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俄钢琴演奏艺术之传承

李赫特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奏鸣曲,1964年







苏俄钢琴演奏艺术之传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年里,前苏联俄罗斯的音乐演奏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战争而导致的音乐演奏活动的暂时中断已成为过去,听众聆听钢琴家和其它音乐演奏家演奏的欲望比战前更加强烈。在俄罗斯文艺生活中,音乐家与广大听众的直接交流的形式,愈加受到欢迎。



上个世纪,在钢琴演奏艺术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音乐家:金兹堡、索夫洛尼茨基、吉列尔斯、李赫特、澳柏林、尤金娜、扎克等等,同时也有一些战前成长起来的音乐演奏家经常举办音乐会。优秀钢琴家逐渐增多,是俄罗斯钢琴家队伍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国内外的钢琴比赛也越来越多,音乐演奏活动也愈加活跃、越加引人注目。各种大赛的获奖者人数也不断增多,一代与另一代音乐家之间的距离也随之缩短了。



这样,逐渐形成了钢琴演奏艺术的“传承”的局面,应当指出,结果上一代钢琴家手中的接力棒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大有希望的、充满自信的年轻一代钢琴家。他们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充满了旺盛的青春活力!他们格外珍视上一代同行在音乐艺术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努力向老一代音乐家学习,在自己的探索中,遵循老一代音乐家的艺术方针,延续他们的艺术思想和美学“信仰”。(老一代音乐家的思想和美学信仰始终贯穿俄罗斯舞台表演艺术传统之中)

李赫特演奏肖邦练习曲Op.10 No.2



在大多数年轻音乐演奏家的创作艺术中,都清晰的泛音除俄罗斯演奏传统的风貌,而且主要是优良传统的风貌。在他们的演奏中,首先突出的是原作曲家的创作构思;避免出现主观主义的诠释思想;既重视与作品的精神实质,有言则按照作品的文本去演奏;崇高的演奏修养、严肃的品位、准确而精细的外部加工、无可挑剔的演奏技艺等,所有这些都是俄罗斯音乐演奏传统的典型特点,教师们又将这些特点一代一代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与此同时,在年轻一代钢琴演奏家的演奏风貌中,同样存在着某些固定的区别。原因是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历史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人的精神世界、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情感等均与原来不同,艺术本身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音乐演奏艺术。

战后成长起来的一大批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的确比过去更加清晰、更有成效、目的性更强了,但同时,精神、冲动、烂漫主义的激情却相应减少。“理性、大脑的高度控制力,有时被砍得比直接感受力更重要……”这是涅高茨所说的一句话。他还说“对现代艺术观产生显而易见作用的不仅是令人目眩的科技发展,而且还有先进的科技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戏剧界也可以听到类似的怨言,1967年俄罗斯一位著名导演这样写道:“亲身的感受、充满激情的欲望开始从戏剧舞台上渐渐消失,现在的戏剧排练经常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和对比。这种现象充分证明我们当代的人们已经彻底变了,变得比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更加理性化了。”1978年,古尔琴科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时代、人、戏剧、主人公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和所有的人都变得更加理智,激情和欲望已深藏起来。”

今天的音乐演奏艺术中理性化原则逐步强化的发展趋势是非常现实的。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思维方式“的概念是通过“鲜明”、“准确”、“建设性定义”、“严格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条理性”等范畴得以展现。尽管这是一种间接形式的战线,但它涉及到音乐家的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在威尔萨拉泽、彼得罗夫、普列特尼奥夫等钢琴家的创作中,均可看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我现在并不是说,“x'的钢琴演奏艺术比'y'更好,事实上,经常是前者没有后者好,甚至完全相反;但我现在所说的是,某些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风尚在音乐演奏艺术中的反映;就创作实践而言,这种反映在某些音乐家身上在比另一些音乐家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举个例子,有个德国19世纪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比洛,当他对刚起步的演员仅忠告时,以十分辛辣的口吻说:“哎呦,哎呦,哎呦!你们还这么年轻,就有如此之多的框框!”历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这种现象,即一代人总是一位的指责下一代(接班的一代年轻人),指责他们精神萎靡,实用主义,过分看重“理性”的作用等。

另外,有什么能比舞台上的镇静更令人羡慕的吗?演奏稳定,持久,认真,这些被夸张了的特点自然会变成施纳贝尔以轻蔑口吻所说的“机械的可靠性”,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离表现出富有活力和直接感受力的萎缩时期已经不远了。

还有演奏得十分准确性,全部和部分声音都经过完美的推敲,对纳入演奏家演奏曲目中的作品十分精细的“加工”等过程,同样属于那种“机械的可靠性”。还记得,在“第一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1958年)结束以后,一位非常著名的音乐批评家这样写道:“当你听到参赛者的演奏时,你会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演奏的‘都很好’(好的无可挑剔,一切作的都非常到位,看不到任何缺陷),但是却没有给听众留下任何印象。大家都一致反对这种外部加工十分光滑的演奏,因为这种演奏犹如一棵被剥光的树干,既没有绿叶,也没有红花。”

最后谈谈演奏技术,演奏技术使许多演奏方面非常实用的能力\方法和熟练技能的总和。句很高威望的演员和批评家们认为,技术不应该说有“很多”,技术只能是永远都不够用的。



当听众在音乐厅欣赏音乐史,有谁没有遇到过压倒一切的,猛烈的,竞技性很强的和极为丰富的技术和技巧?难道那种在舞台上卖弄(可能是无意识的卖弄)熟练的手指技巧,辉煌的八度,静止的经过句,闪光的颤音的年轻的和不太年轻的演奏家还少吗?

德国20世纪著名指挥家富尔特温格勒说:“作为目的本身而练就的演奏技术很难收到某种事物的作用,但是它本身却可以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根据事物的反作用规律,标准化了的技术可以造就出标准化的艺术。”这几句话具有非常深刻的演绎,可惜的是,许多人却不能及时领会其中的意思。

这就是演奏技术的明暗面,如果不提技术的“明暗面”,那就失去技术的真实性,不能准确看到事业的发展概况。这样,可能会对一些音乐家产生误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俄罗斯钢琴艺术及其四大钢琴学派
昨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目睹钢琴家陈萨在音乐中涅槃重生
净水者克拉拉——克拉拉·舒曼对钢琴演奏风格和音乐会形式的影响
[独家专访+福利]新西兰华裔钢琴家林晨:向音乐倾注所有的热情
索科洛夫:“如果艺术为了谋生,是一个悲剧” | 田老师推荐当代最值得聆听的大师系列
她是“最似莫扎特的莫扎特演奏家”丨“钢琴圣女”哈丝姬尔的钢琴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