丽有余,高古不足。焦燥盛行,静气难觅。这是时风,是被展赛裹挟后出现的集体性选择,一旦跨入这条快车道,就会受他人摆布。而要烧冷灶,则需要相应的勇气和见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画世界】郭名高 | 隶书十年
好大王线条怎样临
“经典书法鉴赏与临创”| 别具风神的隶楷《好大王碑》
【汉魏风神】好大王碑(下)
隶书十年
书法技法 隶书结构笔法示范《衡方碑》郭世平老师主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