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1950年,土改运动中陕西西安的乡村影像

“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梦想。民以食为天,以住为地,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宝贵的土地。然而,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大量土地都集中在少数权贵和地主手中,直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农民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本组图片所呈现的就是那个伟大时代所发生的巨变,镜头对准的是1950年的陕西西安。

土改准备会

从1950年8月份开始,西安地区开始集中进行土改的各项准备工作。11月10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向陕、甘、宁三省及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土地改革区建立人民法庭的指示,土改试点工作(第一期土改)在第十二区开始进行。

人民法庭

当时的土改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国民党在大陆遗留下的残余武装力量, 与地主,恶霸和土匪勾结在一起,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起人民法庭,发动群众,打击镇压这些顽固分子。

评定成份

土地改革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经济上的翻身,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图为当地农民正在围观《评定成份一榜公布》的布告。

烧地契

地契是买卖土地的双方所立的契约,在旧时代,恶霸地主强取豪夺,这种契约很难有其公平性。现在回头看,烧掉地契更像是一种仪式,一个象征,旧地契的毁灭,代表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分浮财

所谓的浮财,是指地主、富农的金钱、粮食、衣服、家具等物品,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除了给他们保留基本生活所需后,其他的都分给贫下中农。像土地一样,很多地主富农的财产是通过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积累起来的,分配下去只是物归原主而已。

分牲口

牲口是当时农村的大劳力,一个家庭如果有一头牛或一匹马,便是富裕之家了。图中戴着瓜皮帽的男子牵着分来的小马,似乎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画面不由让人想起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

喜洋洋

一名中年男子扛着分得的农具,笑得非常灿烂。话说他身后的这个木头东西好像是水车的一个部件。

游行

为了扩大影响,制造声势,村民被组织起来,扛着分得的农具列队游行,一辆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非常热闹。

妇人们

妇女扛着分得的木叉、木掀,擎着扫把走在队伍中,有的还带着自己的孩子。这些东西都是旧时农村常用的农具。

集会现场

游行的人们汇集到一片场地上,群情激奋。图为西安杜曲的百姓高举锦旗,在带领下呼喊口号,表达当家做主的激动心情。

民兵队伍

这是何家营的民兵队伍,所打的旗子上有村子的名称。何家营位于西安南部,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有“鼓乐之乡”的美誉,现在的何家营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周围盖满了大学,俨然成了一座“校中村”。

埋地桩

几名农民现场丈量土地,埋下表示边界的地桩,注意看图片的右下角有一只算盘,说明是现场计算现场分界。

说理批斗

西安王曲十一乡的群众集会,会场上写着醒目的“全体农民与恶霸地主说理斗争大会”标语,台下人山人海。

批斗地主

穷苦农民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过去所受压迫和剥削的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有冤说冤,有仇说仇,一个个勇敢地向地主展开说理斗争。

扫盲班班

农民不但分得了土地和财物,还被组织起来学习文化知识。图为当地的妇女扫盲班,通过读、写等方式学会识字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0--1953年土地改革中的老照片
宣传画中看政治 老照片里观历史:建国十七年——土地改革
学生新作 | 安喆翰:建国初期山东土地文书和几个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明朝的“土改”——打土豪,分田地
部编版八下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四篇 共产主义统治下的生活和文学【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